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2011-08-15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江苏苏州215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8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石 昶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江苏苏州 215000)

创造力并不是天生的,需要人们去激发和培养,尤其需要自我激发和培养。严格意义上的创造力是由灵感和实施两个阶段构成的,因此在美术学习中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日本学者恩田彰指出,仅有新思想新观点还不够,还要有一定的表现方法才能实现创造。尽管创造力与很多个性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又与很多偶发因素瓜葛不断,但只要抓住灵感(心理方面)和实施(技能方面),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就找到了。

一、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培养

培养创造力,首先要培养创造意识和独立精神,由于受我国整个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意识和精神的重要性在现在的学生中并非人人都能认识到。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课题对学生进行教育。美国的加德纳博士在《美国艺术的指导思想》一文中坦陈中国与美国艺术教育观念的不同:“总的来说,中国教育者认为应该先从基本技能开始,创造性是以后的事。相反,美国教育者开始是刺激一种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相信到以后基本技能需要时,他自己会掌握。美国教育的长处是给儿童足够的时间来探索,让他们发展创造能力,风险是也许以后对基本技能的发展有影响,以后在表达力上力不从心。中国教育的长处在保证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一种基本技能。”“但到一定水准后,他们就没有能力和愿望来做创新的事情。”所以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一定要能取长补短,创造出一种较为完美的美术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独立探索问题,完成学习工作。当然这个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也有同学的帮助,但这些外部力量应能激起内部动力的运转而逐渐形成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创造力的原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造型要素方面的各种变化、创新,还是中外美术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各种题材、内容、风格、流派、技法的革新中,指出“创新”的作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创新”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的问题情景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的特殊重要性在于,这是一种可以开拓人类未知领域的思维,它包括一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创作新作品、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恩田彰指出,在教育中应按照联想→想象→创造的思考顺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力应重视创造性思维。尽管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对立,而且能以逻辑思维推导出所谓正确的结论,但现实中遇到的新问题或较复杂问题却告诉我们,事事拘于逻辑,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也很难有所创造很发现。阿瑞提曾经指出,创造是由不合逻辑开始,再经逻辑的润饰和整合,最终达到超越逻辑。人在创造之初,首先要做的是超脱逻辑的羁绊,有意识地偏离思维常规,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并由此产生许多新奇思想。真正代表创造性思维特征是发散性思维,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意指在针对一种思维目标时,尽可能多地提出可选择答案。发散性思维在美术创造中表现为具有“创意性”,尤其现代派美术作品的构思和现代设计艺术的构思大多源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及其教育》一书归纳出6种发散性思维的美术创作方法:改变事物正常的逻辑关系;通过辅助工具获得新形象;改变正常比例;局部重组;改变功能;改变观点。由此可见,发散性思维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人们的视觉领域,带给美术学习一种新感觉,使学生获得新的创造和发展。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时,提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或多种解释的具体做法;在美术技能指导中,应允许学生自由表现技法。鼓励学生敢想勤思,并采取措施保护其想象的火花。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的创造思维,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哪怕是在构思的草图中,有那么一点点创意都应给予肯定并加以诱导。这对学生在学习阶段,无疑是对其创造力培养给予的莫大鼓励和支持。一位日本专家曾预言:世界性的工业化浪潮在经历了本世纪(20世纪)的管理革命、战后的技术革命后,正进入设计革命阶段,竞争的焦点将不再是价格和质量,而是设计。市场竞争,从深层次来说就是人的智慧的较量。可见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何等的重要。

三、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

美国哈弗大学艺术心理学名誉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告诉我们:“用任何媒介塑造形象都需要创造性与想象力。”他还说:“每换一种新的媒介,就必须产生新的创造。”技能练习在美术学习中占有很大的课时比例,所以在每一门课的技能训练中都必须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临摹课中的创造力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临摹作品并非简单的“照实画”即临摹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制,而是借鉴原作中的精彩部分,以达到其他目的。阿恩海姆指出:“艺术老师的传统功能只限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画得不走形……”现代教育则完全不同,“教师的任务成了刺激清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即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鉴于此,我在临摹课中,要求学生首先认真分析范画(读画),理解范画中的构图方法、色彩构成、表现技法等。在临摹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与范画画的不一样。把范画只看成是一个参照对象。这样通过临摹课学生既掌握了技能、技巧,又有了创造性。

(2)写生课中的创造力培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人认为,写生就应尊重自然的一切都是美的,其实不然。写生是从生活中发现更典型的美,即有利于作品主题的“自然美”,而非所有自然美的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大自然中摄取自我需要的创造能力,并能运用不同材料媒介对自然加以艺术转化的表现。我从观察、对比着手,让学生更主动地接触自然、接触生活,在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刻画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的习惯,逐步学习掌握各种表现手法,并鼓励他们使用多种工具、不同媒介,熟悉它们的性能、取得更好的表现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不一味地学习模仿他人的表现方法,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感受,用自救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自然,描绘生活。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挖掘他们心灵深处涌动的美感,使审美意识升华出既体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新的视觉艺术形象。

总之,美术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通过美术学习和记忆知识来转化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物理学家劳厄说得极为精辟:“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他所指的“剩下的东西”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思考、探索、寻求一条既能被学生接受,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路子。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既动手,又动脑,既展开想象,又勇于实践。这样不但可以学生的素质提到提高,而且还会使他们终生收益。这些不仅仅是学习美术的需要,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1)《心理学》张庭等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8.

(2)《美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新素描》(美)贝蒂.爱德华.何工译.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8.

(4)《美术,另一种学习的语言》(美)伊莱恩.皮尔.科汉等.尹少淳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

(5)《对美术教学的意见》(美)鲁道夫 阿恩海姆.郭小平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7.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美术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美术篇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