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刘抑曹”视角下的“诸葛亮神话”
2011-08-15胡藤
■胡藤
诸葛亮是《演义》一书当之无愧的主要人物,也是罗贯中“尊刘抑曹”思想的直接承担者和这一思想的理想化身。
成书于元明之际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下称《演义》)刻画了汉魏之际群雄逐鹿中原的历史景象。书中涉及数百名性格特点突出,行事风格不一的历史和虚构人物。而这所有人物的核心和灵魂,便是历来被誉为政治家、外交家与军事家典范的诸葛亮。而与诸葛亮这一俨然成为“神话”的人物形象相辅相成的,便是作者罗贯中在创作改编《演义》一书时一以贯之的“尊刘抑曹”的思想。而近代以来,尤其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诸葛亮作出“多智而似妖”的评价之后,对《演义》一书中诸葛亮形象的解构也风起云涌。鲁迅的观点固然值得尊重与考虑,但是也应结合鲁迅所在的具体时代和时代精神做客观分析。本文试着从小说创作本意的角度,结合作者“尊刘抑曹”的思想取向,对“诸葛亮神话”的内容、产生以及相关问题作浅析。为了更好地反应罗贯中的思想,本文有关《演义》一书的文本,采用“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这是被认为最接近罗贯中原著的版本,也是最好的了解罗贯中本人“尊刘抑曹”思想的版本。
一、“尊刘抑曹”背景简述
“尊刘抑曹”的思想在民间拥有很长的酝酿期。晋朝由曹魏禅让而来,自然以曹魏为正统,而到了东晋,司马氏偏安一隅,落得和刘备一样的境遇,以蜀汉为正统的思想开始产生。宋代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以曹魏为正统,而朱熹则从封建伦理道德角度出发推蜀汉为正统。而到了元明之际,正值民族矛盾尖锐,政治腐朽黑暗,百姓民不聊生的社会动荡期,汉室作为反抗外族的代表、辉煌盛世的载体和“仁政”的施行者,收到民众、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的拥护。《演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成书的。
在《演义》一书中,诸葛亮从卷之七第九则“刘玄德遇司马徽”第一次由司马徽提起(他本人的第一次亮相则是在卷之八第五则“定三分亮出茅庐”),到卷之二十一第七则“孔明秋风五丈原”去世,此后在“死诸葛走活仲达”、“姜伯约屯田避祸”、“邓艾入蜀”等情节中,也一再涉及到诸葛亮。所以说,诸葛亮是《演义》一书当之无愧的主要人物,也是罗贯中“尊刘抑曹”思想的直接承担者和这一思想的理想化身。
二、“诸葛亮神话”
在罗贯中编写《演义》一书时,根据他“尊刘抑曹”的思想取向和理想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取向出发,对诸葛亮的形象进行了再次演绎,着重突出了诸葛亮的“忠”与“谋”。
1.诸葛亮的“忠”,放在“尊刘抑曹”的特定背景环境中,放在乱世这个儒家传统道德崩溃的历史条件下,散发出了悲壮的感召力。按照儒家原典的说法,忠即“中”,讲的是人内在的“直”德,是内不自欺,外不欺人的自我规范;忠又是尽己之心,是内心的“直”德普施万物的发挥。这里的忠,并不仅仅是对个人或势力的忠诚,而是包括了对个人道德准则的坚守和尽力维护社会秩序的努力。
具体到诸葛亮的身上,他的“忠”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儒家理想人格与道德准则的坚守;对刘氏父子的“鞠躬尽瘁”而不越轨。
对第一点,作者主要通过扩充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予以书写。正史中对于这段故事的记载仅仅“凡三往,乃见”,《演义》中对这一段故事进行了大胆的扩充,并借由徐庶,司马徽和石广元等诸葛亮朋友等角色反应出诸葛亮出山决定的谨慎与决心。
诸葛亮在汉魏之际的群雄纷争中坚持自己的操守,以隐居的方式静待实现自己抱负的时机出现。《演义》“徐庶走荐诸葛亮”一则结尾讲徐庶拜访诸葛亮说明推荐一事,诸葛亮的反应是“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随后,刘备三顾茅庐而不得见诸葛亮,而是见过了诸葛岳父黄承彦,好友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等,以及诸葛亮弟诸葛均,侧面描绘出诸葛亮的独特气质。终于,在隆中对以后,诸葛亮毅然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并且将后半生献给了刘备的事业。在这里,“仕必由其道”这样的儒家理想人格与道德准则得到了很好的发扬。
