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思考
2011-08-15唐廷强
唐廷强
(唐廷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主任。)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有自身的特质,强调技术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设计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创意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质量。
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面,艺术设计教学应适应市场竞争、符合企业对艺术设计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艺术设计教学工作,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此来进一步全面推进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一、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拓展新的教学方法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教学中应该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以实际项目设计、设计比赛为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设计创新能力,相应的教学方式即是“启发式教学”。
(一)模拟艺术设计对口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
根据专业的不同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同学们有真正参与工作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团队合作、与人交流、自我表达、素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把专业教育同学生将来的职业情感相结合, 消除学生与工作现场的心理距离。
(二)承接社会业务作为课题,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创作
对于具有与社会和市场有密切关系的专业,如室内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等,教师与学生应该时刻关注行业动态和设计趋势,积极参与到相关行业实际案例,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实践。这种教学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同学们对专业技能和方法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了解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比起只是在课堂进行理论讲授教学效果会得到大幅提升。
(三)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教学辅助
社会教学资源比起教材更加丰富、多样、直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辅助能弥补课上和教材的缺陷,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如在家具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基本设计知识, 然后选题做方案。为了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家具专业知识,可以利用家具卖场这个大展台, 展示各种类型的产品所使用的不同材料,讲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及适用对象。学生们能及时接触到还没来得及印上教科书的新款产品、新式结构及材料。这在思维概念不断更新、设计新锐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显得尤其重要。
二、根据社会需求, 加强课程结构的改革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要求以最新的产学研开发项目为案例
改变传统的教科书浓缩讲义或摘要版的教案设计,要求以教科书为参考,以最新的产学研开发项目为案例对教科书进行补充,重新设计专业教学。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都要求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现代多媒体电子教案演示版及网络版,每门课程都要求有扩充学习内容的参考书、专业杂志文章、专业网站、作业思考题。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主题,改革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实施应用型设计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实行课程设计与企业项目设计有机结合;训练方式上由作业训练转向与企业课题结合的真实项目训练,从作业设计转向项目设计。
以艺术设计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入设计公司的操作规范,建立以“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创意策略到设计执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教学与岗位操作实际要相对接,教学内容从单纯技能型的分项训练向项目综合技能的提升训练渐进,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学生边学边做,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艺术设计专业依托当地产业群发展,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设计
在设计教育的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我们应以为大工业生产服务、为国际国内大市场服务为出发点,拓宽专业面,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发展离不开企业与行业的支持,艺术设计专业与当地企业深入合作才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服务,而不是仅仅看企业能为学校做什么,学校能为企业做什么同样是非常重要。学校专业建设与企业生产达到双赢才是校企合作的根本出路。
(三)加强专业之间和学科之间的相通性, 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学科之间的相通性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专业与理工科专业, 与文科的市场学、营销学、广告学专业之间的相通。这种相通主要是指资源的共享和师资结构的合理搭配。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课程都需要其他学科专业的资源,如电脑辅助设计课程就牵涉到计算机的程序问题,作为该专业的教师虽然具备对创意、版面、色彩的把握能力, 但由于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才能得到表现, 因此专业教师了解计算机的知识效果会更好。还有平面广告的广告文案写作、消费者的市场调查都可以在文科各对应专业得到解决。这种相通性模式, 可以使学生在学校接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 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三、根据就业需求,构建学业就业双赢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现有艺术设计人才就业岗位群与中国现代高等设计教育起步阶段人才培养方向产生了许多裂变,因此,我们必须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中另辟蹊径。根据新时代人才要求,在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上,以新时代的眼光迅速捕捉行业发展焦点,根据现时代对艺术设计人才的新要求和特点,以现代艺术设计类相关企业急需的设计人才为定位目标组成部分,围绕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来充实、调整艺术设计的课程体系,对原来传统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在教学实践中,要培养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就必须加强专业教学。而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系统整合课程。
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组织规划,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指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全程的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指导。学校要求学生从毕业设计专业考察、市场调研、毕业设计课题选定、初步设计概念、设计方案深化、造型设计、工艺设计,一直到实物模型与产品制作,包括展示、卖场环境设计,还要有一本图文并茂的毕业设计报告书,然后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阶段,最后是毕业设计公开展览企业人才招聘会的结合,以全体毕业生走向就业岗位后,才是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结束,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答辩和人才招聘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四、总结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教育部有关教育工作的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发展。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过程中应注重与当地产业群的结合,根据行业需求加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的改革。
[1]李正敏.欧洲艺术设计“工作室”模式对我国高校艺术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
[2]章一而.实现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
[3]肖一倩.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美术大观,2010.
[4]齐霞,索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
[5]彭亮.对包豪斯家具设计教育模式的再认识[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