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戏曲艺术的古典美

2011-08-15范淑敏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河北石家庄05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7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程式综合性

范淑敏 (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中国戏曲的发展源远流长,深厚的艺术传统是中国戏曲艺术生长发展的根基。最早的戏曲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又表现出它更强的综合性。它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戏剧形式。传统戏曲的审美观与戏曲艺术整体密切相连,它是戏曲表演中各种造型因素的统一体现。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理念,从客观上来说必须从传统出发,围绕着“起霸”、“一桌二椅”等戏曲程式,来论述戏曲艺术的程式性对戏曲舞台审美的影响。戏曲舞台审美的功能特征在于它的程式性应用。戏曲舞台大到门帘台帐,小到砌末道具都具有程式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传统戏曲程式性的应用美学原则。所以说中国戏曲艺术审美的发展,离不开戏曲表演其独特的程式性。

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文化,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是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融为一体,用节奏统一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其中,程式性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辉。

戏曲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形象的再现生活,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给人以美的召唤和斗争的力量。因此,戏曲社会地位的巩固和确立,尚有赖于对它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充分肯定。 舞台艺术的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与其他舞台艺术相类比,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尤为突出。音乐、舞蹈、表演、服装、脸谱、舞台装置、道具(砌末)、演出环境等共同营构出戏曲的综合之美,更为重要的是上述的戏曲元素为观演关系的互动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观演关系的互动性,也是不同于其他舞台艺术综合性的特征之一。我所要强调的是—--戏曲的这种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特点,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

其二,戏曲表演的虚拟性,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其通过变形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只是变形的方法和程度有所不同。中国戏曲的传统审美观念,强调”神形兼备”、”以形写神”,但更重视神似,即要求捕捉到对象的神韵和本质。在舞台上不是单纯的呈现模仿,而是经过对生活原型的提炼、夸张和美化,达到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审美境界。

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是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来反映生活,舞台的存在对于演出就是一种限制,如何利用舞台的空间和时间的问题。戏曲的解决办法是和观众达成一个默契:把舞台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当作不固定的﹑流动的空间和时间。舞台是死的,但是在戏曲的演出中,说它是那里,他就是那里。一个圆场,十万八千里;几声更鼓,夜尽天明.运用自由,富有弹性,这就是戏曲的虚拟手法的集中表现。

还有,戏曲的程式性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程式这个词有规范化的涵义。表演程式,是生活动作的规范化,使其赋予表演固定的或基本固定的格式。例如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等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戏曲服装和服饰也具有程式性,其多为明朝制式。因程式的存在,故有”宁穿破,不穿错”的说法。戏曲服装按颜色分等级、表气质、表风俗、表年龄,由高到低的颜色顺序为黄、红(紫)、兰、绿、黑。话剧一出戏是一套服装,而戏曲则是一套行头可以用于多出戏,有程式性使然。戏曲化妆的程式性,分为俊扮、性格化妆、情绪化妆(俗称变脸)等,贴片、翎子等也都有自己的程式规格标准。戏曲舞台布景、砌末的程式性,很多的场景是通过演员的表演中产生的。舞台作为演出场所,它是物质的;当演出开始到结束前,它又成了剧中人活动的场地,又成了审美对象,因而具有精神性。从演出场所到虚构世界,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化。戏曲不把舞台作为现实生活的复制品,不向观众隐瞒这是在演戏,公开承认是假的,”非假不真,非假不美”。戏曲强调虚拟动作。戏曲虚掉了对象,通过动作又暗示出来。虚拟动作不仅仅是交待对象是什么,而是写情、写人、写人的思想情感。

由于戏曲程式的技术性很强,一招一式都具有线条美、节奏美,要达到这种美的境界,就必须对演员进行严格训练,通过练功可以将普通人造就成为合格的戏曲演员。作为一名演员没有基本功不行,只有有了行当,有了基本功,然后才能进入角色的创造。这正如文学家驾驭语言一样,语言贫乏是不能创造丰富作品的。这是戏曲程式的美学价值的又一方面。程式是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摹仿、提炼出来的,并加以艺术化处理。阿甲在谈程式来源于广泛生活时说:”它不限于直接对人的摹仿和体验,它还要从古典舞蹈,从武术拳术,从演义小说,从壁画联想,从飞禽走兽,从书法图画等等材料中摹拟其形,摄取其神,作为自己的内容。龙骧虎步,鸟飞鱼潜,常常作为戏曲表演摹拟的对象,概括在程式之中。“总之,程式要依据生活逻辑,要依据戏曲艺术自身的逻辑,并使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处理而产生的。

程式对于戏曲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为了保持中国戏曲的特色,就应该保留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当然,程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然程式最初是来自戏曲艺人生动活泼的创造,那么为了表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生活内容需要,改造和丰富旧有的程式,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中国戏曲的古典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的精华。在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中国戏曲的审美理念有着清晰地认识。取其精华、舍其糟粕,让中国戏曲艺术之美在世界戏剧艺术的大舞台上,永远闪烁着独特的艺术光芒。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程式综合性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