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跳高普修课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操作与应用的探讨
2011-08-15张琳
张 琳
(张琳:邢台学院体育系,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田径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本研究的核心是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跳高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对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田径跳高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做理论、实践上的探讨。
一、前言
田径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跳高则是重点项目之一,是一项技术复杂的运动项目。它的特点是跑跳结合,不仅要求较好的助跑起跳,而且还要掌握复杂的过杆技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发现在担负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体育院系常规跳高技术课教学中,较多的还是采用教师传授知识、技术为主,且只进行一次考核的模式组织教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几乎没有,反馈——纠正程序也不健全,整个教学过程难以确切反映学生的变化程度,难以对改进教学做出准确的决策,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不够扎实,课堂组织教学工作能力较弱。
二、体育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操作与应用
(一)形成性评价前的诊断
教学实验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验,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跳高技术基础水平测试、身体基本情况测量以及学习跳高的兴趣、动机、态度定性因素的调查,通过班干部、体育骨干了解全体学生的概况。通过课下、课间、课外活动观察学生表现,并做及时的记录。
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程序等。因为备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教法与学法的“优化”程度,也反映教与学的效果高低。所以对备课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在备教材方面,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导向和归宿,在教案中应更多体现有关形成性评价方面的内容。教案中的重点应强调在课上如何发现学生的亮点,难点是评价的时机与运用。在备教法方面,选择形成性评价最有效的方法。总之,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教案中有关评价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精通教学理论,具有广博的知识,使评价和指导紧密结合,做到激励有方,指导到位。
(二)形成性评价实施
1.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成性测试向教师和学生频繁地提供反馈,借以强化和矫正学习,使教学系统成为一种自我矫正系统。
形成性评价是掌握学习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的措施,而反馈与矫正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职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具有许多独到的新颖之处:第一,进行学习单元目标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单元后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以及未能达到目标的原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为学生的学习定向,促使学生自己会掌握时间,及时学习。第三,对学习成果的强化,对已掌握学习内容的学生来说,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或强化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继续努力。第四,提供补救的各种措施。
2.跳高技术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操作
通过授课形式,将已获得的知识、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首先运用自己的知识指导学生的集体教学,在单元教学中的课时教学进行频繁的反馈纠正。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的手段主要有:①教师对集体学生重点内容的评价特别是对动作技术掌握较慢的学生;②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动作技术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动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
形成性评价的另一种形式是对完整技术的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采用不打分的形式,只对学生做出掌握或未掌握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①在不间断学生练习的情况下,逐个对学生进行评价;②全班对一名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做最后总结,评价的时间不宜过长。
对于已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从事巩固性、扩展性的练习或组织他们从事较高层次的练习,也可充当教师的助手帮助未掌握的学生进行学习。对未掌握的学生进行“一帮一”形式的教学辅导。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为6-7人,每组中保证有2-3名学生己达到掌握标准,小组成员边练习边互相帮助纠正错误技术;对掌握动作技术较慢的学生,可由教师本人或助手进行个别教学或课后辅导;对大多数学生所犯的同一技术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可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手段不恰当、场地气候或学生本人的原因造成的,因此,教师及时总结经验,修正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经过以上程序,单元教学的任务完成后,便可进行新学段的教学,按教学的顺序,循环往复,使后继知识、技能的学习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前面知识的基础上,直到课程教学结束。
(三)形成性评价后的总结
首先,让学生个体做一个简要的自评并给自己打一个等级,并简述理由。其次,让参评的同学举手表决在标准中适合对方的等级,并简要说明理由。再次,教师结合各方面的情况再作出评价,最后,让被评价同学谈对给予自己评价的满意程度,并进一步确定下一步的目标。总之,评价中要牢记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对定量的评价要准确,对定性的评价要公正,并要多鼓励,评价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
统计结果发现,学生的调查问卷,通过进行百分比的检验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实验班学生对主要调查问题的肯定回答百分比基本上都高于普通班,并且在对实验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对跳高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与评价相比,有87.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有83.65%的学生认为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因此,可以说在跳高教学中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形成性评价设计与应用在跳高教学是可行的,并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通过形成性评价可及时了解学生技术和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并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控教学过程,因此,形成性评价对跳高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的体能、技能,特别适合于认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提高,为高等体育教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建议
高校体育教师在跳高教学中应注意将体育新课程的新理念渗透到体育学习评价之中,并根据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体育学习评价方案,将一些评价的手段和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不拘泥于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统一的评价方案,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与操作,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现代教学论、教育学的知识,同时还要求教师对于所教授的内容有较深刻地认识,因此建议教师不但要掌握技术原理、教学方法手段,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为了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绝不能停止课程改革的步伐,应坚定不移地把体育课程改革及其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进行下去。
[1]王俊道,王汉谰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廖哲勋,田慧生主编.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刘克兰.现代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