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时装 “New Look”系列的女性主义体现
2011-08-15张舒雅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张舒雅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他受压迫社会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的歧视。[1]
二战前的西方国家在历史和社会的双重影响下,女性一直被男性甚至是女性自己的奴隶思想所左右,被限定在家庭中处理不需要太多思考的琐碎事情。直到二战之后,迪奥品牌创始人CD(克里斯汀•迪奥,简称CD)在服装设计中融入了女性主义思想,并引导了之后女性主义在服装上的进一步发展。
一、二战期间女性服装特征及“New Look”的诞生
二战期间为了应战时男人的短缺,女性被沉重的工厂和家务劳作消磨,导致当时女性服装的实用和功能性,突出体现在宽松的直筒剪裁与裤装上,为的是让工作时行动方便,此外用垫肩做出夸张的肩部线条是希望能像男人一样强壮的自我安慰。[2]可以说是战争导致了女装功能化和男性化。战后初期军服式女装继续流行,但腰身开始变细,上衣下摆出现波浪,由于宽肩和下摆的外张也就更显得腰细。腰线意识的形成,为CD的“New Look”(新风貌)女性味的复活打下了伏笔,是女性主义在服装艺术上的开端。
CD在战后1947年2月12日的第一个高级时装展——“New Look” 系列将从花朵得到的灵感与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结合,通过服装的样式将女性身体的美感充分展现出来,使战时女性自我安慰的穿着方式转变成时尚和审美的全面需求。
二、“New Look”女性主义风格体现和影响
“New Look”系列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设计风格:圆裙长及小腿,采用黑色毛料加上细致的褶皱和修饰精巧的肩线,使急速收起的腰身与胸部曲线有着强烈对比效果,而加垫的臀部使整体形象更显丰满,展现给大众优雅华贵的视觉效果。
1.观念的换位
“New Look”时装造型与二战时期的时装风格是迥异的,它塑造了崭新的女性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觉效果,迎合了战后人们的审美需求,从单纯的实用向审美和享受转变。
CD毕生遵循的设计理念和美学价值是“妇女时装要回到它真正的功能上来,即弘扬女性的美。”而他所设计的“New Look”系列服装正是这一理念实践的开端。此系列同时具有浪漫女人味和摩登时代感。他用夸张的形式刻意设计能强化女性特征的半遮脸宽边帽和大摆长裙,尤其是极其狭窄的腰身,给了战后女性充分展现曲线美及重新包装自己的机会。这一行为是对二战时期压抑刻板的女性形象的颠覆及性别压迫的解放,充分调动了大众的审美和经济消费意识,并通过对观者感官的刺激来影响观众的心理活动中的消费需求。[3]这一系列服装树立了整个50年代的内敛高尚的优雅品味,将人们的注意力还原到对女性身体自身魅力的关注上,通过服装将女性的独特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借用女性视角和价值观念重新审视和揭示当时的社会现状,打破原有的审美和思想观念,使新的理念逐渐向人们的脑海中渗入。
2.风格的体现
“New Look”系列女装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造型而不是色彩的变化来强调女性的曲线美,将女性独特的魅力表现地淋漓尽致。CD在此系列的设计中不但注重运用造型和配饰的拼接等手段来展示和再现女性极具美感的身体,强调女性优美柔软的肩线,使束腰与大圆裙恢复到世纪初的模样,更重要的是能够把自己置身于女性所处的环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情感需要中,将女性的感受融入其设计思维中,从而将自身感受与对方情感相结合,对女性身体特征进行夸张,突出女性纤丽丰满的曲线特征、圆润柔和的高贵气质以及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材料的选用上CD采用的大量毛料织物材料,这种做法在女性主义艺术中始终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个人认为迪奥在设计时可能有意识地寻找某些未被使用的新材料或是不受“男性”艺术家重视的材料,无意识地表示了对“男性主义”艺术的反抗。此系列中一条裙子甚至用料多达22.75米,突出强调了女性身段的婀娜多姿,打破了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衣饰线条,同时也颠覆了二战期间的军服式潮流,并一改战后萧条颓丧的社会氛围,带来精神上的愉悦。CD的“New Look”系列服装在女性主义层面上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创作的材料范围,也为以后其他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3. “New Look”的影响
二战后的十年中,CD所设计的郁金香造型、“H”型、“Y型”、纺锤型、垂直型及“A”形线系列等,皆体现了他那种纤细华丽的风格,同时也是“New Look”系列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而它所折射出的文化意味和社会观念正是当时法国乃至世界的审美趋势,充分展示了战后的社会、政治潜在的观念价值等。
迪奥是为数不多的打破了女性服装对人身体局限的服装品牌之一,在二战后率先将女性身体曲线美完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将女性附属于男性和家居处事的工作生活理念摒弃,使女性地位得到从思想到行动上的提高。迪奥公司设计的这些具有突显身体曲线和青春美的女性服装不仅向大众展示了时尚和思想枷锁的打破等一系列美的涵义,更是通过模特穿着之后的形象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认同了迪奥服装的这种价值观,并暗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和审美方式。女性主义思想随着迪奥服装的进驻慢慢深入人心,为广大女性的解放同时也为迪奥服装的宣传与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注释:
[1]谭兢嫦,信春鹰:《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第 145页.
[2]王立辉:《作家杂志》,2011年5月,第246页.
[3]朱海燕:《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从电视广告看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角色》,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1期,第21卷.
[1][法]玛丽•法兰西波•西娜:《克里斯汀•迪奥》[M],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2]耿幼壮:《西方现代艺术流版书列:女性主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朱海燕:《视觉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展示——从电视广告看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角色》[N],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1期,第21卷.
[4]陈凤珍:《女性主义文艺美学透视》[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