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小组课教学优势:音乐学、音乐教育势在必行的教学形势

2011-08-15卢跃峰范平康

群文天地 2011年17期
关键词:个性特点共性声乐

■ 卢跃峰 范平康

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已步入了普及教育之行列。声乐更为如此,年年扩招,我校的音乐专业中声乐课都是必修的,所学专业方向也不同以往是为专业声乐工作者培养的。音乐教育已从精英走向普及。这样就给我们教学提出新的课题,声乐课还能实施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吗?我经过多年的学习教学,认为可以设立声乐学习小组课,对高校或业余培训声乐课都是可行的,更适合声乐普及教育。但是音乐学院的精英专业声乐教学还是要以专为本,小组课是不适用的。这同时也是高校音乐声乐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小组课是以学生为本,我认为分组是关键,把同一程度、声种、音色的学生分为一组能取得更好的收效。声乐小组课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范围的集体授课形式。一个声乐小组一般由3—5人不等的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往往具有若干方面的共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产生的共性问题,也可以更为细化,具体对某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尤其重要的是,声乐小组课中,学生可以互相看、互相听,增强学生分辨和分析声音的能力,给学生在声乐基础理论和歌唱基础方面,特别是声乐观念方面一种感性上和理性上的培养和积累。

一、在教学中处理个性与共同性问题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遵循对共性问题共同讲解,对个性特点单独教学的原则

所谓共性问题是指歌唱家的呼吸、发声、共鸣调节、吐字、歌曲表现及嗓音的卫生保健等教学活动内容。如果对每个人重复共性的内容,会造成时间表上的浪费,但在小组课讲就成为优势了,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对声乐入门教学更为适用。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声带长短、薄厚和腔体等条件不尽相同,于是就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嗓音个性特点,选择其最佳的发声练习及曲目也必然不尽相同。所以,对个性特点的内容应因人而异、单独讲解,才能充分发展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声乐水平。这也贯彻了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遵循在歌唱艺术中个性特点与共性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在歌唱艺术中,个性特点与共性特征并存,既不能只注重共性而忽略个性,也不能只强调个性天赋不注重共性,要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试想教学实践中如果只注重共性而忽略个性,必将导致千人一声的状态,学生传唱出没有任何音色特点的声音,扼杀了每个学生的特点。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学是恶性循环,同时也是我们声乐教学的悲哀。

而如果只强调个性不注重共性就会忽略学生对声乐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将导致学生不自主地学习体验到自己的声音提高、变化的方法和规律。这实际上脱离了声乐学习共性的主航道,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在当代,不会学习的学生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在声乐小组课中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是教学中要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

声乐小组课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师资紧缺的问题,并且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中一对一的封闭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相互观摩、体会、分析和交流等这一教学模式,集中地实现学习目标。一位教师面对几个学生,做到了共同的知识集中讲解,相同的技术技能集中练习。一人上课、多人受益,扩大了教学覆盖面,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的教学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声乐小组课这种形式的教改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显著地增进了教学工作的效率和音乐专业的办学效益,较好地满足了当前高校普遍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声乐水平的整体提高,形成一个学习主动性强、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特别对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

二、声乐小组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乐小组课教学对教师声乐技能的提升

声乐小组课的教学,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而不能有过多的主观性和即兴性,可以有效地杜绝教师上课时的随意性;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备好课,要按照拟定好的教学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重点地讲授歌唱理论与技能技巧,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感觉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理解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声乐小组课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了知识的相互渗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角,而是把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让给了学生,启发他们主动听、主动看、主动思考。教师可以以一个典型的同学为对象,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这个同学的优点或问题,深刻领会,以获得现场的教学实效,让每一个同学切实感受到他们在直接参与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逐步提高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践性和富有积极性,为丰富教学手段和艺术实践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小组课上,学生不仅体会到自己是如何学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老师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把教师的讲解、范唱,同学的改错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听得真真切切,并有充分的回味余地,日积月累,学生在逐步提高演唱能力的同时,也学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老师有意识地把某一位学生的问题交给大家讨论,并加以引导,把学与教融合在一起,学生的演唱和教学素养必将同时得以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增加演唱的自信心。学生们在上台观摩、考试或演出时,普遍存在着害羞、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学生演唱、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而这种心理问题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是终身。声乐小组课是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最便利和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每次都是几个学生同时上课,其上课形式是集体练唱和个体练唱相结合,当个人练唱时,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舞台的小型观摩会。刚开始时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很紧张,但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多,面对的又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久而久之练唱者的紧张和胆怯的心理会慢慢减少,演唱心理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和氛围,并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鼓励下,学生就会逐步树立起演唱的自信心。自信心越多恐惧感就会越少,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把上课与表演有意无意地结合到一起,为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表演心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走向舞台搭起了一座桥梁。

(三)学生可掌握多种歌唱形式更多了解作品

在小组课上,教师针对每位同学的音色特点练习不同的乐曲,这就使学生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作品,扩大了认知范围。每位同学对作品的感受不同,在演唱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使学生能够一节课内掌握更多的歌唱形式。声乐小组课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了知识的相互渗透。同时,教师是把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让给了学生,启发他们主动听、主动看、主动思考。例如:上课时教师可以以一个典型的同学为对象,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这个同学的优点或问题,是优点就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推广,深刻领会。如果是问题,那就要认真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师生达成共识,再由学生或教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由教师确定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步骤并实施训练,以获得现场的教学实效,让每一个同学切实感受到他们在直接参与教学。这也就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虽然小组课上学生是共同练声,但是却可以演唱不同的歌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熟悉处理好符合自己特点的作品,学生相互间可学到很丰富的作品,大大增加知识的受众体。还能够接触到其他同学演唱的声乐作品,学生熟悉的作品数目会大大增加,风格范围也会更加广泛。更为关键的是有利于当前我国音乐普及教育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

猜你喜欢

个性特点共性声乐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共性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如何进行初中德育教育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