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起母亲

2011-08-15◆韦

含笑花 2011年2期
关键词:母爱母亲

◆韦 波

想起母亲

◆韦 波

也许是母子连心,母亲总是在我思念她时走进我的梦乡,我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见面交谈。昨晚她又按例轻盈而来,她依然还是那么漂亮、慈祥,还是那样对我问长道短,声声叮嘱,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感受到久违的母爱,精神上得到莫大抚慰。梦境都有着飘渺的美,梦中与日思夜想的母亲相聚,一切都显得美好温馨,更是胜却人间无数.梦中母爱如山间溪水,汩汩流淌进我干裂的心田,泛起片片绿色;梦中的母爱如灵魂深处吹起的一缕春风,吹起我对生活的自信。

母亲离我而去已三年。2007年10月18日,这对于别人来说,是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来说,则刻骨铭心,悲恸不已,年仅54岁的母亲刚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不久,就走了,永远地走了,这是我第一次和自己至亲生死离别,看到曾声声亲切呼唤我乳名的人就此阴阳两隔,我的心也随着母亲的体温骤然下降,跌至冰点,知道了什么叫撕心裂肺的疼痛和戚戚惨惨的悲切。我知道父母总有一天会先我而去,这是天道使然。但想不到的是这一天竟来得这样突然、这样早,让我没有一点准备。母亲用毕生的精力栽培和呵护几株树苗,但没有享受到一点绿阴,就撒手人寰。母亲的过早离去成了我此生的最大伤感。

想起母亲,就想起老家来。我的老家地处偏僻,贫瘠的土地,整个村就二十多户人家也超过其承载能力,显得密度过大,困绕村民的吃饭问题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每年村中总有那么四五户人家不是因为懒惰而不得不体验五荒六月,靠救济艰难度日。那时村中不饿肚子,过年能养得一头百斤以上的猪杀,就算是殷实人家了。母亲就是在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村子中苦苦支撑着家庭,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生生不息地努力了大半辈子。居住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十分付出,一分收获,看不到幸福生活的希望,为了不让她艰难苦恨的生活方式在我们身上被复制,像她一样整日修地球。她义无反顾地把我们兄妹三人送入学堂;因为她深知,想走出大山,有一份工作,惟一的出路就是读书。她对我们学习成绩要求近乎苛刻,不能容忍我们浪费她的血汗钱,偶有不及格现象,从不手下留情。经常责骂和偶尔的棍棒加身让我们学习上不敢有一点懈怠,每个学期都能拿到一两张奖状贴在家中堂屋显眼的地方,据此证明没让母亲油去灯不亮,这也给母亲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的荣光。

我们读书时,母亲很少添置新衣,身体力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小时的我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可以吃好的、或是会有意外惊喜——新衣加身。穿上新衣我通常都会带着兴高采烈的神情,得意洋洋地在村中逛上一圈,展示一番。这是一种炫耀,也是释放一种被压抑太久的虚荣,真有点小人得志的飘飘然。新衣服成为我小时的奢侈品,穿上新衣服会给人一种力量大增的感觉,对母亲安排的农活从不拒绝,超额完成。这也使我兄弟很受委屈,被逼捡穿我的旧衣服。因眼红而动辄生气,宣泄对母亲厚此薄彼的不满,可这有什么办法,一件新衣服已经让母亲大伤元气了。懂事后才知道,母亲是最怕过年过节的,因为过年过节就意味着要增加支出。在我们翘首以盼节日到来的时候,母亲是在各种矛盾的纠结中度过。对她来说,过年不是快乐,而是一种煎熬,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个人同时上学支出不菲,这对本就窘迫的家境无疑是雪上加霜,家中经济显得异常拮据,经常举债,我明显感到家庭负担已超过母亲承受能力,母亲是一再咬牙坚持着,也许一根稻草之重落在她的身上,也会让她訇然倒下。她也完全有理由做出另外一种选择,让我们随便读几年就打道回府,加入农民队伍,让自己不再经常披星戴月、两头摸黑于田边地角。母亲的聪慧之处就在于没有这样做,她因为负责而放弃这种念头,因为“爱”而选择让我们继续上学,她的爱让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代价就是她节衣缩食,含辛茹苦的一生。人不可以选择出生,但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有着幸与不幸的区别,不幸中的万幸是我有一个任劳任怨、穷且益坚的母亲,是她给了我生命,并给予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家境的举步维艰至今让我心有余悸,我清楚记得,为节约,我们生病,一般不去医院,而是采取刮痧、拔火罐等土办法。偶有生病,总是被母亲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把身上和面部拧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还用针扎放一点血,说这样效果会更好,这与众不同的标记成了那个年代我们家“病号”者典型的外部特征。这种方法也挺管用,母亲往往是手到病除。这种多了肉体疼痛之苦,少了打针吃药之钱的治疗伤风感冒方法,现代医学证明,这能增强人的免疫能力。我想我现在健壮的身体何尝不是得益于这种带血的母爱!因为在我们身上经常施展刮痧技艺,母亲对刮痧有很多心得与手法,练成一把好手,成为村里无医无药人家的免费医生。为这事也得到村民的尊敬,小伙伴也不敢轻易欺负我们,从这个角度说,这不失为维护我们这个穷困家庭自尊的一种方式。

