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与乐的珠联璧合——论钢琴教学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2011-08-15章晓丰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大众文艺 2011年17期
关键词:乐谱作曲家乐曲

章晓丰 (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随着世界钢琴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技术性乐曲已经开始逐渐失去观众。所以只是照着乐谱上的表情记号来演奏或者单一的依靠着乐句是上行就渐强、下行就渐弱来划分乐段已经开始不能再满足听众的需求。“音乐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力作为一种能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1学生不是演奏家,舞台经验相对匮乏,人生阅历不足。所以大多数时间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板一眼地重复着教师的音乐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依赖心理,从而缺乏创新意识。这对于他们以后的教学或者工作会产生很大的阻碍。故此,笔者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方法,希望能对钢琴教学中的素质培养有些许帮助。

一、缓解情绪,独立思维

很多学生上课时,由于紧张,精力不能集中,达不到教师要求的效果,就更不用提乐感了。所以笔者在上课时从不会坐在学生旁边。学生因为看不到我,他们紧张的情绪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会较轻松的进入我需要的状态。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良好的备课为前提。我的建议是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演奏,因为这样会打断学生的思绪。也不要主动告知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因为这样会养成学生的依赖意识。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最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让学生充实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培养自己独立的音乐思维和想法。为他们以后的教学和演奏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二、学习态度,积极向上

赵晓生教授曾说过:“乐谱是作曲家留给人类的公开信,乐谱上记载着作曲家希望传递给他人的全部信息。”初识乐谱的时候轻易不要把音符和音乐性分开。因为分开去练会打乱整体的音乐效果,从而走进只有音符没有音乐的误区,而且会放慢学习的进度。开始弹奏前可以先唱谱子,查阅作品的背景,翻译乐谱上的表情记号和外文注释。并在上面记录需要注意的问题,标明难点的部分提醒自己多练习。要习惯在乐谱上记录弹奏时的心理变化,为以后的艺术加工做铺垫。严谨的态度同样也会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以后面对更大的钢琴作品时也能够做到闲庭信步般的轻松。

三、灵感所至,声乐统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撑再好的音乐感也不能发挥出来。钢琴教学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把声音技术、技巧的训练与音乐情感、素养相结合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真正使‘声’与‘乐’能够得到和谐统一。”2演奏者不是机器,演奏者每一遍演奏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灵感。所以怎么样去抓住这种感觉并很好地融入演奏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在练琴的时候不可能一直都集中精力,总会有分心的时候。人们都说钢琴可以开发大脑,那是因为演奏的时候需要同时区分开两只手两只脚还有眼睛和耳朵,有的时候嘴巴还要唱谱子,正因为要同时控制那么多的肢体和器官,所以才会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分心是因为脑子里总会想很多的与演奏无关的东西,出现很多的画面和场景,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为演奏时的背景做一个铺垫的。好莱坞的每一部大制作的电影都会请洛杉矶爱乐乐团来参与背景音乐的演奏,所以在看大场面电影的时候听到的那些让人心血澎湃的音乐会是一种享受;相反,宫崎骏大师的电影都会请久石让大师来写配曲,让人听了后会感觉置身于电影所表达的场面中。那为什么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不能利用我们分心的时候想到的东西呢?用自己演奏的音乐来为自己编排的场景配曲,不是也很好吗?试想在演奏浪漫派乐曲之时,想象一下倒影着月光的海浪和沙滩,和风轻拂脸庞,带着这种心情去演奏的乐曲应该会更加柔、动听吧!但是这种方法也需要锻炼,首先必须要熟练演奏作品。其次,再逐渐地设计符合乐曲风格的场景,最后融合于一体。掌握此方法后,可以培养演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演奏技术更进一步,达到新的境界。

四、演奏作品,博览群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行万里里,读万卷书”。演奏作品需要研究很多的资料和史书,因为每一个作曲家背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不会相同。要演奏这个作曲家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作曲家的想法。通过历史书籍或者影音资料的描述得到一定的了解,然后在练习中细细品味那些细节上的描写,最后得到一个比较真实的感受,从而为以后的演奏打下良好的灵感基础。同样环境的因素也会影响他们的创作。譬如,古典作品中的莫扎特,其早期作品具有孩子般的天真和对生活的无限向往,所以是活泼的,因为那时作为音乐神童的他受到很大人的欣赏和尊敬。音色的要求是要有颗粒型,跑动中干净利落,照着乐谱上的表情记号来演奏或者单一的依靠着乐句是上行就渐强下行就渐弱来划分乐段就可以比较完整的演奏。在跳音中加入一些感情处理就可以得到孩子般的撒娇或者调皮。但是他的后期作品就像是川剧中的变脸一样。因为随着身体的逐渐恶化和生活的日益艰难,莫扎特已经开始不再拥有平衡的心态,变得有点神经质。所以在演奏这种作品的时候要开始加入气口(分句),模仿叹息的声音。再比如浪漫派的代表人物肖邦。他的作品旋律优美,让人听了以后会久久回味。但是真的只有抒情吗?玫瑰花丛中的枪炮,这是世人对肖邦作品的评价。为什么?因为不仅有抒情,还有那隐隐的抗争。所以要理解作曲家的风格,首先要理解作曲家写作时的心态。纵然我们不能百分百地还原真实,但是最少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接近那些真实。演奏一首和创作背景相符合的曲子这也是对作曲家的尊重,同样也是对钢琴艺术的尊重。

综上所述,对音乐素质的培养其实不难,关键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应杜绝快、错、乱的马虎现象,要养成细致、准确的好习惯,理解乐谱背后所蕴藏的内涵。从初期的识谱开始就严格的要求自己,展开创作思维,结合理论和实际,融入对乐曲的理解中去,在尊重原曲背景的前提下为乐曲赋予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

注释:

1.陆小玲,赵晓爱.音乐素养与人的整体发展[D].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2.王小蓉.“声”与“乐”的辩证关系[J].南平师范学院2005(03).

[1]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德]尤尔根•罗茨.弗雷德里克•肖邦.宁瑛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4][英]约翰•罗瑟里.莫扎特传.王朝元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美]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走向音乐教育的改革[M],音乐教育的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3.

[6]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乐谱作曲家乐曲
始乱
山之高
小小作曲家
是你一直想着我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乐谱:放飞梦想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