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变化

2011-08-15范楚月王瑜聪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5期
关键词:文人画花鸟画水墨

范楚月 王瑜聪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前言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历程中,花鸟画在唐代就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画科,形成了具有自身艺术特色的绘画艺术种类,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合了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就。自唐宋五代至元、明、清时期花鸟画在不断的发展中不断涌现出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名师大家及绘画流派,使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法和艺术意蕴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

1.唐及五代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特点

查阅中国美术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唐代花鸟画就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画科,在艺术上也有着显著的进步。“唐代花鸟画以表现宫廷贵族喜爱的珍奇花鸟为主,自盛唐至中晚唐,见于文献记录的花鸟画家主要有殷仲容、冯绍正、薛稷、姜皎、边鸾、刁光胤等人。”

花鸟画在五代时期也有着重大的发展和创作,随着王宫贵族装饰宫殿修饰宫室环境的需要,以及当时社会对绘画艺术的多方需求,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更为突出。西蜀花鸟画直接传承了唐代艺术的传统,尤其是刁光胤的弟子黄荃等人。黄荃、黄居寀父子的花鸟画绚丽优美、华美逼真深受皇帝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画派。而南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花鸟画代表画家是徐熙,入画的多以蔬果、花草、蜂蝶等为主,表现其高旷情怀。宋代人形容其作品为“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故此宋人称之“黄家富贵,徐家野逸”,黄荃和徐熙形成了古代花鸟画的两大体系。

2.宋代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特点

宋代是花鸟画继续发展并且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这时代画家多以写生为主,深入探究动植物的形态习性,致力追求生动逼真的对对象进行描绘,如“写生赵昌”、易元吉等人;而崔白的出现,则开拓了花鸟画的新境界。他善于表现出于自然环境中的花鸟的运动变化以及之间的互相联系,常描绘不同季节,环境气候下生动的动物情态,他的传世名作有《双喜图》。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文人画作为艺术潮流逐渐形成,并活跃于封建社会的后期,而且在整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据显著位置。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有:文同、苏轼、米芾、米友仁、赵孟坚等,梅、兰、竹、菊,史称“四君子”,常出现于文人画中;文人画与琴、棋、书法同为文人士大夫文艺修养之一,他们非常注重文艺修养,更加强调对自己的主观意趣的表达,尤其重视书法笔墨艺术在绘画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其中文同、苏轼的墨竹极具特点,其绘画都重视表现书画情怀,绘画中运用了书法的用笔,把从五代以来的兴起来的墨竹,推向了新的高度。

3.元代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特点

在元初大家赵孟頫“作画贵有古意”,“主张以书入画”的倡导之下,元代文人画的大大兴盛起来,作画风格淡教化、以画寄情、自娱自乐、强调士气、逸气,追求以素净为贵的新境界,因此以具有文人情趣的水墨花鸟和水墨梅竹大大流行,出现了诸多大家,如王渊、张中、边鲁、王冕等。其中张中的花鸟画更具有写意意味。元代绘画不喜欢画近形似,甚至屑与“画”,直接成为“写”,在笔墨上下足功夫,得神韵气趣者为上,此乃元人画之极大兴致所在,“盖当时画风益趋于文学化也”元人作画,是以水墨戏翰墨,鉴赏画者“先观天真,次观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由此可见,由宋之元,从色到墨有工至写,可以看到文人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最花鸟画的重大影响,花鸟画从形到神,有写“实”到写“心”的这一特点,符合并引导了当时代社会审美理想,并对明清花鸟画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4.明代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特点

明代是写意花鸟画重要的发展时期。宫廷也设立有画院,明代宫廷花鸟画主要以宋代宫廷画为标准,形象生动,刻画微妙,但同时粗笔水墨以及没骨画法也都得到了发展,甚至有的将华丽工整的花鸟与苍劲有力是水墨山水合为一体,可谓别具一格。其中代表画家有:边文进、孙隆、林良、吕纪等。边文进的作品不仅表现出花鸟富贵亮丽的姿态,同时拥有浑朴端庄之气象,深的宋画遗韵。而孙隆、林良、吕纪等大家不仅擅长工笔重彩,同时也擅长水墨苍劲、笔法简练的写意花鸟画。不仅如此边文进、孙隆、林良、吕纪等大家,还把夏奎、马远的水墨山水画技法带进写意花鸟画面,打破了工笔与写意的界限,为花鸟画的表现方法和发展拓宽了道路。林良笔下多为花鸟动态,构图大胆,他以大斧劈法画树石,显得苍劲有力,以点垛法写翎毛,姿态生动,画面极具强烈的感染力,可以说明代林良是真正意义上写意花鸟画的创始人。

