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冶》中现代设计思想的解读

2011-08-15陈安云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匠人园林设计师

陈安云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园冶》中现代设计思想的解读

陈安云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2)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吸收传统的优秀设计思想,使之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之中。研究古典文献是吸收传统的优秀设计思想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对《园冶》的解读,可以看到很多超越时空的现代设计理念。

园冶;现代设计;设计思想

明代,程朱理学由盛而衰,启蒙思想和经世致用之实学破笼而出,再加之对外门户大开,明代成为中国设计史上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园冶》这本影响中外的园林著作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园冶》原名《园牧》,有经管构制之意,计成的好友曹无甫见到书稿后说:“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冶”原为铸造熔冶,引申为精心营造。虽然在明代有像文震亨等一些著名人士也提出了一些园林的设计思想,但是作为造园思想和技术水准的最高规范,还得首推计成的《园冶》。《园冶》全书分三卷,卷一是兴造论,有圆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卷二是栏杆;卷三是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内容。郑元勋在题词中,对《园冶》的评价为:“但变而通,通已有其本,则无传,终不如有传之足述,今日之‘国能’即他日之 ‘规矩’,安知不与《考工记》并为脍炙乎?”可见《园冶》在园林设计思想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一、《园冶》这本园林典籍在设计的意识形态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论述了设计师应具有艺术修养

1.以人为本

“从根本目的上,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物,”所以设计都是围绕人为中心而展开的,设计要考虑功能、机械、构造和经济等因素,但是宜人性是更加值得关注的,因为设计的最终目标还是改善人们的生活。而《园冶》这本著作中,多方面体现出对宜人性的重视,强调最终人是园的主人,园是服务于人的这个朴素的道理。

“所苦者,主人有丘壑矣,而意不能喻之工,工人能守,不能创,拘牵绳墨,以屈主人,不得不尽贬其丘壑以徇,岂不大可惜乎?此计无否之变化,从心不从法,为不可及,而更能指挥运斤,使玩者巧,滞者通,尤足快也。”——(《题词》)

译文:“所苦的是,主人胸有丘壑了,立意却不能表达出来,使工匠们领会;而工匠只能墨守成规,不能融会变通的创作,拘泥于成法定制,主人只好委屈求成,不得放弃自己的构想迁就他们,这岂不是太可惜了吗?而无否造园是融灵臆而变化于心,掌握规律而不拘于成法,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而且他更能现场指挥,有很高的实践技巧,能使顽劣的石头变得灵奇,使郁塞的空间疏通而流动,这是尤令人称快的。”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园冶》中还可以理解为以设计师为本,在元代的时候从事设计活动的都称为匠人,然而计成却看到了在造物的过程中,“匠人”不仅表现在一定的技术上,更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可以看出计成在当时已经看到了设计者本身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人”也就是园林设计者、设计师才能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使那些富有创意的想法在实际的创作中表现出来,同时只有设计师才能统领整个设计的流程,而只会简单的操作的“匠人”们是不能完成那些优秀的设计创作的。

2.设计师的艺术修养

一位合格的设计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计成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论述,如在《选石》篇中,对旧石的论述,就提到不必非得花大价钱买所谓的旧石,其实石头采出来以后,经过日晒雨淋之后必然会旧。在这断论述中就可以体会到设计师要懂得合理利用资源,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世之好事,慕闻虚名,钻求旧石……如别山有未开取者,择其透漏、青骨、坚质采之,未尝亚太湖也……凡石露风则旧,搜土则新,虽有土色,未几雨露,亦成旧矣。”——(卷三《选石》)

译文:“世上附庸风雅的人,徒慕虚名,索求旧石……假如别的山有未曾开采的,可选其透漏生奇,色青而质坚的采来,未必就比太湖石差……任何石头出土暴露在风雨中就旧,刚出土时就新,虽有土色,经过露湿雨淋,不用多久就成旧的了。”

二、《园冶》在设计形式上体现的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注重设计与大自然的融合、设计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征

1.与自然的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设计离不开环境这一概念,应当成为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作为人类一种重要创造活动的设计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外在环境中进行和展开的。”所以,设计师在开展设计活动时要首先想到设计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当设计与自然很好的融合时,不仅没有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还能使设计达到一种意境的升华,像弗兰克•赖特设计的著名的流水别墅就充满了对环境的重视。《园冶》中最著名的论述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妙地描述了造园的宗旨。

“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自序)

译文:“据这里的规模和地形地势,造园不仅是要叠石而增其高,并且要挖土而下使其深,令地上的乔木踞处在山腰,成上下参差之势;露出的屈曲树根间隙,可以嵌上石头,这样就俱有山水画的意境了。”

2.科学性、规范性—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设计中体现的科学性、规范性也就是要求使设计怎么样在一个合理的模式下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在这其中不仅体现美的因数,还有功能性上的要求。而在《园冶》中,计成关于这方面的最精辟的论断,也就是要“巧于因借,精于体宜”。书中分别对“因”和“借”作了详细的解释,“体宜因借”最终可以解释为“规划须因地制宜,构景要巧而得体。”在这其中充分体现出现代设计中所重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 ‘体’‘宜’,俞非匠人做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得求人,当要节用。‘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斯所谓‘巧而得体’者也。”——(卷一《兴造论》)

译文:“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更不是匠人所能为,亦非凭园主的主观意图就能实现,必须寻求主持者得人,才能事半功倍的建成。所谓“因”就是随地势的高下,依据地形的端方正值。有妨碍的树木可以砍掉些枝桠;有流动的泉水,则引起流注石上,游目皆景须“互相借资”,宜亭处建亭,宜榭处造榭;园径不妨偏僻而蜿蜒,意在曲折自然而致深,这就叫做‘精而合宜’。”

三、小结

《园冶》这本著作流传到日本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在还被日本学者奉为世界最古造园学名著,可见这本著作中体现出超前的设计思想。这本著作不仅保留了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思想,同时对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做事原则做了大量的论述,对当今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1]史仲文.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M].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5.

[2]章利国. 现代设计美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3]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

[4]计成. 园冶图说[M].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3.

[5]尹定邦.中国设计思想发展简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

[6]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陈安云,汉,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的历史与理论。

猜你喜欢

匠人园林设计师
方学斌:以匠人之心 著华彩金银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流动的壁画 匠人的传承
我是小小设计师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创意设计师
青年匠人
“神级”匠人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