母亲一生劳苦,过的是时穷岁艰的日子。就在她该歇息时,不公命运就悄然而至,本应属于她的晚年幸福戛然而止,她被查出身患癌症并且是晚期。经到昆明等地辗转就医,医生总是无能为力,都是给予雷同的答复——她的病无药可治。为使她精神愉快,没有负担,我不得已把悲伤深藏心底,强装笑脸,一次次告诉她没事,小问题而已。而她对我的话深信不疑,每次听到我说没事,她脸上总是漾起丝丝笑容,她绷紧的心好像又释然了些许。然而母亲的每次微笑就如在我的伤口处撒盐,我知道她的微笑是笑一次少一次,她的情况就如深秋树枝上的枯叶,随时都有飘零的危险。微笑的背后是狰狞的死神在向她步步紧逼,癌细胞正在讯速扩散,吞噬着她的生命,而她还被蒙在鼓里,这对一生充满艰辛、充满曲折的她来说是多么残忍和悲怆的一件事啊!每当这时,我不禁悲从中来,泪从眼出。

母亲躺在病床的日子里,我总是握着她的手给她讲一个故事,说有两人同时到医院检查,相互拿错了检查单,本没有病的一人拿到了写有癌症结果的单据,而有癌症的人拿到了无病的单据。两年后,结果发生了改变,拿到写有癌症单的那人由于整天忧愁,生活在阴影中,对生存失去了自信,结果患上和单子上一模一样的病;另外一个拿到无病单据的人心情舒畅,无忧无虑,结果出现了奇迹,病好了。说这事就是告诉她保持愉快心情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她振作精神,多吃一点饭。而我又何尝不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希望母亲的病如故事描述的一样,出现奇迹。同时对她所患的病也算是一种暗示,就如已是把病情已经告诉了她似的,我心中少了一点向她说慌的愧疚和剥夺她知情权的负罪感。当然母亲没有这种理解能力,她是在临终前几天才知道自己的病症。

爷爷去世后,奶奶就跟我们一起生活,除得到应有的尊敬和照顾,精神上的充裕弥补了物质上的缺乏,过得很舒心,八十多岁了除了眼睛不好外,身体还算硬朗。到八月十五的时候,因为是过节,为营造一个团圆的节日气氛,不至于使节日显得惨淡。母亲勉为其难,拖着病体在我的搀扶下尽力坐上桌子,她努力地喝了一点汤,但她却夹了几块肉并用手撕碎放在奶奶的碗里,好让没牙齿的奶奶下咽更方便。她的这个不经意的举动,让我一下子看到母亲那颗缓慢跳动着心,上面写满“孝心”两个字。这不是母亲刻意的举动,这是她多年养成的习惯性动作,她的手虽微微颤抖,却很娴熟,这动作淳朴不过,但优美无比,让我看到人格力量的巨大,人性的美好;让我看到了“孝”就如她的病一样已深入骨髓。尽孝成了母亲永恒的追求,至死不渝。这是母亲最后一次为奶奶夹菜,她用最后一点力气,演绎孝道,释诠着“孝”的内涵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孟母三迁”让孟母活了二千余年,我认为任何母亲在对子女上又莫不是如孟母般无私、充满大爱。天下的母亲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天下的母亲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施不图报,无偿付出。三年了,而我觉得她并未远去,还在我身边的某个地方,时时刻刻关注着我,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恍然大悟,因为我身上流淌着母亲的血液,母亲含章可贞的性格和厚德载物的品质已物化在我的身上,成为我人生的源头活水,又怎能会轻易就忘却呢?因为不能忘却而思念,因为经常思念而使她不会远离。

昨晚梦境中的一个片断是如此的瑰丽奇异,梦中满头银发的母亲又在曾为我们遮风避雨的老屋中熟练地操持家务……,我的眼角顿时流出伤感的泪珠,滴落之地长出一株康乃馨并渐渐盛开,我摘取了全部送给了我的至爱——母亲。

猜你喜欢

母爱母亲
母亲的债
母爱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给母亲的信
母爱
母亲
悲惨世界
胡蜂的母爱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