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激起涟漪 质疑激活课堂: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文本”与“思维”的连接
2011-08-15李辉举
■李辉举
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近十年,三维目标大家都知道,可是真正把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语文课堂的有几个人?如果真正落实了三维目标,影响教学进度乃至影响考试成绩怎么办?至今还有人认为:只要把语文课本所选课文讲完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全面提高了?语文的字、词、句、篇是否都掌握了?学生是否能见眼生情、临场发挥、随机应变?学生写作文是否还“惹人淘神”?好多一线语文教师是否发现了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
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应并驾齐驱,不可偏废。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知识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应付考试;而知识与技能是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过程与方法最佳状态应当是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动口、动脑、动心、动手),“设疑激起涟漪,质疑激活课堂”也算是比较理想的课堂状态;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难把握,语文考试的试题也没法检验这个方面的程度,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了。
语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落脚点。
二、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模式
不可否认,现在的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应当把语文课本当成唯一的“把本经”,课堂模式也不应当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要研究怎样更好地“用教材教”,让课堂活跃起来,让学习的主体“动”起来。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阅读与写作。而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贯穿于阅读与写作的全过程。换一句话说,不会正确思维的人,就一定不会阅读,也一定不会写作。许多学生读了几年、十几年的书,语文考试成绩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就是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要教的语文知识很多: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法修辞、文学常识,林林总总。老师觉得语文难教,学生觉得语文难学。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思维训练这一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把文本与思维连接起来呢?下面试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试与大家商榷。同时,尽可能地把生涩的文本转化为甘甜的雨露,渗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设疑——借助文本,引渠灌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材文本是源头,也是活水。但是,如果死搬硬套地去讲解文本,那源头只能是死水一潭,大不了把一潭清水搅浑。而恰当地设疑就相当于修渠,若要“水到渠成”,课堂上师生互动是主要途径;要想“引渠灌溉”,就得要全面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让全班学生都能围绕教师所设置的疑点积极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观点、见解?围绕什么线索展开?突出了什么主题思想?揭示了社会的什么本质问题?等等。对于一篇课文,一读,明白大意;二读,抓住要点;三读,明晰思路;四读,抓住关键;五读,领会主旨。这些都是边读边思的过程。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动脑筋的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联想、想象以及一些奇怪的猜想,也会遇到一些难以解理的问题,这样必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追根求源的心理,这就是探究。探究的心理一旦产生,便会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二)提问——挖掘文本,拓展延伸
农村初中学生受阅读量的限制,以及传统的“灌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敢“越雷池一步”,思维受局限,这就得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段课程要求,预设并提出能引导思维的问题,这也如同修渠之前先要搞好测量一样,所提出的问题相当于测量时所定的标签,学生就能沿着问题的思路步步深入。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教材开发与创新的“第二加工厂”。这种加工是抽象的,是一种思考过程。这就需要靠恰当地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第二加工厂”,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去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编者的选文意图和文本所包含的教育意义。
语文新课程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就得要研读教材、深钻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乃至延伸到课外。
对于初中所选古诗、古文教学,由于相隔时代久远,故事情节与现代生活大相径庭,语言形式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这就需要增加相应的环节,如介绍背景、翻译原文等,让学生易于接受,并能入情入境地体验古文的美之所在。
(三)质疑——精研文本,感悟现实
质疑就是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思考就是思维加分析。反过来讲,不会思维,就不会分析、也就不会深入思考。
对于一篇课文,通过前面所述的“五步读法”,文本主旨基本了如指掌,接着就要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联系现实,举一反三,逐类旁通。对于现实中的种种生活现象,作家们是啥态度?是啥看法?我们普通人又是啥态度?是啥看法?学生的思维如同鞭炮,恰当的设疑、质疑如同引子。只要把引子连接到鞭炮的正点上,点一处而引全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的火花是需要经过碰撞才迸发出来。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的思维空间就能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其实,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往往能够在对问题的质疑和对问题的主动探究过程中,被有效的激发出来,努力探究,找到问题的答案。一旦学生成功的解决了问题,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将会使语文课堂引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讨论——提炼升华,各抒己见
讨论,是一种最有效的师生互动方式,也是透彻理解文本之后,知识内化的表现形式。课改以前的课堂根本不可能给学生讨论的机会,课改以后的讨论却往往流于形式。讨论就是对文本的提炼升华,然后是各抒己见,发表个人对于某种事情在某种情境之下会有哪些可能性?甚至可以发表与文本主旨截然不同的观点。
讨论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要给同学们发表言论的自由,教师要对突出的、新颖的观点给予点评。比如,我曾经将“上网利与弊”这个话题交给学生讨论,结果讨论的很激烈,我又让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写成文章,说“上网利大于弊”的理由有哪些?说“上网弊大于利”的理由有哪些?就这一话题,乘热打铁又组织一次辩论会,学生按自己的观点进入正反两方,形成两大阵营,各组推选出一辩二辩三辩,各阵营成员积极为主辩人提供辩论素材。教师最后作了适当地点评,这次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发散——跳出文本,抒发情感
发散就是多层次、多角度、方面地思考问题。并且进入活学活用的境界。解读文本之后,会不同程度地触动学生心灵,有的人就会由此及彼,有所感触,此时就应当乘势而上,或者进行扩展阅读,或者进行必要的写作练习。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不会阅读的学生,作文必然写不好。学会阅读和写作,先要学会思维。怎么思维?就是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阅读题考的就是“为什么”。你平常阅读时就注意了“为什么”,并且能找到正确答案,还怕考不好吗?作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思考这么几个问题:谁?干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如果动笔之前把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就可以下笔成文了,甚至还可以妙笔生花。
尾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们的语文素养是通过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考试成绩高,并不能说明这个人的语文素养极高,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要为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而负责。让聆听你的教诲每一位学生对于中国语文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所获,而且都能学以致用,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