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中西人物画营造空间的不同手法

2011-08-15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韩熙载人物画背景

陈 斌 (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浅谈传统中西人物画营造空间的不同手法

陈 斌 (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西方人物画空间意识的比较,了解到二者虽同属于平面造型艺术,目的同样是为了营造超越画面限制的更大的空间,但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哲学思想、绘画理论及审美趋向使得营造空间的意识产生差异,一个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的空间;一个则是客观的“象”的再现空间。

传统;中西人物画;空间意识

绘画艺术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自古就有的。南齐画家、画论家谢赫在其著名的画论《画品》中开篇便提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1来强调绘画艺术的政教及德教功能。中国绘画是如此,我们在翻看早期的西方绘画时同样能够看到统治阶级教化人们思想的影子。如此以来对人物题材的描绘便最能够反映“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同时,人是生命进化的最高产物,人体的美被看作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因此,人就成为造型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画便顺其自然的成为中西方绘画最早形成的画科。

一、无背景与有背景

传统人物画是在绘画中最早形成的画科。中国的人物画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算成熟,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并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及理论研究。传统的中国人物画受到绘画理论、哲学思想等的指导,以自己的绘画形式体现着自身的审美意境与空间关系。

我们在欣赏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卷》、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步辇图》以及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这些中国早期的人物画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这些画卷中表现多么复杂的故事情节或是描绘多少人物形象,画面却很少描绘背景,甚至是空无一物的。这就与我们先前所对比的中国戏剧又联系到了一起。传统戏剧没有舞台布景,却通过演员的表演给观众一个发挥想象的自由空间。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传统中国人物画同样采用了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空间的方式,通过画中人物的动态、神情以及故事情节来与欣赏者心中的联想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交融的目的。

中国画还讲求“虚实藏露”。在山水画中有以虚衬实之说,空白为虚、落墨为实。画家用云烟的空白来遮挡山体,使其有藏有露,藏得妙时不知山前山后有多深远;藏得好时能使画面产生无尽之感。人物画同样讲求这“虚实藏露”。背景虽空但却隐藏着无尽的意蕴,这便使画中的人物更显突出。盛唐时期的著名人物画家张萱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一幅最具代表性的画卷。该画的妙处就在于虽题为“游春”却不画春天的景象,画家用“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来突出主题。画中人物所穿的都是轻薄艳丽的春衫,在颜色处理上用桃红嫩绿来相互映衬,人物动态轻松自然,马匹的步伐轻柔矫健,使人们能够很自然的联想到春天的万物复苏、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整幅画卷背景虽空无一物但却将春的气息传递给每一个欣赏它的人,使人仿佛已经置身于春光和煦的自然空间中。这种表现手法足可见其耐人寻味之处。

传统中国人物画不设背景的名作还有很多,这种绘画形式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程式,以其独特的构图方式、审美趋向,体现着中国人物画的空间处理模式。

相比之下,西洋人物画必不可少的背景描绘则更显出它所描绘人物的逼真。那些尊崇严谨的科学与理性的西洋画家总是以对人和物描绘得真实程度为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通过对人物细致入微地研究以及在画面中的合理安排,再配以符合情节的环境描写,一个虚拟的空间就凸显于画面中了。西方早期人物画的背景大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缺乏对空间的表现,所以看上去如同舞台布景。

我们拿波提切利的《春》来和中国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做个对比。同样是表现春天,但是单从画面来看,两者就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一个有着丰富的背景作衬托,一个背景则空无一物;一幅是描绘着诗一般的神话意境,而一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场景描写。在《春》这幅画中,画家通过对花草树木的描写来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作为该画主题的几个人物又给人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仿佛他们是在通过舞蹈表达心中对这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西洋画家总是热衷于将画面描绘得更真实、更贴近自然,或许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是再现自然、再现生活。

二、连续性构图与瞬间表现

有这么一个故事:南唐的统治逐渐衰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后主李煜想任用原为北方人的韩熙载为相,但又对他放心不下,韩熙载深知官场的险恶,不愿出任此职位,便整日在家中以声色饮宴避之,李煜便派画家顾闳中潜入其家中观察。为了让李煜看起来方便明了,画家通过目识心记将看到的情形分段画在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的长卷上,随后呈给李煜。此图便是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

画家为了反映出韩熙载复杂的心理状态,便采用多场景描绘的方式,为了表现得更加具体、充分,画家用屏风等道具来分割画面,巧妙的表达了空间与时间变化的连续性。

全卷根据情节的变化共分为:听乐、观舞、休息、轻吹、送别五段。虽然每段都是一个独立的情节表现,但每个情节又都是相互连贯一体的。从韩熙载在五段中反复出现,我们可以看出这五个情节是在共同描写一个“夜宴”的场景,但又是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情节的表现。这种构图方式在整体的时间上突破了空间,但同时又在每个具体的情节上保留了特定的空间。画家为了在空间中使时间继续,而舍弃室内的四面墙壁,使我们感到故事情节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发生和流动。画中的空间与时间又是互为辩证关系的,画家将空间的突破是为了使时间继续,而时间的突破又是为了将空间统一。这种空间结构的处理办法,解决了二维平面中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使传统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更加成熟。

由于透视规则的限制,传统西方人物画,不可能同中国人物画那样选择用长卷的形式表现故事情节的连续性,而只能选择表现处在特定空间中某一时间点的情节瞬间。

传统西方人物画的题材多选择有积极意义的历史故事,这与传统中国人物画有着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在具体表现时,西方人物画不会像《韩熙载夜宴图》那样打破时空限制,连续交待故事的几个不同空间,而是只选择一个瞬间空间中的人物情节,将其人物形象、表情、动作、服装、道具、特定环境、气氛等等,进行真实深入地刻画。作品逼真再现历史故事的瞬间空间效果,以达到表现某个预先设定的主题。

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达维特在1784年创作了一幅油画《荷加斯兄弟的宣誓》。画家在这幅画中表现了荷加斯正送自己的三个儿子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那一刻。他左手握着三把剑,正准备分给他们,在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加斯也举起右手祝愿他的儿子们旗开得胜。画面右边正在为此而哀痛不已的几位女性只是作为陪衬。该作品是一幅典型的描写历史故事的传统西方油画,画家以透视法、明暗法等来表现瞬间的真实的空间。画家之所以选择故事中这一典型瞬间的空间,是因为这一瞬间情节最能突出该画的主题。

三、结语

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意象空间要求画家和欣赏者来共同营造。因为画家只提供他本人对空间所表现的有限的“象”和无限的“意”,只有欣赏者理解了这个“意”,才能产生联想,意象空间才能形成。而传统西方人物画再现的空间是直观的,欣赏者不需要联想就能感受到画面空间带来的真实性,这正是传统中西绘画空间意识的重要区别。

从中西方画家对人物及背景的处理方式来看,传统的中西方人物画一个是在简洁中求“美之意”,一个则是在充盈中求“美之真”。传统的中西人物画又以各自独有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意识,一个表现了在“静”中寓于“动”的美感;一个则是在“动”中表现一种定格的瞬间之美。

注释:

1.转引自《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p488.

陈斌,工作单位: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历:美术学硕士。

猜你喜欢

韩熙载人物画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