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京剧道具、舞台装置的艺术特色
2011-08-15罗鹰
■罗鹰
自京剧初兴至今二百多年以来,京剧艺术曾经作为中国人的“第一娱乐”,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形制与精神都已经发展到一个“绚烂至极”的境地。
一、舞台道具
舞台道具是舞台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布景、服装、化妆、灯光、音响效果等一起,共同构成舞台环境和气氛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舞台道具本身常有大道具和小道具、装饰道具和手持道具之分。床、柜等,属于大道具;碗、筷等,属于小道具书、画、照片等,属于装饰道具;烟袋、笔、枪等,属于手持道具。
无论是大道具或是小道具,都是舞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与舞台艺术密切相关。具体而言,舞台道具的艺术功能主要有四个,一是营造舞台环境;;二是渲染舞台气氛,例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第六场中座山雕威虎厅中的火把、火盆等道具渲染了匪窟中阴暗、恐怖、紧张的舞台气氛;三是串连故事情节,京剧《红灯记》中的“密电码”,就成为全出戏中李玉和一家人同鸠山、王连举斗争的戏剧情节的贯串道具;四是塑造舞台人物,例如农民手持的镰刀、工人手持的锤子、战士手持的枪支,都成为人物身份、职业的标志。
二、京剧舞台道具在戏剧中的作用
(一)生活用具的作用
京剧中生活用具有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等。生活道具被称为是演员的“第二只手”,生动展现人物的形象。比如提起《失街亭》中的诸葛亮,人们就会想起他羽扇纶巾的外形。他出场时,常是扇不离手。轻轻摇动的羽扇,恰当地表现了他从容淡定、处事不惊、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性情。借助于羽扇这个小小的道具,就把这位著名的军事家深谋远虑、指挥若定的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交通用具的作用
京剧道具中的交通工具有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等,具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在戏曲舞台上,马鞭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一根马鞭,就代表着一匹马,马鞭的颜色,就是马的颜色。《花木兰》中,花木兰手中的马鞭舞得快,我们可以想象出是赶路急。赶路急是因为军情急。木兰心中着急,想快马加鞭赶到边关,投身战斗,为国杀敌,渲染出了边关军情紧急的氛围。
(三)武器的作用
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包括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加剧了戏剧冲突,推动了戏剧情节的发展。比如,在《花枪缘》中,以花枪为媒,二人结缘,后二人矛盾升级,以花枪作战,终又在花枪的作用下再续良缘,一家人得以团圆。花枪,贯穿全剧始终,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四)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的作用
此类道具有布城、门旗、水旗,风旗、火旗、蛮仪器仗等,体现了戏剧故事的社会环境。道具的造型、装饰、色彩、陈设,最能反映时代气息和民族特征,也是刻画典型环境最有表现力的。比如,《穆桂英挂帅》中,舞台两侧布置的“宋”字大旗,点明了剧情反映的特定时期——宋朝。旌旗飘动,寓意着宋朝强盛的气势,虎虎的国威。
三、京剧舞台道具、舞台装置的艺术特色
(一)虚实结合,以最简约的布置创造了最大的舞台自由
戏曲舞台上并不回避“露假”,也不要求一一写实。扬鞭以代马,摇桨以代船。在舞台上有广阔的空间供演员活动,应当细致的地方尽力描绘,不必要的场面,一个圆场就过去了,这种虚拟的方法与中国戏曲的表演风格是相一致的。表演可有一个圆场十万八千里,几个龙套可为千军万马,变化无穷。将虚实相生的程式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传统戏曲的舞台布景是极为简约的,既缺乏对于舞台布景的欣赏要求、也没有设置舞台布景的必要,因为剧中舞台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主要是依靠演员的表演,依靠演员的语言叙述和动作暗示的办法予以指明的。
(二)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理念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里,注重的即是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相生的哲学观念,儒家之道在传统美学中显现在中庸、平和、对称等范畴中,京剧程式美学恰恰与传统美学和传统哲学相对应,于是京剧在传统美学的观念下,在自身的程式中自觉不自觉地将中庸、平和、对称的理念浸润了京剧舞台。“圆”的和谐美的美学理念,指导了京剧舞台时空。演员程式动作的“内涵力”使京剧有着完整的圆动律和意念韵律的艺术规律。跑要成圆场,进屋要有半圆式的挖门;拉山膀更要圆,一切动作无不从“圆”开始到“圆”结束。这体现出大一统为中心的传统哲学美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京剧艺术的舞台装置,并形成了京剧艺术门类中舞台装置的程式化。
(三)强调色彩的整体统一
在不同的戏剧舞台中道具的体现有所不同。不论是历史题材的歌剧还是现代题材的话剧,道具的制作都必须结合舞台的各个部门,做到整体的统一。但是,在色彩和制作上又有所要求:戏剧舞台的道具由于舞台空间与观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舞台上的各种软、硬景在透视上给观众造成了错觉,使得道具的色彩和大小也相对有所改变。真实物品就不能作为道具用到舞台上,因为在高亮度的舞台上会使真实的物品显得不真实。如:皇宫宝座、桌椅板凳、兵器用具、生活用品等等。当然这里的道具基本上是按照古代的物品进行设计与制作,制作人员可以在有限的考古资料中加人丰富的想象和提炼,但在色彩上一定要尊重历史。
[1]北京市/上海市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