明朝中期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兴起,代表画家是沈周、唐寅、文徵明、陆治、陈淳等大家,吴派花鸟画大多都是在宋文人水墨花鸟画的题材上加以扩展,而对写意水墨花鸟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淳和徐渭。陈淳是文徵明的弟子,其花鸟画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形式上都与前代画家有着明显的变化。 在题材上,他一改传统花鸟画中的奇山怪石、珍奇异兽的特点,在他的画面中常出现极为常见的花草树木形象,如:梧桐、芭蕉、荷花、古梅、案头幽兰与水仙••••••可谓士大夫雅居真实写照;在花卉造型上,更以严于剪裁制胜,在表现上不求浓妆艳饰,只求笔意情趣;不求劲挺豪放,但求闲适宁静,因此在文人士大夫中引起强烈共鸣,他的笔墨技巧突出贡献表现在进一步发挥了水墨的表现能力,对生宣的熟练掌握是笔墨水分在塑造中显得惟妙惟肖,极其灵动,极具水墨情趣!明代写意花鸟画家中最具革新精神的画家就是徐渭,他最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发挥了文人画中寄情笔墨的传统,一改吴派的自然秀丽,恬静优雅的格调,写意中结合苍劲奔放的书法,形成泼辣、独特的画风,展现着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其画面水墨效果可谓狂放泼辣、酣畅淋漓。还有白阳、青藤两人,各有独特的风格和面貌,对清代以及近代写意花鸟画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5.清代花鸟画的发展及技法特点

清代绘画中,花鸟画最为强盛,不仅继承前代之风,而且独创新意。 “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以写生称为大家,明末清初的花鸟画多是勾勒重彩、陈陈相因、缺乏创意,恽寿平一扫时气,独开生面,创新没骨画法,谓“写生正派”,号“常州派”清代前期的花鸟画家还有沈铨、高其佩,沈铨工写结合,极具功力,高其佩独创了“指头画派”。以及八大、石涛在写意花鸟画中的卓越成就,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还有乾隆以后的“扬州画派”也极具重大影响力。晚晴期间的任熊、任熏、任伯年延承陈洪绶的高古严谨画风发展变化,勾勒方硬、机构灵巧、色彩鲜明富有极强的装饰效果,继而产生了“海派”花鸟画,使花鸟画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花卉画家中最具创造性的当属吴昌硕,“写意花鸟自明代沈周、陈淳、徐渭以来,经历朱耷、石涛、扬州诸家,曾在各方面做出贡献,吴昌硕最后集中了他们的成就并适应当代欣赏要求,逐渐去掉古代文人画中的颓废孤寂、乱头粗服,代之以热烈挺健的风格,重新开垦出一片新天地。”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纵观中国的花鸟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其演变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

1.体现在艺术风格的演变上

从唐朝发展到宋代,在绘画的技法表现上由工笔到写意都得到比较全面的体现,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辉煌时代;宋代从宫廷院画的工细到梁楷的大写意,以线条和湿笔表现为主;到元代出现的渴笔和干湿笔墨的互补;再到明代将草书、篆隶、魏碑等书法用笔加入花鸟画,从而出现了大泼墨、大写意的花鸟画创作,使得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更为成熟,在艺术成就上也更上一层楼。这些都是环环相扣,上呈下启逐渐发展而来的。

2.关于写意精神的演变

中国画自唐宋文人画的出现,便开始重视个人情感在绘画中的抒发,到了宋代就已经有了“书画同源”的理论,而元代绘画大家赵孟頫更是提出了“以书如画”理论,由此深深的影响了明清水墨写意画的大发展。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中绘画本身与文化因素、书法的融合和互渗逐渐形成了中国写意绘画博大精深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①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美术,第126页.

②汤垕《画鉴》转引自《古代画论类编》.

③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④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五单元隋唐时期美术,第338页.

猜你喜欢

文人画花鸟画水墨
文人画文人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水墨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