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几种方式
2011-08-15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文化艺术中心广东深圳518000
李 瑞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文化艺术中心 广东深圳 518000)
前言
舞蹈创作是对于生活的形象把握,不同于科学家对事物的认识活动。科学家的目的是直接地深入事物的本质中,抓住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科学地认识世界,必须尽可能地排除任何主管情感色彩。它是运用抽象的、概括的逻辑系统进行推导,将各种事物的内在本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汇集起来加以分析概括。舞蹈艺术则不然,它是抒情的艺术,充满人的情感色彩,寄托着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比较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它乃是通过另一种途径进入生活中的内在本质,寓理于情,以情动人。
本文对在舞蹈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通过具体描绘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从道理和事例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舞蹈艺术创作的命脉。“舞蹈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图画。舞蹈作品最大量、最经常表现的内容就是以各种不同思想、情感、性格的人以及他们的各种行动,是通过各种生动的人物的舞蹈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评价和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
一、舞蹈的切入点更重要的体现模仿的价值
在舞蹈作品中,舞蹈的情节与舞蹈人物是密不可分的。而舞蹈人物形象塑造始终是为了创作而进行,在舞蹈创作中,模仿是一种常用的舞蹈表达方式,也是我们练习、锻炼的一种常用手段。模仿在直观的舞台形象中,它是指动作节奏形象的起伏变化和主体形象的层次变化,类似于音乐中的“旋律”。在形象的生活内容中,动律决定与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矛盾关系的变化节奏,决定于人物内心情感发展和性格历史的变化过程。
模仿本身就是塑造人物的形象性,所以模仿始终是离不开捕捉人物日常生活的。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提炼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具有魅力的人物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观察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想所别人所想不到的东西。在模仿当中要了解塑造的人物形象的背景,从各个角度来审视。独特的视角属于那些善于观察生活的舞蹈编导,在近年众多舞蹈作品中,以舞蹈《幽默夕阳红》为例,该舞蹈作品的编导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物形象“老太太”,使之作品一炮走红,成为脍炙人口的舞蹈佳作。
“模仿是创新的开始”在《幽默夕阳红》当中,编导以皮影的动作特色为切入点,将皮影的特点提炼放到舞蹈动作中,生动而又活泼地刻画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反映出一幅老年人朝气腾腾地生活形态。更为巧妙的是,该演员均是由年过六旬,热爱舞蹈的老太太充当,一举一动都与老年人特有的体态相似。在舞蹈编导对演员的选择中没有选择年轻的舞蹈演员,而是以老年人本身作为演员来刻画舞蹈人物形象,无疑是对舞蹈作品更好的诠释。
由此可看出在模仿中编导不仅要有过人的独特视觉而且还要有巧妙的切入点,这些才是构成模仿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模仿是编导创作思路指向现实的重要途径;其次在舞蹈创作中,动作的模仿是编导对生活的情感感受,文学式感受转化为舞蹈创作的动作感受的契机。对于舞蹈编导来说,模仿本身就是学习。生活中构成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动作行为,包括表达人物感情的表情神态,也包括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模仿各种喜怒哀乐的动作表情,是创造具体人物在具体生活环境中喜怒哀乐的艺术形象的广泛生活依据。
所以模仿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同时也是人物塑造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方法和发式随时都会用到,这也是舞蹈艺术、深入传统所需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从广义上讲,通过观察模仿可以悟出舞蹈的各种现象和效应;从狭义上讲,通过观察模仿可以了解一部作品甚至于一个基本外部形态和特征。同时,不同深度、不同角度的观察模仿使编导通过外部形态透视其内在的规律,渐渐悟出塑造舞蹈人物的真谛。模仿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外形上的与众不同正是内在变化规律特殊性的形象表现,舞蹈家要观其形而知其律,然后循序渐进地全面掌握,逐步认识其形态、节奏、风格、情调。
二、从塑造人物的个性和性格出发来丰满人物的形象
在舞蹈人物塑造中,了解人物是塑造人物的前期工作。背景资料的收集需要编导去生入被塑造人物的生活中去,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为人和了解关于他的一些生活环境和习俗。这对将来刻画人物起着重要作用,了解的越详细、越清楚,同时也就对主人公就越有了解,了解的越多也就对人物的刻画就越有把握。仔细的研究和琢磨人物的一些个性与性格,也是对人物的一次新的认识,也给塑造人物提供了有代表性的素材。
