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运用
2011-08-15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00
丁 岩 (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湖北荆州 434000)
手风琴是一种西洋乐器,该乐器体积小,便于携带,音色优美,常用于歌唱及舞蹈的伴奏,也可独奏或与乐队形成协奏,其音色刚中有柔,音色丰富多变,浑厚张驰的和声效果更可以与大乐队相媲美。在俄罗斯,巴杨手风琴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广为流传;在阿根廷,手风琴是探戈舞曲的最佳演奏乐器。在法国,Musette(缪赛特)成了手风琴舞曲音乐的仪名词,由此可见它是一件深受大众喜爱的乐器。不但能够以独奏、重奏、合奏的形式来表演出西洋风格的探戈、波尔卡、爵士乐等乐曲,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精品,也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如此手风琴用来为歌曲伴奏,也同样表现出非凡的魅力。此外,手风琴型号颇多,这就为广大赏提供了便利的选择机会。
据史料记载,手风琴乐器于1926年传入我国,追本溯源,它的祖先却在中国——1777年,阿莫依特神父将中国民族乐器“笙”的活簧原理传入欧洲,从此世界上开始生产早期的管风琴。1822年,德国人布施麦(Buschman)发明了手提式“簧风琴”,叫“汉德林”,这是最早的手风琴。1829年,奥地利德米安(Damian)在“汉德林”上增添了伴奏用的左手键钮,正式起名为“手风琴”(Accordion)。1880年出现了右手与钢琴键盘相同的键盘式手风琴。现在世界上手风琴主要有两种:“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
风箱是手风琴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演奏出的声音效果是否好听,直接取决于风箱的运用。风箱运用的基本轨迹以自然为好,一般不使用反扇形,用最平稳的力量使风箱流畅,平稳运行,并有适合的力度。要学会正确地划分风箱,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则:(1)要根据作品需要规划风箱的推拉方向;(2)连线内不要换风箱;(3)长音处不能换风箱;(4)要根据琴的耗风量来设定。
手风琴抖风箱分为二抖、三抖、四抖、五抖风箱,在这里我们简要论述常用的几种抖风箱的技巧。
所谓抖风箱就是在短距离内风箱不断快速往返开折风箱,如果风箱的用力方向不正确,首先是费力,左臂极易疲劳使演奏无法进行下去,其次是达不到所要求的“快速”和“稳定”。正确的方法是左臂向风箱左前方用力,实践证明这是最省力、最有效果的一种方法。抖风箱时,左臂的肘部要靠近肋部不能上翘,否则极易引起左臂的紧张和疲劳,小臂要放松,把从肩部发的力送向风箱的左前方。风箱开启与关闭时,紧闭琴体的前下角,只开启贴靠胸部的内上角、内下角与外部的前上角。开启风箱的三个角,增加了风箱开关的自由度,在只有一个力点支撑的情况下,不但能使发音灵敏、轻松,而且还能较易地控制风箱的开启度。
抖风箱演奏是演奏者全身各个相关部位协调有序的有机配合。抖风箱需要五个力点的配合运用,一是右手按键的按力,左腿向上支撑琴体的托力,左手按键的按力,左臂开、关风箱的拉、推力,风箱单角依托的支撑力,因而掌握好抖风箱的技巧需要五个力及力点的密切配合。这五个力中左手的负担最重,一要担负左手的按键,二要担负风箱开关因此左手在掌握风箱左前方用力的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还要注意惯性和反作用力的运用。如果风箱快速的开关同样用力的话,一是容易疲劳,二是演奏笨拙,三是无法达到快速的要求。
第一,二抖风箱的运用。
二抖风箱是抖风箱中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它的的第一个音出风箱,第二个音按原样返回。要注意出风箱时,风箱的上半部尽量要保持关闭,回风箱时要把所剩的气全部用完,这样才能使声音更加饱满。在《我为祖国守大桥》中,运用抖风箱来模仿火车开动和汽笛的声音,充分地表现了音乐特色和风格。
第二,三抖风箱的运用
三抖风箱是建立在二抖风箱的基础上,它的第一个音是出风箱,第二个音按原样回风箱,第三个音风箱上半部关上。三抖风箱主要强调慢练,不要着急,音的时值要平均,在听觉上也要有平均的效果,第一个音出风箱,演奏时不抬手指。在《乌克兰主题变奏曲》中,最后一个变奏就是运用到了三抖风箱,表现了作品热情奔放的场面。
第三,四抖风箱的运用
四抖风箱是在三抖风箱的变化而来的,前三个音的方法与之前的都一样,主要是第四个音是出风箱。四抖风箱运用要平整,风箱不能向后扯,要向侧前方用力,力量在手腕上,这样听起来音响效果上会松弛一点。它的要点是触键时手指随着每组音完而抬指,随下组音的出现再触键,第一个音和第四个音都是出风箱。
第四,五抖风箱的运用
再了解了前面的几种抖风箱的方法后,五抖风箱看起来就简单多了.首先第一个音还是出风箱,第二个音回来,演奏第三个音时风箱的上半部的里侧要合上,第四个音风箱上半部的外侧合上,第五个音出风箱。在李未明作品《归》中就有五抖风箱,它模仿了民间锣鼓的节奏,体现了欢乐的场面。
本文前面已经提到,手风琴是一种“舶来”乐器,但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却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下,手风琴在中国的发展及普及似乎在走向低迷,但对于成熟乐器的演奏探讨、作品分析或未来构思仍是应该进行保持,建国以来,手风琴界涌现出很多著名作曲家、演奏家、理论家,如李未明先生、李遇秋等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经典优秀手风琴作品;王朝刚先生在手风琴演奏心理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从心理层面去指导、引导孩子们学琴、练琴。为了使手风琴在中国能再次的、积极的发展,除去其他因素,留给我们的思考及努力应该是无尽的。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 孙济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 申波.中国手风琴创作轨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3).
[4] 陈一鸣.手风琴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