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心理学的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初探

2011-08-15陈韵蕾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7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心理学规划

陈韵蕾 (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1.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城市建设而演变出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审美趣味和意识形态,虽然这期间不乏涌现出很多精品设计,但是一些不足与弊端也同时表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不具备审美价值,而且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接受和认同,成为城市设计规划中的败笔,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共艺术的总量尚且不足,不同城市不同区域比率失调严重。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主要代表,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很多城市的公共艺术规划还有待发展与提高。与国外很多国家相比,我国同等状态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程度明显较其他国家低,城市中心的公共艺术品数量很少,甚至有些社区和镇区根本没有能体现其地域性文化的高水平雕塑作品。

(2)公共艺术规划的艺术作品质量还有待加强,艺术规划形态还比较单一。城市公共艺术象征着一个城市现代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但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雕塑与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存在立意肤浅、表现单一、形式等同等问题。同时,艺术规划的题材不够多样,艺术水准不高。

(3)我国城市艺术规划的空间布局还不够完善,艺术作品布置不均,比如大多布置于城市中心广场及城镇中心,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的街道等公共绿地却比较匮乏。此外,公共艺术规划与环境不相协调,设计部门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所规划空间的空间环境分析和思考,导致微观尺度的艺术规划安置有误。

2.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方法与建设管理原则

首先,城市公共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其价值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文地理以及地域风情规划设计蓝图,公共艺术作品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从象征着该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主题方向来设定。其中在城市自然风貌和空间结构上要展示出公共艺术作品的特殊性,与城市空间结构相互协调,以突出城市景观规划为主要目的。

其次,要根据城市的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规划空间理念,采用城市公共艺术归类的方法,并调整结构做出相应的补缺。设立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方向,要求设计规划由局部补缺过度到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对不同的区域如商业区、居住区、广场公园、重工业区等不同城市功能区域做出不同的设计要求,合理进行分区指导监督管理。

3.生态心理学与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相互关系

城市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规划,其展示空间往往是以整个城市的开放空间做为大环境背景,而人们在欣赏时也不是以单个艺术品的形式进入到人的视觉系统中去的。因此,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跟随着人类的意志和愿望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环境体系。人类的主要心理状态与城市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工环境即城市的公共环境的设计如果隔绝了人与自然的接触,使人类的生态意识和心理状况受到压抑,则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心理问题。

因此,生态心理学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关系是一直存在的,他们互相约束彼此并且共同作用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此外,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建设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还要包含人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人们的生态心理意识其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结果是要倡导生态意识,建立自觉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促进人们的自身发展就要依靠设计者们合理的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进行高效的设计和管理,最终达到生态文明深入人心,而且为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行动。

4.生态心理学对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生态心理学在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为城市设计提供基础理论依据,还在各个环节引导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者们设计出适合城市风格和人文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的指导作用。

一方面,生态心理学所造成的人的生态本性使得人们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中的自然要素更加理解。如果要着眼于更为长远的人类命运,则还需从人类的生态本性对建筑及城市规划的认识来看,虽然环境和空间关系为人们理解社会城市中的特性和内涵,但是生态心理学所要揭示的却是更为内在和本质的精神生活层面,它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主旨内在和自然本性。然而人类如果不能很好的认识到本性的含义,则会导致盲目的对城市加压,使城市膨胀与和谐相违背,这就造成了生态心理学对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没有自然生态要素在外的空间不是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因此,要充分重视城市与人们开放空间的运用,最终是城市与人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来源于自然环境的激发,而生态心理学便是寻找设计的本源基础。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应当设置足够的生态自然属性空间,与人提供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并与建筑物,雕塑等公共艺术有机协调,根据人的生态心理要求建造公共艺术作品,让人们保持满足和舒畅的心理状态,恢复人的自然本真。所谓的引导性公共艺术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公共艺术与人对环境的生理本能反应所作出的设计,比如城市公园的座椅、小型雕塑建筑要满足各种人类的心理需求,基于生态心理学的引导性设计可以实现多人选择的机会,也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更多的城市心理居住要求。同时,从心理和生理等方面考虑的规划设计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关系,也有利于改善城市整体的精神面貌和城市风格,从而有利于生态的持续发展。

结语:

在当今不断发展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心理学已成为启发和引导其完善和前进的理论关键。目前我们对生态心理学的本质认识不够,因此要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伦理的角度审视城市整体规划理念,还有待逐渐的提高和进步,特别需要设计部门及有关人员对生态心理学很好的分析和利用,并系统全面的研究生态心理学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使之逐渐相融使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更加被人们所接受,从而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城市功能。

[1]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

[2]郭媛媛;从环境心理学看空间需求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潜在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3]王满.李蕾.公共艺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审思[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4]葛鲁嘉;心理环境论说——关于心理学对象环境的重新理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王宏;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心理学规划
规划设计作品
爆笑心理学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