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实验”成为中国原创动画的日常语言——动画艺术短片浅解

2011-08-15叶佑天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大众文艺 2011年17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动画艺术

叶佑天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无论我们接受还是拒绝,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年来,一种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视觉思维,继而并以强有力的姿态影响着中国动画教育体制的转变。当对这个似乎新鲜的事物冠以“动画艺术短片”之时,进入我们脑海的往往是类似《三个和尚》具有浓郁中国风味的水墨动画景象。

事实上,一直以来我们把这种所谓的美术片几乎当成了“动画艺术短片”的代名词。然而,确乎与现在的先锋的概念相差甚远。虽然中国的美术片曾在世界范围为动画做过不朽的贡献,在艺术性方面作出了不少的探索,但其艺术表现方面还显单一,哲理性方面也十分欠缺,且实验性与抽象性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极大的限制了中国动画创作者们的想象力和中国原创动画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动画艺术短片”应当从艺术意境结构、文化品格、视觉形式、艺术风格上找寻出路,不断“实验”出新的可以代表中国原创的动画。

一、思维形态的突破,优秀剧本的先锋“实验”

任何一类艺术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实验先锋“动画艺术短片”也不例外。用好的剧本表达事物的精神实质,并向人们传递文学和哲学理念,这是任何一门影视艺术的根本所在。而“动画艺术短片”在创作方向和选材类型上与动画长片和系列片是绝然不同的。虽然它们都是使用动画的语言形式表达作者的想法和创意,但是实验短片是“微型小说”,言简义丰,见微知著,可一叶落而知秋。在较短的时长内观众更希望在其中看到有创意和想法的剧情,所以一部“动画艺术短片”往往不是以常规的故事情节来取胜的,而是更倾向于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睿智表达,更倾向于作者的内心情感宣泄。

作为创作者在构思剧本的时候,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讲故事的能力,剧本的内容更为个人化,篇幅不长,镜头不多,剧情是创作者内心的追求与探索,是对社会现状和动画艺术的深思与表达。在剧情构思上,除了在内容方面考虑之外,还应该加入个人因素,带有创作者个性特点的短片,能将其艺术气质带入其中。譬如,奥斯卡获奖“动画艺术短片”《父与女》剧情干净简洁,通过女儿一生对在其儿时乘船离开的父亲的等待,用不多的镜头就深深表现出了父亲与女儿之间的温馨的浓浓亲情,用极其浓缩的情节勾勒了一个女人的一生,令观众感怀。这种剧情的成功在于创作者大胆的将内心深处缠绵的情怀引化为视觉感受,将自身对剧本的“感动”传递给受众,方引起共鸣。

“动画艺术短片”是比较个人的创作,也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在创作中创意(剧本)尤为重要,它是成就一部短片的基础。而题材则是创意的思想核心,不同的题材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和制作设计的方向。由于它自身具有时间短、艺术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创作时,就要寻找合适的艺术短片表现题材的内容。所以,优秀的剧本,深刻的剧情,感怀的故事是任何一部“动画艺术短片”的精神所在。我们只有在创作的时候,敢于突破的传统剧本套路,避免老生常谈的老路,方可使其在剧情的大胆“实验”上取胜。

二、视觉载体的革新,艺术形式的不断“实验”

好的剧情是短片中要体现的艺术家的理想、思想和感情,好的视觉技术形态是短片的外部表现手法、技巧和形象。动画艺术短片的技术形态是创作者对动画本性的认识和创作中积累的,并在制作中得到实践的动画制作经验和知识。技术形态是实现动画艺术短片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制作技术的创作者才能实现自己的创意,完成一部动画作品。一部动画艺术短片的视觉技术形态,需要创作者在深刻领悟剧情的同时,用最恰当的艺术形式的去“实验”与突破。

其实,在动画艺术家前辈的不断探索中发现了很多动画制作的技巧,而这些动画制作技巧形成了不同的动画表现形式,使动画艺术的视觉表象不断丰富。动画实验短片在视觉形式、动画的节奏语言和动画的表现手法可以不断的“实验”与探究。在表现形式上也寻找着,试验着新的空间与可能。动画的表现形式有手绘动画、剪纸动画、偶动画、真人摆拍实动画、三维技术动画等等。可以平涂,可以晕染,也可以擦拭,制造朦胧的效果,表现形式自由而开放。如奥斯卡获奖短片《温情摇椅》在视觉形态上,创作者用16000张单独地原画组成,用彩色铅笔画在冷冻的磨砂醋酸纤维片上,用丰富的色彩,以梦幻般的画面效果讲述一段温情的怀旧故事。这些探究在动画艺术短片的技术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匈牙利的沙动画大师弗兰克•库科(Ferenc Cako)自1973年开始尝试利用泥土、沙子等作为载体制作实验动画,并在其后的20年间赢得了多项电影奖项,他利用沙子现场制作动画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时至今日,“动画艺术短片”视觉形式上的探索是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和可能性,“动画艺术短片”要突破思维定势,挖掘深度,使社会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形成良性互动,创作者并其对形式进行不断的“实验”,使其成为一种日常惯性行为,找到表现主题的最适合方式才是中国原作动画的希望所在。

三、艺术风格的把握,多维度形态的整合“实验”

艺术风格是一部动画短片的视觉灵魂,具有风格的画面带有强烈作者电影的特点。艺术风格是动画艺术短片作品叙事的有利补充,适当的艺术风格可以增进动画艺术短片的叙事效果。艺术风格可以带给观众视觉欣赏的愉悦。整体艺术风格设计是创作者赋予整个片子的气质,是观众最终看到的画面风格样式,也是场景设计和造型设计的造型风格、色彩风格、场景处理、影调风格和画面质感等,是一种总体把握,诸多因素都包含其中。整体艺术风格设计是对一部片子画面风格样式的总体设定和最终呈现,是对场景设计和造型设计的统筹与规划,起到了统一风格的作用。

对于整体艺术风格设计,应注重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积累和培养,深入研究绘画、插话、平面设计、装饰艺术、摄影以及电影等相关的视觉艺术样式。从而在创作中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多维度整合形态,进行必要的探索与追问。在造型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设计、声音风格设计上才会达到和谐与统一。如动画艺术广告短片《Orange》的整体艺术风格设计,该画面以橙色为主要画面颜色,造型简洁而又生动活泼,将创作者所要诉求的剧情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同时又为平涂的漫插形式载体增色不少。

由此可见,对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多维度形态的整合“实验”是成就一部优秀“动画艺术短片”必不可少的条件。

无论如何,“动画艺术短片”作为中国原创动画的孵化器,在社会中建立起一个对于“实验”的认知和接受氛围,让更多的人知道“动画艺术短片”的存在,并给予其广泛“实验”的生存环境,使其变成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不自觉中普遍使用的日常语言,从而令中国的原作动画迎来有又一个春天。

[1] 杨晓林.主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 薛燕平.著.《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 流派 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 袁玉琴.谢柏梁著.《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4] 齐骥.著.《动画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 郝一匡.著.《好莱坞大师谈艺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动画艺术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我的动画梦
纸的艺术
我是动画迷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