第二,对刘氏父子的鞠躬尽瘁而不越轨。刘备三顾茅庐,自比文王请子牙,因此诸葛亮其实一开始便是以“帝王师”的身份出现的。接受托孤以后,后主称诸葛亮“相父”,更是确定了这样的关系。刘备刘禅父子对于诸葛亮,几乎总是言听计从。第一次北伐,刘禅轻信谗言召回诸葛亮,诸葛亮班师还朝,面见刘禅后,先是戳穿刘禅的托词,然后指出:“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接着不无愤慨地质问:“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这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也包含了对青年君主的劝诫。所以当刘禅听闻诸葛亮死讯之后,“大哭曰:‘天丧我也!’”,并“引文武官僚,尽皆挂孝,出城二十里迎接”,都集中表现出诸葛亮的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而同为辅政大臣,司马懿却诛杀曹爽并由其子孙篡位自立,这样的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诸葛亮的优良品质。
2.诸葛亮的“谋”。《演义》一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末失政到三分归晋这一百年间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以及围绕这些战争,各个势力展开的政治经济外交活动和明争暗斗的谋略攻守,在这当中,罗贯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诸葛亮异于常人的智慧和无比绝伦的战略眼光和实务能力。
在战略方面,诸葛亮自出山起,一直践行着《隆中对》的“联吴抗曹”战略,并一次次用行动躬身实践,尤其是在主政蜀汉期间,他派遣邓芝修复蜀吴关系,七次北伐中原最终死于前线,都是他战略思想的集中实践;
在外交方面,诸葛亮的外交活动全部服务于“联吴抗曹”策略和恢复汉室的光荣使命,最出彩的便是“舌战群儒”一节。罗贯中借舌战群儒的环节,洋洋洒洒集中抒发了诸葛亮对汉室正统的维护,也是代表了他本人“尊刘抑曹”的创作思想;
诸葛亮超人的谋略,是罗贯中着力描写的部分,也是诸葛亮“谋”的集中体现。一是兵法。诸葛亮一出山,就成功设置了火烧博望、新野两次火计,成功获得了刘备旧将领的信任,在此后的战争中,只要诸葛亮出战,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他用兵当稳则稳(如南征孟获时七擒七纵),当急则急(如西进益州时迅速用兵),当奇则奇(如空城计),并结合反间计,奇袭计,将计就计等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战果。二是诸葛亮谋略的神秘感。诸葛亮给诸将布置任务时,常常是各自下达密令,将领互相之间不得而知,有时甚至只写“孔明招呼某将近前,吩咐作如此如此……”,然后在此后的战斗中,诸将的进攻撤退突袭行动皆如有神助,尤其是以敌军的慌乱不解为反衬,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是诸葛亮超人的神力。作为一个异于众人的形象,诸葛亮“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军情,晓阴阳,看阵图,明兵势”,并拥有借东风、禳北斗等法术,平日也素明占卜之术,已经成为了接近神仙之人。在传统的小说与讲话盛行的背景下,这样的形象对于诸葛亮的整体形象塑造是极为有利的。
后人对诸葛亮“谋”的质疑,很多都集中在最后一点上。总而言之,诸葛亮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是完全符合作者那个时代的英雄标准的。
总体说来,“尊刘抑曹”作为《演义》的思想倾向,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始末,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一大批人物群像的塑造中。诸葛亮就是这一批人物之中的典型,是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很难想象,脱离了“尊刘抑曹”的思想背景,诸葛亮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的实际执政者,在各类文学作品中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也很难想象,要是没有诸葛亮这样一个集各种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悲剧性人物的存在,“尊刘抑曹”的思想会如何更加深入人心,《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作品能够在文学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十四卷嘉靖壬午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沈伯俊.《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辩[J].涪陵师范学院院报,2005(11).
[4]沈伯俊.智慧忠贞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