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探索——江西南康“耍龙灯”习俗研究
2011-08-15肖楚楚
■肖楚楚
“耍龙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江西南康这一客家人的聚居地,在春节到元宵灯节期间,有着与其他地方相似却又独具特色的“搞龙灯”习俗,以此来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族兴旺,并以此娱乐身心。
“耍龙灯”又叫“舞龙”、“龙灯舞”或“舞龙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历史悠久,据考证,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江西省南康市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春节到元宵灯节期间,和全国的很多地方一样有以“耍龙灯”来表示庆祝和祈福的习俗,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客家特色。“耍龙灯”客家语为“搞龙灯”,是客家先民对中原祖居地文化的延续。
南康客家“搞龙灯”一般以家族宗祠为单位,同属一祠的族人共置一幡龙,参加耍龙的也是该族的子弟,故“搞龙灯”除了娱神求福之意外,更有凝聚家族力量,显示家族人丁兴旺之意,这与客家流离迁涉的历史背景有关。客家先民在中原祖居地长期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宗族、家族观念根深蒂固,背井离乡的迁居,使其更体会到宗族凝聚力的重要性,故聚族而居、修族谱,修宗祠等活动十分兴盛,“搞龙灯”这一源自中原的民间习俗自然会成为“敬祖睦宗”的载体之一。
南康的龙灯主要吸收了南方舞龙精巧细致、活泼敏捷的特点,一般以“五股龙”为主,也有大家族采用“七股龙”“九股龙”。所谓“五股龙”即是一节龙头、三节龙身、一节龙尾组成。龙的制作特别讲究装璜,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它用竹篾编成龙头、龙身、龙尾形状,形成笼子,糊上透明、漂亮的彩色龙衣,龙头的两侧,还会贴上八仙的形象,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每节间用绸布连接起来,表演时内燃蜡烛或油灯,夜间表演十分壮观。
每年腊月,当年添丁(男孩)的家庭,就要开始筹划来年正月“搞龙灯”事宜。一般是由添丁的家庭合资购置“龙头”,并负责“搞龙灯”活动的主要费用和来年“搞龙灯”组织工作,而其他族人出份子钱,购置龙身、龙尾等其它用品,也有富裕人家添丁后独力承担活动所有费用。若当年家族中没有人添丁,则该家族当年就不置龙。
正月初一,要进行“迎龙”仪式。到制龙灯的工艺人家接到预订好的龙灯后,先到本姓氏的宗族祠堂中烧香敬神、拜祖宗,再去拜当地社官和土地伯公,俗语叫“参神”,然后到村中巡游,一般不走重路。每到一家的厅堂就要进去拜该家的神位,该家主人便要停下一切活动,打爆竹迎接。每队龙灯一般由一名领队,一名提灯笼的前导,一名礼生,一个鼓乐队和若干名舞龙队员组成。巡游时,前导是一只制作精美的牌灯,中间写姓氏堂名,随后是伴奏队伍,再后面是龙灯队伍,巡游时鼓乐不停,爆竹不断,巡游完成后,即完成了当年的“迎龙”仪式。
从正月初二开始,龙灯队就开始轮流在各村拜年“搞龙灯”。在此之前,村落之间会先商量一下,哪天到哪个村拜年,然后由该村向相邻各村和稍远但同宗的村落发送邀请函,邀请各队龙灯同一天来本村“搞龙灯”。受邀到外村去“搞龙灯”称为“出灯”,出灯时打爆竹、响鼓乐,热闹非凡。外村的龙灯到达本村时,本村的龙灯要到村口去迎接,俗称“接龙”。接龙时,两队龙相互致意,要对舞一番;如遇其它龙灯队,双方要礼貌地打招呼让路,并要对舞致意,然后由本村的龙灯将外村的龙灯引入村内。当各路龙灯都到齐后,就开始一起拜祖先、参神、巡游,由本村的龙灯领路,依次行进,前呼后应,鼓乐喧天,爆竹雷鸣,甚是壮观。巡游完成后,就会集中在本村祠堂或大场地进行龙灯表演。表演前鼓乐队要演奏序曲,俗称“打样台”,旋律奔放优美,响亮欢快、红火,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
每年新春的第一个赶集日,乡镇的所有的龙灯都会到墟上来“搞龙灯”,俗称“开墟”。开墟那天“搞龙灯”的接待工作,也自然由住在墟上的人负责,其仪式和在各村搞龙灯时一样,只是那天的龙灯队更多,气氛更热烈。
元霄节当天的“搞龙灯”在本村举行,是“搞龙灯”收尾之前的重头戏。傍晚时分,龙灯队开始敬祖、参神、巡游,并且每巡游到一家厅堂都要舞一段,有时还要巡山、巡河,一直要闹到亥时,然后回到祠堂,这时,各家都会端来酒菜,全村人一起欢聚吃喝到深夜才会散去。
正月十六那天,则要举行“送龙”仪式,仪式都是在河边举行。上午,龙灯从祠堂出来,敲锣打鼓来到河边,鼓乐队在河边打两台“样台”后开始舞龙,舞过之后,就会把龙身、龙尾拆下来,和去年的龙头架在一起,点火燃烧,此时要鼓乐喧天,爆竹雷鸣,大家一起祈愿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结束后,当年的龙头就会迎回祠堂,以示家族龙脉不断,人丁兴旺。至此,整个“搞龙灯”活动落下帷幕。
“耍龙灯”,既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家族凝聚力,又具有较高的娱乐欣赏和审美价值,因而在很长时间内,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全村男女老少都热衷参与。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家庭分居代替了传统大宗族聚居,年轻人的家族观念也越来越淡薄,再加上当今交流和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因而人们“耍龙灯”的热情大为降低,有时组织者费尽心力才能勉强组织起一支龙灯队,“耍龙灯”时也多是好奇的小孩子积极参与,跟随龙灯队走街串巷。与许多民俗一样,“耍龙灯”这一习俗也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赋予“耍龙灯”新的内涵,使这有着千年历史的习俗和其代表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