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个性

2011-08-15梁兴海

群文天地 2011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主体体育

■梁兴海

阳光下、草地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尽情地嬉戏;操场上,足球小子在狂奔中自由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近几年来,学校体育在各部门的重视之下,场地器材、体育教师、体育经费等得到完善和提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难道体育课真的没有吸引力了吗?反思其原因,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才造成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我们为何不尝试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生个性呢?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体育兴趣是人们追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上,学生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不强;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儿童化,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二、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对于谁是主体的问题,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教学的中心是教师,虽然这个观点已不占主流,但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那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反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了非常好的锻炼效果。同时这节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其实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不断地发展、创新。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主体体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