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虽小内涵大 立意巧妙题材丰
2011-08-15杨映雪儿歌100赏析
杨映雪︽儿歌100 首︾赏析
◆阿 舟
儿歌虽小内涵大 立意巧妙题材丰
杨映雪︽儿歌100 首︾赏析
◆阿 舟
4月下旬的一个春意盎然阳光灿烂我心亦灿烂的下午,文山县文联组织召开“文联第三届第三次全委(扩大)会议”间隙,我与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杨映雪老师——我的好大姐作了一次短暂的交流,从中得知她正在创作一些儿童歌谣,并有集结出版的意向。时隔4个月的2010年9月6日晚,因文山州文联第六次文代会预备会在州委礼堂召开的契机,像是文山州文联的有意安排,我们又有缘重逢,刚好座位连着座位,本来就是好姐弟的我们又有了相互热聊的机会。此时,她的《儿歌100首》已经编辑告梓,正在印刷中,她带了一本样书要我提点意见或者建议,由于当时正在开会,我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随意性地翻了翻,感觉不错就“礼节性敷衍了事”地对杨映雪称好道喜,聊表祝贺。9月底,得到了杨映雪的赠书,就趁国庆节期间一饱眼福拜读这部大作。杨映雪是文山州儿歌创作集结出版发行的首位女作家,是她开创了文山州“儿歌作品”出版发行的先河,这事本身就值得可喜可贺,加之她一直以来对文学创作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打动了我,这就使我不得不慎重地审视这部文山州本土作家的《儿歌100首》。该书收录了杨映雪辛勤笔耕的100首儿童歌谣,整部书不含标点符号共3000余字,我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图文对照仔细地阅读了这部图文并茂美观大方的儿童读物。我于2008年“不幸”患上了省城最好的医院都无法确诊的综合病症后,除了应付一些单位的本职文字工作外,很少创作文艺作品,但通读了杨映雪与其姐夫张朝新合作出版发行的《儿歌100首》,感慨之余,拙评涌动,当以说出为快,但愿能够以飨《儿歌100首》的各位读者诸君。
儿歌是孩子认知事物初识文化的殿堂,是“人之初文学”意义的一种文体,是孩子走进这个殿堂的第一个伙伴。杨映雪的《儿歌100首》是一部“儿歌虽小内涵大,立意巧妙题材丰”的书籍,既是看图识文又是看文识图的一部好书。100首儿歌中蕴涵着100个带领孩子寓教于乐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和启蒙孩子学识学文学图,包括已在中年快要奔五的我在阅读时,也一次次被该书取材创作的良苦用心,立意构思的巧妙,留心观察的善于提炼,以及快乐的儿歌和精彩的构图所打动,仿佛被书中的一首首儿歌牵引着回到了笔者抚育女儿成长的诸多场景。书中的多篇儿歌让我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这部儿歌精品选,蕴藏了杨映雪多读多写的笔耕硕果,从封面到作品到封底都可供品味。儿歌能把一个简单的名词变得丰富起来,好听起来,它对孩子的认知欲望加强了,拓展了,使孩子印象更深,也更易于记住。如《学翻身》“我的床上很温暖,就是只能朝上看。我想亲亲妈妈脸,慢慢学着把身翻。”如《会坐了》“大人坐着真自在,我也学着坐起来。这种感觉真是好,眼前世界充满爱。”如《学爬(三)》“练习爬行两个月,我的脚手可以立。像只小狗爬呀爬,爬得浑身有力气。”如《学走路》“我有一岁想走路,妈妈带我学抬步。围着大床自己学,几天以后独立走。”如《不吃手指头》“手指头上有细菌,吃到肚里会生病。手指不放嘴里玩,养成一个好习惯。”如《小球鞋》“小球鞋,真漂亮,穿在我的小脚上。穿上小球鞋,走路稳当当。”如《好习惯》“窗外小鸟喳喳叫,我和小鸟一样早。从小养成好习惯,以后上学不迟到。”如《做小事》“地上有张小纸屑,拾起放在垃圾箩。环境卫生要爱护,做件小事也快乐。”如《刷牙》“我有一口小白牙,每天早晚刷一刷。上下里外都认真,保护牙齿作用大。”如《樱花》“河边樱花美如画,朵朵花儿粉如霞。三七之乡四季春,她是冬日最美花。”等等等等,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篇什,这些儿歌作品题材广泛,内涵深刻,选取了生活中精彩的每一瞬间,在强烈的对比中,将天真活泼的稚趣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读来琅琅上口,寓教于乐,易学易记。
