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山水画兴起时间和原因略论

2011-08-15王建华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大众文艺 2011年5期
关键词:宗白华士人庄园

王建华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中国山水画兴起时间和原因略论

王建华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主流,其兴起的时间和原因一直是争论的重点。其兴起时间可以追溯到顾恺之(公元345-406)所生活的东晋时代,兴起原因则与当时审美意识的觉醒、自然美的独立以及玄学的兴盛等有很大关系。

山水画;自然美;审美觉醒;玄学

山水画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对于它兴起的时间和原因,学界曾有过一番争执和讨论,在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不少美学家就曾对山水自然美予以了相当的关注。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对这一问题深感兴趣。

早在解放前的三十年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就曾发表过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一文中,宗先生认为:“中国山水画的开创人可以推到六朝、刘宋时画家宗炳与王微。”①山水画出现六朝这个时间段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其开创者却不是宗炳与王微,虽然二人是当时最有名的绘画理论家。有的学者则认为山水画的始祖是比宗炳和王微更早一些的顾恺之,其证据有二:一是顾写过《画云台山记》;二是顾的《洛神赋图》中有山水的摹画。而对中国山水画深有研究的学者陈传席则对这一说法予以了否定,他说:“其实《画云台山记》一文固然谈到了山水布局之类,但不能说明他最早画山水,也不能说明他的山水画得最好,至于《洛神赋图》被说为顾所作,在元代之前得任何著录中都不载,在顾诞生的一千多年中,没有根据说顾作过此图,所谓据说,实则根本无据。目前我们所见的《洛》图,最早见于清代《石渠宝笈初编》,距顾已一千四百余年,《石渠》作者是根据图上所谓赵孟、李衍、虞集等人的题跋和印章而定。但这一切经鉴定:‘均伪’(连乾隆皇帝都看出非顾之作)。‘身份证’是伪造的,身份必伪。”②据此,他接着推论道:“据《历代名画记》载:卫协、司马昭、戴逵、戴勃等人都画过山水。孙畅之《述画》云:‘《上林苑图》,协之迹最妙’。(戴勃)‘山水胜顾’。可见画山水不但有比顾早的画家,还有比顾画得好得画家。”③陈先生得出的结论是“山水画萌芽不始于顾恺之”,应该比他早,至于究竟在何时,陈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得定论。

在确定一个事物得起源的时,是会碰到很多的困难的,主要是相关材料的缺乏。鉴于没有最新材料的出现,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赞同陈传席的观点的,即中国山水画兴起的时间应该是在顾恺之(公元345-406)所生活的东晋时代,或者要更早一些。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不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和儒家一统的两汉时期,也不在繁盛发达的隋唐五代时期产生?

这其中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其深层而内在的自身发展逻辑。

宗白华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开篇即说“汉末魏晋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于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④这一句话经典之极,一语道天机。正是由于汉末魏晋时期的社会动乱和时代变迁,导致了黄老玄学的兴盛。一时间,其时其人大言老庄,热衷于清谈和品藻人物,游山乐水、隐逸山林蔚然成风。其时正始名士、竹林名士无不以隐逸为清高、以山林为乐土,热衷于谈山论水,以避时患。其结果便是“山水有清音”(左思《招隐》)的发现和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

在晋宋人看来,山水能使人“畅神”,使“人情开涤”“神超形越”(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文学”篇)。嵇康说:“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与山巨源绝交书》);王徽之道:“散怀山水,萧然忘羁”(《兰亭诗》);“游放山水,十有余年”的隐士孙绰亦言:“释域中之常态,畅超然之高情”(《游天台山赋》)。《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许多晋宋士人游赏山水的言行记事,如王子敬云:“从山阴到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言语》)。赏玩山水成为士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可见一斑。

晋宋隐逸之风的高涨,使大批隐逸之士徜徉于山水之间,“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陆云《逸民赋序》),以玄对山水,以超世俗,超功利的隐逸心态走向自然山水,在赏心悦目、适性快意之际,意识到了山水美的 客观存在,从而促进了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更何况魏晋时期本来就是个体意识觉醒和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

此外,其时庄园经济和江南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也直接激发了人们对山水审美的感知。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即认为“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促进了当时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⑤。西晋潘岳的《闲居赋》、谢灵运的《山居赋》都再现了一副完备的庄园经营的画面。这种独立性极强的经济生产方式给士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成为士人飘逸潇洒、逍遥自在的人生理想在庄园逸乐中部分实现的物质基础。而灵秀、优美的江南山水风光更使从东晋至南朝的大批南渡人士在“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的无奈中游山玩水、寄情养志。南梁吴均在《于朱元思书》中就记载了遍及江南的名山胜水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游于此,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一语道之,汉末魏晋社会动乱和时代纷争的现实境遇引发了其时士人思想上玄学之风和隐逸之风的高涨,故士人们便纷纷寄情山水,以避时患,此中国山水画兴起的社会政治原因。二者,其时庄园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自然山水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于是,自然山水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艺术地殿堂。三者,自然山水以其独特地审美特质和优美自然形式与时人独特的内心体验相通合。故山水画便在这时兴起了。

注释: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42.

②陈传席. 陈传席文集(卷1) [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66-67.

③陈传席. 陈传席文集(卷1) [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67.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8.

⑤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85.

猜你喜欢

宗白华士人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孙云朵和她的云朵庄园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动物庄园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印度KL庄园
论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观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