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西方的现代主义景观
2011-08-15张丽娟蔡明明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张丽娟 蔡明明 (中国矿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
一、现代主义景观的概念
现代主义景观是一种分割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现代主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式。[1]现代主义景观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认为景观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既是形式,形式既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
二、现代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
1.与古典分离
托马斯•丘奇认为在现代主义这场战争中 ,只是形成一种风格的设计是失败的。并强调了对现代主义来说,某种经典的形式在概念上已不可用,没有人希望给别人留下以借用他人形式的印象。
埃克博第一部着作《景观为生活而建》中,他认为场地的特质决定了设计者所能采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他认为设计应该从最基本的层面着手,景观设计实则是为人们平日里活动提供场所的行为。同时,他也是以为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大师,他认为历史和传统在面对“现代”这个名词时应该提供鼓舞和一种含蓄的挑战,他们不应该被当作观念、细节、形式或布局的仓库。他经常从传统的沃土里吸取养料,比如,网格、重叠等。罗斯通过教学让他的学生将古典园林的空间结构抽象出来,并把其用于加利福尼亚当地的一处场地上。这表明了他以及他所带的学生的一种设计思维:以新的某种材料来打破和重构古典形式,并把其用于现代生活方式之中。有时在设计中不免遇到轴线问题,但也不是单纯强调,而是采用不完全对称布置的景物,或折线的边缘打破完全的对称,目的在于追求某种意义上不对称均衡。
2.景观的空间转变
现代主义设计是是贪穿渗透的空间构成,因为它由有序列、有明确边界的空间概念转变而成。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看来,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所认为的:“空间互相流动没有边界。”[2]对于设计者来讲,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因理智的不用太多的围合来扼杀它。因而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质则是传统的静态焦点的空间组织模式、在自然之中寻找和定义自由的景观空间。创造动态流动空间一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丹•克雷的设计在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上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他的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视为现代主义的。他认为,设计是生活的本身,对功能的追求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美是结果,不是目的,景观设计应当成为人类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
3.与环境相融合
当建筑受到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冲破传统的束缚,形成形式简洁、注重空间和功能的心建筑风格时,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形成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不再局限于园林本身 ,而是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哈佛三人组克雷、埃克博和罗斯在 1939年发表的《城市环境中的园林设计》中指出“设计明天的休闲环境必须:使园林与建筑融为一体、更加灵活、多用途、现代机械化的使用、社会化 ……”例如丘奇设计的“加州风格”的庭院,不仅成为室外的生活空间,而且使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有了一种新的衔接方式,建筑、庭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2]这也体现了丘奇的设计四个原则:统一性,就是把整个环境不论是建筑还是庭院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功能性,就是把普通家庭的需求和审美愿望在作为服务目的;简洁性,即不失美学又很经济;尺度感,就是让各个部分的关系都很融洽,包括物与人,或物与物之间。
4.为人的实用目的
现代主义景观为了能找到新的设计出发点,在经过了先验的古典主义和如画的自然风景园之后,现代主义先驱们最终找到了功能主义。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影响了一代人,当然罗斯也不例外,他认为对功能的思考会产生和发展出景观的形式。人的活动和体验会成为反映当代社会与生活的景观设计的第一指南,并常提倡设计结构的组成部分应在人在景观的活动中寻找,坚决杜绝一种强加的图案之内活动的设计。
在现代主义者看来,功能主义合理的精神,创造出了以人的游憩和体验为目的的景观的出现无疑避免了在感伤主义的自然式庭园和理想主义的规则式庭园之间的无端摇摆。他们坚信景观设计必须是与人的现实需求相一致的,景观必须是为人的。虽然这其中可能指向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是景观设计的终极关怀是创造为人使用的外部场所。现代主义者相信景观设计的职责在于解决现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相信景观设计来自于对和场地、朝向、功能安排、流线、空间序列、结构和技术等相关联的特有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处理,更为巧妙地创造更为实用的景观成为他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从古典园林对美的纯粹追求转向“问题陈述”(功能)的景观设计,那些曾经有着无上地位的美学原则的价值降低了,而注重社会的需求和人的体验则成为价值体系的基石。[1]
结语
面对当前不断更新的现代艺术形式与层出不穷的新的园林设计模式,片面地追求单纯的绿率或简单的三维绿视量已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因此应使设计能更多地吸纳现代艺术中独具个性的设计形态知识,把它付诸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并从设计风格学 (Style of Design)、设计形态学 (Morphology of Design)基础上进行视觉心理上的分析 ,提高景观设计的品质,追求园林设计语言的多元化、现代化,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风格。
[1]沈守云主编.现代景观设计思潮.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彼得•沃克,梅拉妮•西莫著王健,王向荣译.看不见的花园——探寻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