个性和性格是可以丰满人物独特个性的,是典型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个性贯穿着人物的一生,影响着人物的一生。正是人物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虽曾见过一面,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目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平淡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在舞蹈《新时代的虎妞和祥子》中,编导是描述了一对结婚夫妇,在生活中“你争我逗”的一段,又滑稽又幽默的爱情故事。首先编导从两人的个性特点出发,抓住了老公是一个家中以“老婆为中心”但又有不服现状的角色,而女主角是一个“家中霸主”的形象角色。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婆经常以老公取乐为由,来挑逗自己的丈夫,并且还指示老公的一言一行。老公在无奈中服从老婆的挑逗,两人在“你争我逗”的情景下,加上活跃的“三弦”音乐,给整个舞蹈的增添了不少气氛。更大好处的是,他们在各自不同性格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个性特点出发,编创出符合自己人物特征规律的形象动作,例如在两人在争斗、打斗时动作都以很生活化的姿态,节奏都以快而小的特点进行上下进行起伏变化、进行上下左右的躲闪,从而与他们自己角色特点和行为特点相符合,在这同时也符合了他们夫妻之间情节、情感。最后因为这些动作、节奏特点从而促成了他们的人物个性特点的形成。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舞蹈动作来刻画两人的一些矛盾、分歧,用轻巧而又细微的“颤动”动作把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巧妙的连接起来。这样不仅体现了两人各自的个性特点,也加深、丰满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在这同时也更好的增添了观众观赏的趣味性。
所以在舞蹈人物塑造中,从人物的个性、性格出发可以丰满和提升人物的鲜活形象和增强人物角色的感染力。把人物最具个人特色、特点的素材加以理解和提炼,进行加工,这样就具有代表性,让人看了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因为个性是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性,是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和性格内容的独特的外在表现,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孕育而成的独特的思想和感情方式,独特的爱好和习惯的总和。它深入人的骨髓和血液,化为人的气质和禀赋,支配人的思想和言行,充溢在人的整个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中,使人物的感性活动,处处闪耀生命的内在意义,又处处表现出生命的独特性。
三、用“创作性想像”的方式来拟造人物的形象
舞蹈无论选择什么为对象,都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去表现,即使把特别的人物作为对象的时候也是这样。观察那个人物,了解那个人物的同时,接近那个人物,与那个人物结合为一个表现体。某一人物在那样的场合下会怎样做,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在那样的时候会怎样做,要思考怎样行动等问题,通过观察得出表现的体会。虽然说成为一个表现体,但是与你所模仿的那个人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因为你不可能完全地捕捉到那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如果是自己的话,这时应当怎样去动?必须要发动你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舞蹈家在塑造人物时,常常进行表现观察和创作性想像,碰到难以观察的情况时,多是依赖创作性的想像。动物与人类相比较而言,除了运动之外,人类在现实中还有: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幻想的事物(如恶魔、天使、等等);幻想世界中存在一些实际事物(如人类飞向月球等)当一些抽象的人物色彩出现时,就需要我们应用自己对事物理解去想象人物的一言一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不能仅仅依靠普通型的观察来进行艺术表现。通过创作性的想象来创作出超出想象的事物。同时设立与现实存在的事物同等程度的真实形象和性格。
这里所阐述的创造性想象一般都是在抽象的人物中而应用的。舞蹈是创作人体动态美的艺术,能够创作出无限的人体动态。那些动态绝不全是模仿而来的,均是创造出来的。绘画和雕塑称作造型艺术。舞蹈是动态艺术,是创作动作的艺术,它不仅反映自然的动态,而且也要汲取自然法则,随着创作者的想象自由的进行创作。舞蹈以人的思考为中心,具有个性的表现。音乐能够用乐音直接抒发作曲家的感情。抽象表现也能够用人体动作去直接表达舞蹈编导的感情。
例如,在我们要刻画一个“鬼”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就要去思考,“鬼”是让人看到就害怕和恐惧的。那么怎样的人物是鬼?而怎样的鬼才是人们所能认识到的鬼?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去体验时,就需要我们发挥自己对鬼这个人物的一些感受进行了解分析。当然我们人有本能的反映,就是去感觉,当感觉不足以表达对鬼的了解和认识时,我们就要对人物进行想象加工,想像怎么样的人物形象别人会认为是“鬼”,怎样的“鬼”是让观众看后会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去进行二次创作。所以在舞蹈艺术中创作性想像是十分重要的。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①。发挥想象力对舞蹈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想象是人脑中对表象进行加工的途径,是创造的过程。在舞蹈中许多动作是抽象概括的,学生不可能直接感知,这就需要借助边缘学科,通过音乐、动作联系平时的经验,借助想象去补充认识动态美,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肢体去表现,让舞蹈艺术活起来。善于想象的人才善于创造,同样善于想象的演员才能善于表演。