此外,还有启示做人原则的《欢迎爸爸妈妈》,有指导安全意识的《不碰饮水机》,有记录儿童成长过程的《学说话》,有暗示回避坏习惯的《不乱画墙壁》,有教育孩子感恩的《我和外公在家里》和《感恩》,还有爱国爱家爱世界的《国旗》、《国徽》和《插国旗》。每一首儿歌都喜闻乐见语惊四座,都有她的背景、立意、构思和趣闻轶事,读来让人在娱乐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得到陶冶。儿歌是童年永恒的主题,可以最简单最直接地开发儿童的大脑,可以最形象生动地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还可以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幼儿稚嫩的眼中和内心世界里,世间万物都具有别样的色彩和情怀,儿歌正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却存在着的巨大感染力,滋润着他(她)们的心田,引导着他(她)们的言行,创造着他(她)们的品格,净化着他(她)们的心灵,陶冶着他(她)们的情操,经典的好儿歌更是孩子们生活中欢乐的源泉。
《儿歌100首》树立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母爱”形象,我把该书推荐给我现在已经16岁正读高中的女儿阅读。就在写作这篇简评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问女儿喜不喜欢这本书,女儿的答复是:肯定喜欢。女儿还真诚地告诉我她同时很喜欢杨老师本人,她对杨老师的描述是“美丽、大方、诚恳、心肠好”,她喜欢的并不仅仅因为是父亲的文友的书籍,更大程度上还是作品本身。通过这本书的启示,她明白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声称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感恩父母。杨映雪的外孙出生于2008年夏天,至今也不过两岁有余,杨映雪把带领孩子的成长过程精彩地记录下来,可谓用心良苦。这个外孙有着一个无比好的外婆,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我相信,在她的春风化雨精心呵护和谆谆诱导下,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个知书识礼、感恩长辈、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作家,无论在哪一类作品里,都不难看出她精心地在故事中渗透道理传播教益,让读者在快乐阅读精彩故事的同时,学会分辨是非、美丑、善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诚实守信、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感恩观念。在少年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用健康有益又为他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她)们教育他(她)们,一直是我们每一个为人之父母所要探讨的课题。我想,杨映雪的《儿歌100首》应该是个很好的昭示。
诚然,人无完人,书无全优,再优美的文章到了不同层次的读者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心境和感悟,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因此,我个人仍然觉得杨映雪的《儿歌100首》也存在着美中不足的遗憾。譬如:儿歌文字没有注音。我认为本书的读者群主要是低年级以下的儿童及初为人母的女性,愚以为,听赏念唱儿歌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矫正发音,丰富词汇,促进孩子语言的早期发育,所以,作为儿童读物,若标有汉语拼音帮助读者准确地传播音律更为完美,这样更有利于父母针对性地与孩子分享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再譬如:有些儿歌不够押韵,读起来不是那么顺溜,甚至有些拗口,让人难以快速记忆。当然,这只不过是本书的一点小小的瑕疵,是个小之又小的底线插曲,是笔者的初浅之见,不代表大众的阅读口味。也许,以口语化的韵语样式来叙事叙物表现儿歌的创作正是杨映雪的用心所在。因此,毫不影响本书的整体质量。
最后,祝愿天下父母及其孩子们都喜欢这本《儿歌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