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优化生态环境
2011-08-15林秀玲
■林秀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优化生态环境
■林秀玲
2007年6月9日,由国家命名的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如何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空间上活态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近期,我们对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做了一些分析探讨。
一、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依赖的生态环境
(一)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由民众集体创作、在民众中世代传承,为民众所享受的文化,是至今还在民众中流传的“活态”文化。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有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信仰,又既有完整性;既有河洛文化共性,又有闽越文化遗风;既有大陆文化特点,又有海洋文化特征;既有唐宋痕迹,又有现代气息。现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有42项,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项、省级21项。
(二)文化生态环境概念及类型
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引申的概念,是文化发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文化生态保护既要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环境,更要在保护中发现和提纯复壮优质文化基因,促进其在新时代的更新、变异和创造,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促进文化持续发展。文化生态环境大致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等。
二、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遗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也在迅速的变化。许多在农业社会产生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工业社会后慢慢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在面临着快速的消失。为了对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目标,将文化遗产保护上升文化空间上活态保护。刘魁立教授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研讨会上发言指出:任何文化表现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其内部构成而言,是混元的,就其存在方式而言,是与其他多种文化表演形式共生的。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应使之成为“碎片”或“孤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盛德谈到: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的提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单一项目性保护转向全面整体性保护,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规律。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离开了特定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失去存活的土壤。
三、以“保生大帝信仰”项目保护为例,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
“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流传已达数百年,它发源于厦门市海沧青礁慈济宫和龙海市的白礁慈济宫,广泛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台湾地区、广东东部及东南亚各国华人地区。在台湾,信奉保生大帝的公庙多达400多座,是祖国大陆维系台湾的金桥和纽带。2006年以来,厦门市海沧区每年举办一届“海峡两岸保生大帝慈济文化节”,不仅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生大帝信仰”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同时打造一个集了文化、宗教、旅游于一体的盛会,成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合作的新平台。下面以该项目为例,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一)政治环境
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治环境往往起主导作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政府将一些民间信仰、民俗活动视为封建迷信的范畴并给予限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的火在中国大地然烧,有多少庙宇、国宝毁于一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文化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级领导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生态保护被提上日程。保护文化生态是一项新课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科学求实的态度,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探索出符合生态文化规律的保护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文化生态保护建设规划,这些工作的执行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形成一个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海峡两岸保生大帝慈济文化节”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政治环境产生的,该活动2007年被列入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受到国台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调研视察,听取筹备情况汇报,强调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省委办、市委办积极协助邀请上级领导出席会议,区各级全力以赴做好上级领导的接待保障工作,市、区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推动景区建设,细化筹备方案,协调解决问题,使文化节各项活动有条不紊、有序推进。保生大帝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密切两岸同胞的联系,深化相互间合作,融洽彼此感情,提高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南部基层信众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实现通过文化交流做台湾人民工作的目标。这些都归功于政府的参与和重视,也充分说明了政治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起着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二)经济环境
众所周知,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并给与重大影响。因此,文化生态的保护离不开经济环境的依托,经济环境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起着支撑作用。只有经济环境的改善,才能给予文化遗产项目提供良好的存在空间、更好的推进传承与保护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工作是多方面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培训传承人、开发民间手工艺、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历史街区的维修、民俗活动的举办等都需要以经济的依托。海沧慈济宫发展至今,经济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早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印尼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华侨甲必丹郭天榜等人就捐款赞助修建厦门海沧青礁供奉保生大帝的慈济宫;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保生大帝信众组团到青礁、白礁进香,捐款重修庙宇,之后文物单位也将慈济宫作为保护单位。自2006年起,政府每年投入200多万作为慈济宫修缮庙宇、举办文化节的资金,厦门海沧慈济宫在受到政府、台湾、海内外信众等多方面的支持下,建起了全省之最的山门、中医长廊、保生堂、圣德堂、百草园、18米高的吴真人塑像等配套环境设施,正是多方面资金的投入,优化了其生存环境,为“保生大帝慈济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语言环境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播和延续的工具。语言不仅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反映社会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传统文化的积淀。闽南文化的特殊性正是来源于它独特的语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80%的“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都离不开语言环境。“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的民间信仰,是在闽南大地产生的,传播分布也在闽南语系地区,闽南语是保生大帝慈济文化依赖生存的基础。“保生大帝慈济文化节”正是“亲切的乡音、浓厚的乡情、相通的习俗、相同的信仰”使得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的信众来到厦门祖地聚集,他们听到熟悉的闽南话,就显得格外亲切。厦门是经济特区,同时也是对台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应大力推广闽南语,加强与台湾民众的交流交往,增加他们对闽南民系身份的归属感。
(四)人文环境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而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人,载体也是人,文化遗产的传承所依赖的也是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不仅在于其是文物与技艺资料,更及于创造文物、展演技艺的“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即将它与人的生活再度的有机结合,让其作为人的生活形式而存活着。可见,人文环境是校嘉年华,通过开展学村院校综合文艺比赛与展示活动,促进院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交流,展示学村文化魅力;通过办好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闽南童玩节、深青古驿文化节、凤山祖庙庙会、后溪城内城隍庙会等,搭建对台对外交流平台,做强做特民间文化;举办海洋文化节、海洋博览会,开展水上运动项目比赛,发展海湾文化;提升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的品味和内涵,擦亮汽车文化。
(五)强化保障,形成特色文化建设合力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集美特色文化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及对重大活动的开展,做到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组织实施。
2.加大投入力度。较大幅度地加大政府的投入,纳入集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构建多元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制订相关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文化企业,引导、鼓励社会资金、企业资金、民间资金等参与集美特色文化开发和建设。
3.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实现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实现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进行,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4.强力宣传推介。开展知识竞赛、故事比赛等系列活动,加强市民对集美特色文化的了解和学习;通过新闻媒体、文艺作品、专题活动、专题片、出版普及读物、画册影集、旅游节会、户外广告等形式和途径,生动、感性地全方位推行集美特色文化宣传,以提高集美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设立集美文化专题网站,充分发挥现代媒介平台的作用,使集美特色文化的史料、研究成果、文学艺术作品得到利用和共享。
总之,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区,既是当前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长远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极发挥先进文化的巨大引领作用,立足集美地域文化资源,以独有的特色文化来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实现建设现代化魅力宜居滨海新城目标。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