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颂歌
——试评长篇小说《天湖镇》
2011-08-15郭明进
◆郭明进
新农村建设的颂歌
——试评长篇小说《天湖镇》
◆郭明进
我今年74岁,眼睛患青光眼和白内障,看书比较吃力,但最近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中国文联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有25万字的长篇小说《天湖镇》看完了。
这部作品,是文山州作家协会会员张行炎先生创作的。它通过一个叫天湖镇(由原名陡岩乡、绺阳乡、绺阴乡合并而成的镇)的开发,全景式地反映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所以能在两天时间内一口气看完,是因为它既好看,又耐看。
《天湖镇》的特点和亮点主要有七点:
一是主题鲜明,立意高远。由于作家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对政治有一定敏感性和敏锐性,对主题提炼鲜明,立意高远。这里虽然主要通过对一个乡镇生活画面的描写,但它所反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二是艺术结构巧妙,故事编织得天衣无缝。结构是长篇小说的重要艺术手段,关系到作品成败和水平高低的大问题。《天湖镇》结构严谨和巧妙,对有关材料精心剪裁,合理布局,做到首尾贯通,前后照应,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疏密相间,构成匀称,使人读了一章就想继续读下一章,巴不得很快读完,知道整个故事的结局。
三是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各部门都应参与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各界都关心的热门话题。围绕着新农村建设,还牵涉到扶贫开发、反腐倡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教育改革等等,也是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些在作品中都有生动的深刻的反映。
四是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成功地塑造了较为丰满的共产党人形象梁方。梁方原是盘河市农科所亚热带作物科副科长,下派到盘河市盘河县绺阳乡任党委副书记兼代乡长。他受命于贫困之际,接任于灾祸之间,在别人几度难于改变面貌的绺阳乡,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聪明才智,紧紧依靠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困难和压力,战胜了旱灾和洪灾,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仅仅半年时间,就做出了显著成绩,但又突然被派到更为贫困的陡岩乡任党委书记。虽然这一“提拔”、调动,是县委副书记钱窦别有用心的安排,广大干部群众都为他打抱不平,梁方也不想去,但既然是组织上的安排,他毅然决然地去了,而且到陡岩乡后,全心全意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终于找到了地下河,在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截流提水,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头上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库,修建了发电厂、矿泉水厂、污水处理厂、度假村等,改变了陡岩乡的贫困面貌,而且为改变全县的贫困面貌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为改变附近三个乡的贫困面貌作出了重大贡献。梁方也被提拔为县委副书记。梁方所作所为所思,感人至深。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梁方的影响和带动下,还培养出了一批敢想敢干、无私正派的基层干部,如后来被任命为盘河县副县长的辛直、接替梁方任天湖镇党委书记的燕妹、接替辛直任天河镇镇长的林野等。
五是反映的生活面较为宽广,并且有一定深度。通过新农村建设,还涉及到反腐倡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矿难”、农村教育改革等重大问题,特别是反腐败斗争贯穿于全过程。县委副书记钱窦是一个腐败分子,他任乡领导时,不顾人民死活,非法组织采煤,中饱私囊,大捞好处,贿赂领导和贿赂有关单位,从而得到步步高升,直到当上县委副书记,还为所欲为,县委书记不在单位时还代理书记,做了许多坏事。他所依靠的欣赏的干部是给予他行贿的人如筱青之流。不学无术的筱青,尽管有钱窦的欣赏、重用和保护,但由于他们坏事做得太多,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甚至采用灭绝人性的手段,对矿难当事人陈二狗企图灭口,幸好公安部门早有安排,陈二狗未能灭口而被公安部门拘捕,最终把一切罪恶坦白交待,钱窦、筱青等人终于被法律制裁。应了“恶有恶报”的说法。
六是具有鲜明的三七之乡的地域特色和滇东南地区的民族风情,如苗族的花山节,包谷饭泡“连渣涝”,还有壁虱菜、薄荷、洋荷、苦瓜等。生活在滇东南的人们,看了感到特别亲切,许多事情犹如就发生在自己身旁。
七是语言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没有政治性的说教,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很费解的词句。用词比较精练、生动、准确,并有一定地方特色。居住在滇东南地区的人看了,知道说的就是滇东南地区的事。
总之,看了这部作品,使人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受到鼓舞,使人对新农村建设不仅有所了解,而且充满希望,充满信心,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
当然,《天湖镇》不是十全十美,也有不足之处。如每一回的小标题,有的推敲得不够,如进一步推敲,可能更加醒目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