总的来讲创作想象是舞蹈创作的一种方式之一,也是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当我们面临着艺术中的抽象人物时,我们就不得不用创作想象这种方式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当然创作想象也是需要有根据的来想象创作的,不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是要根据人物的角色需要,要和人物的一些情感相吻合的。掌握了创作想象这个环节也会让我们的艺术作品富有神秘感,会让我们的艺术作品更有艺术价值,更值得让我们去品味和享受它。
四、人物形象塑造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性
人物塑造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图画。人物塑造在舞蹈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一部作品里不可能没有人物的存在;也不可能没有人物的支撑。作品的本身就是为了烘托人物而存在的。在情节舞蹈作品当中人物形象尤为重要,情节舞蹈一般都是有故事情节的,其中一个故事的展开往往牵扯到人物关系的变化。人物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瞬间提升舞蹈本身的观赏价值和观赏情趣,能让人感觉到真实的现实场面,能更好地抓住观众的观赏情趣,从而也突出了舞蹈艺术的真实性,相反如果一部舞蹈作品没有塑造出好的人物形象那么他就失去了它所要表现的价值。另外,一部作品人物的塑造的成功与否,也对作品的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人物刻画得不生动,不形象,表达的思路不明确都会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产生影响,不生动,不明确观众看的就没有兴趣。总之,人物形象会直接影响着舞蹈的创作水平,它与舞蹈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了舞蹈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明确了舞蹈人物形象与舞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舞蹈编导能更好地掌握整个作品的去向,有利于舞蹈编导能更好地捕捉到人物的特性,能更好地更深地抓住人物的形象,同时也可提高整部作品的艺术内涵,也提高了舞蹈本身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总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P38),所谓“外师造化”就是要懂得“任何物种的尺度”;而“中得心源”,则是人类“内在固有的尺度”。为了“外师造化”,我们必须深入生活,以客观现实为师,深刻地掌握客观现实的规律,按照客观现实本身的规律来反映客观现实。我们要写任何一种生活、任何一种人物、任何一种事物、都必须深刻地懂得它们熟悉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按照它们的“尺度”来写。因此,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写,事实上就是我们常谈的真实地反映生活。只有掌握了真实性,掌握了“任何事物的尺度”,我们才能把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恒变恒新的现实生活,即合乎规律又入情尽理地描绘出来,达到毫发毕现、形象逼真的地步。文艺创作是种精神劳动,当然离不开我们本人“内在固有的尺度”。庄子说: “绠短者不可以汲深”②,内在的尺度卑微渺小,你又如何能够希望他反映出外在事物宏伟深意的尺度呢? “行百里者必须具百里之粮,行千里者必须具千里之粮”[1](P40)。你只有一百里的粮食又怎么能妄想走一千里的路呢?因此,加强自身得主观修养,锻炼和培养自己为人的品质,实在是十分重要的。曹雪芹、莎士比亚、歌德这样一些文艺创作上的高峰,难道不是和他们同时是人类文化修养和精神修养的巨人,联系在一起的吗?
总结起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要深入生活,对周围现实有细致周密的观察和感觉,又要有内心的修养和高尚的情操,对人生具有炽烈的同情心,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和冲动,才会创作出好的舞蹈的作品,才会刻画出真实逼真的人物形象。
注释:
①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② 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内在的尺度卑微渺小,你又如何能够希望他反映出外在事物宏伟深意的尺度呢?
[1] 钱念孙.谭艺书•朱光潜卷 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海天出版社.2001年3月.
[2] 季羡林主编.美的规律——蒋孔阳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3] 赵志军.作为中国古代审美范畴的自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
[4] 孙美群.多角度把握全方位.中国期刊网.
[5] 逯伟.浅论舞剧中反面人物的塑造.中国期刊网.
[6] 佟欣婷.论舞蹈语言的运用和艺术表现方法.中国期刊网.
[7] 贺婷.努力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国期刊网.
[8] 王佳维.试论中国舞蹈编创的相象空白.中国期刊网.
[9] [法] 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5月.
[10] Isadora Duncan.Isadora Duncan’s Lecture on Dan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