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2011-08-15晏斌

群文天地 2011年7期
关键词:美育化学美的

■晏斌

“审美素质教育”又称“美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及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决定中重点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把“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缺少了“美育”,教育就显得枯燥无味,缺少了生机和活力。

美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客观事物和客观的活动过程之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科学美。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习和审美主体的学生能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发现化学世界的美,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化学的奥妙;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世界中的美,使学生陶醉其中并受到熏陶和教育;如何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升华……笔者谈一谈自己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一些做法。

一、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理论基础

席勒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审美活动对人的认识具有启发作用。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细致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思维力。研究表明:美育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鉴赏和创造,有效地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是以右脑的形象思维结合左脑抽象思维的结果。美学观点也认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相互促进的。因此,美育对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平衡协调发展大有好处。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心里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在审美的愉悦中掌握知识,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自觉地去探索化学的奥秘,从而使美育和智育达成和谐的统一,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途径

1.领略化学的实验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对自然物的加工改造中人们认识和掌握了自然规律,使自然对象成为“人化的自然”,使之成为审美对象,获得审美体验。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最能吸引学生、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环节。化学实验也是化学美的大观园:物质美、仪器美、现象美、成果美……

化学物质美美在形态,它们以鲜艳的色泽、优美的外形使学生有愉悦的感官效果,通过每次实验前药品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物质美;化学实验仪器多为玻璃制成,晶莹剔透,形状各异,造型优美,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过目不忘;学生们往往被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钠和水反应的现象他们见所未见,“铜树”的形成让他们感到匪夷所思,“银镜反应”、“喷泉实验”更让他们感到化学的神奇。在感受美的同时,唤醒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欲望,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化学实验的成果美,当学生用自己制得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手捧废硫酸、废铁屑制得的美丽绿矾晶体,看着“喷泉”徐徐升起,看自制烟“焰火”的姹紫嫣红会激发他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油然升起“化学创造”的快乐,享受到美的情趣。

2.挖掘课本的内在美。化学内在美的形式其实是化学的理论美,而理论美是一种科学美。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它的美不是自然现象的客观形式,而是自然现象的客观内容: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晶体结构理论、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熵增原理、阿伏伽德罗定律等等,形式简洁、包容博大。从统一中演绎多样,从多样中寻求秩序、统一,揭示了大自然中纷繁复杂的物质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务必做到语言精练,措辞严谨,准确无误。让学生从丰富的化学变化、整齐的元素周期表、严谨的化学规律中获得美的感受,使学生置身于科学美的愉悦中。

3.体验化学的实用美。“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西博格语),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尤其在新材料的研发与使用、环境问题、生命科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高农作物产量、食品安全以及癌症治疗的研究等方面,化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要充分利用研究性学习,模拟实验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污水处理、自制原电池、测量雨水或土壤PH,自制酸碱指示剂,除水垢、自制甜酒等,根据设计让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体验化学的实用美,这就是美的创造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4.感受化学家事迹美。伟大的科学家,不仅仅在科学领域取得很大成就,而且在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上也会感召和激励学生,在这些科学家的身上无不闪耀着科学精神的光芒:卢瑟福的传奇、李比希的遗憾、阿伏伽德罗的伟大、维勒的执着、诺贝尔的无畏与顽强、门捷列夫的天才……正是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付出千辛万苦,才会给人类留下了不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正是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会给人类带来永恒的美。在教学中把化学家事迹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学习和了解优秀化学家的杰出成就与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现实世界大胆的怀疑和批判的求实精神,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开拓的创新精神,为追求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激发学生接受美育熏陶的主动性,启迪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美丽心灵。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个论断是对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之美,感悟科学无穷魅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欲望。促进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行为、智力和能力、身心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受益终身。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化学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柏成.中学化学实验美的研究[J],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2003(5).

猜你喜欢

美育化学美的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