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浅析

2011-08-15

群文天地 2011年13期
关键词:理论课理论政治

■ 陈 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课程设置更为完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应当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优秀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都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组织实施。可以说,教材是前提和基础,教学方式方法是重点,教师则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和提高。

一、说理的透彻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语言交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说理,就是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用理性和逻辑的力量使学生信服。说理要注重民主平等,强调双向交流互动,在细致的说理过程中提升教育对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启发、帮助其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进而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品格。要将事实摆清楚,道理讲明白,唯有说理透彻,才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令其信服。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运用历史、唯物的思维方法,善于从本质主流上、总体联系上、发展趋势上观察、分析和认识问题,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做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理论功底,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成果,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形成真正的理论信仰。有了真正的理论信仰,讲得才能理直气壮,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用科学的魅力打动人,才可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尊重和欢迎。《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次,要结合实际,针对社会现实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不遮掩、不回避,讲明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态度,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引导同学们从宏观、全面、整体和发展的层面上去把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用深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去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用自己的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了的科学理论去讲解,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基本理论观点,而且要对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做出说明,做出评述,在说明和评述问题中阐述党的基本理论。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且认真加以梳理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特别是为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教育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和探讨者,平等交流、双向互动、相互探讨、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情感的共鸣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是与教育对象直接相关联的,也就是说只有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情感上交流沟通,教育对象在情感上认可教育者,才能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同大学生建立起情感生活,唯有如此,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富有吸引力和实效性。

1、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了解、熟悉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个性成长。当代大学生思想敏锐,思维活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渴求知识,注重能力,憧憬美好未来,思考人生志向,探寻生活道路,追求自身价值。在新的形势和环境条件下,国际国内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群体也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困惑,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

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他们的个性成长,这种了解是信赖与爱的结合体。当他们犯了错误时,给予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克服;当它们遭遇挫折或失败时,给予他们鼓励、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使大学生有机会得到新的经验,多与大自然或复杂的社会接触,对他们的身心平衡将有莫大的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因为大学生需要学习许多事物:真理的认识,技能的获得,品性的发展,事事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他们来讲,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的指导。他们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和怎样有益地运用闲暇,他们要了解今日世界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应该让他们知道道德秩序对社会的重要性。

2、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养得到不断提升;二是教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传统的德育目标是纠正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而“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首先,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而且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影响学生道德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成为主角。这不但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还会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相信任的关系,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卢梭甚至主张:“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快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主动地认识和完善自我,让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客观需要,不仅要研究学校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还要了解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愿望和要求,要将学校的期望和要求与学生的愿望、需要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上达到和谐统一。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时代精神,追求高尚情操,养成良好品质,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3、坚持正确引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青年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全面发展、和谐的人。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一个人的知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人性、德性。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过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不再是教育过程的主宰者,不再是受教育者的对立面,教育者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我们应转变旧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积极正确的教育、引导,与他们平等地对话,真诚地交流,给他们思考、发挥、锻炼、创造的空间、权利和自由,在交流探讨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声明的:“老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们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三、行为的导向性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思想理论课教师尤其如此。思政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以厚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令学生信服,更要以儒雅良好的品行感染、影响学生。正如江泽民所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而且要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其智慧和潜能,注重形成其健全人格和个性为根本特征。因此我们要把知识经验、社会需要以及信息情况告诉他们,并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影响、感染他们,以便他们尽早尽快掌握了解这些信息,做好准备,适应社会,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引导学生做一个会学习的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方面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传授予学生,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要把学习理论课的方法与技巧传授予学生,使他们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学习的门径,打下厚实的理论知识根基。可以说,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楚而轻视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应当说,大学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而并非“专才”教育,是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个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是今后发展的起点和阶梯。如果基础知识不牢靠,就会缺乏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头重脚轻,就走不稳,将来的发展就会困难。

2、引导学生做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告诉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找到兴趣点和乐趣。同时要告诉他们,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最终就会走向成功。要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来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要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深入钻研,对自己的专业要有精深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对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相关学科和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只有这样,将来走向社会,才能有比较宽的适应面,成为受社会所欢迎的人才。

3、引导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光荣而又艰苦的工作,教学内容经常变化,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教学质量要求很高。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诲人不倦,淡泊名利,敬业奉献;在学习中,勤奋刻苦,接受新知,踏实认真,实事求是;在生活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信守诺言,品德高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者,心灵发展的疏导者,生活选择的参谋者,学生成才的指导者。唯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才能以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4]爱因斯坦.论教育[M].转引自叶芃.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N].光明日报,2005.5.26(8).

[5]叶湘虹,李建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平等与对话[J].思想政治教育2007.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理论课理论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政治攀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