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休拉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解读
2011-08-15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
张 霞(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4)
《恋爱中的女人》一直被推崇为劳伦斯的最经典的作品,劳伦斯本人也认为《恋爱中的女人》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劳伦斯创作生涯的最高成就,反映了广阔的社会主题。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认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即恋爱中的女人— 厄休拉。在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上,厄休拉执著的选择了尊重个体的权利,坚决反对伯金的男权至上的婚姻观,也有力的反驳了父亲的父权压制。她的生活选择显示了她追求男女平等地位,要求建立和谐两性关系的美好愿望,并最终建立了与伯金的满意婚姻。同时,厄休拉不仅懂得如何尊重个人,还懂得维护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地位与权利。对自然界的热爱,对受虐动物的怜惜,对受压迫工人们的同情,都表明厄休拉是一位生态女性主义者形象。
一、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最早是1972年由弗朗西瓦 (Francoise d’Eaubonne) 创造的字眼,而最早从事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的要到1978年的玛丽·德里(Mary Daly)。虽然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远远迟于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但是小说中反映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并集中体现在厄休拉身上,小说中厄休拉对于女性和生态的积极态度正与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相吻合。生态女性主义是建立在现代的生态环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女性主义者关注的是生态的恶化,女性在男权社会的从属地位,少数民族的被统治地位,即凯伦·瓦伦(Karen Warren)所说的“上下”关系,从属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者揭露,反对并力求消灭性别主义或“男权至尊”的父权制,维护女性的地位,要求消灭男女对立的关系而建立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同时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的对立关系,控诉人类对自然的不加限制的开发开采,对生物种群的消灭性的威胁,反对以人为中心的旧传统,要求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关系。人类应尊重自然,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建立与自然的共存共息的关系。正如凯伦·瓦伦在她的专著《生态女性主义哲学》中所言:“关心他者就是与他者共存——主动地去听,去学——”(Warren 2002)。
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恰恰反映了女主人公厄休拉的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活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劳伦斯的观点。小说中的厄休拉身上有着劳伦斯本人的影子,也正是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为他刻画出一位生态女性主义形象奠定了基调。
二、厄休拉的两性平等观
《恋爱中的女人》整个反映了厄休拉追求自由的独立性格及她追求平等婚姻的曲折历程。出身于一般家庭,受过高等教育的厄休拉,对当时社会的男权统治极为不满,这种不满表现在她对工作和婚姻的选择上。在小说中厄休拉与伯金的相遇相知是厄休拉为维护女性独立平等地位斗争的过程。她尊重伯金的选择和意愿,但坚持自我的尊严,从而建立起“星河平衡"的两性关系,建立起理想和谐的婚姻关系。
《恋爱中的女人》表现了厄休拉反对压制,特别是反对父权统治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者总结道,至少在西方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于男性,这决定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及女性的从属地位,因此,他们认为女性必须起来反对这种男权至上的观点,建立平等基础上的两性关系。厄休拉多次大声疾呼,与伯金争辩,表现了厄休拉维护女性权利,反对男权制压迫的勇气和决心。小说中第十三章中,厄休拉应伯金的邀请独自来到他的住处,这是两人相识后的第一次真正的围绕爱情的谈判。伯金同家中的公猫一样,坚持他作为男性的至高无上,甚至对女性的欺压和控制。伯金唆使并鼓励公猫欺凌母猫,当它高翘着尾巴,竖起皮毛,将利爪抓向母猫的脸显示它的雄姿的时候,伯金是万分得意和情绪激昂的;相反,厄休拉似受到了侮辱,她无法忍受这种貌似自然法规的男权至上的暴行,更无法忍受伯金这种赤裸裸的自以为是的男权的挑战。厄休拉不为他的这种气势所吓倒,这种“虚假的男性的优越感”(劳伦斯 175),因为她坚持女性的平等权利,她要为女性说话。她在唇枪舌战中和伯金力搏着,并争取到了伯金的初步认可,使他承认男女“不是相会和相混——而是一种平衡,只有两个人纯粹的平衡——就像恒星之间的平衡”(劳伦斯173)。“每个人都必须与另一个人终生结合。但这并不是没有了自我——它是在神秘的平衡与完整中保存自我——就像一颗星与另一颗星的平衡”(劳伦斯179)。建立没有男权至上的男女平等的两性关系是生态女性主义者所主张的理想的人际关系的体现,厄休拉正是这种关系的捍卫者和身体力行者。
厄休拉不畏惧于任何的男权至上,她自始至终的与之搏斗,争取女性的独立的选择。第十九章“月亮”集中了厄休拉与伯金及与她父亲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月光皎洁的树林中伯金与厄休拉不期而遇,两人都为月亮白炙的光所困扰,但意义却又不同。象征女性的月亮的光芒投入到湖水中圆润的影子似乎触怒了伯金男人的尊严,他用石块投掷它试图打破它的脸,这种征服是失败的,因为水中月总又回到它灿烂的原形。路过的厄休拉看穿了他的意图,厄休拉正面伯金,揭露他骨子里的男权意识:“你是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劳伦斯299)。厄休拉追求的是男女双方的平等互爱和对彼此的尊敬,而不是让步或对对方的完全占有即要求对方的完全的牺牲,而是在保持自我基础上的相互依存。平静的厄休拉是温柔娴静的,斗争中的她更是可爱的。如小说中描述,她像宝石一样坚硬,自我完善,灿烂而无懈可击,她很自由,幸福,沉着而洒脱。伯金也不得不为她所说服和折服。最终伯金放弃他的男权至上的意识,两人同去他乡。厄休拉与伯金建立起理想的男女关系,验证了厄休拉保持自我同时尊敬他者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
三、厄休拉的生态观
厄休拉不仅反对传统的男权统治,用行动争取女性作为独立个体所应得的权利,与伯金建立起和谐的“平衡天体”的男女理想关系,而且她同现代的生态女性主义者一样反对以人为中心的观点。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宇宙间所有的生物都有生存发展的平等权利,人类只是所有生物中的一种,完全没有特权去控制利用甚至奴役其他的生物。在过去的时间里,正是人类的这种自我在上的高傲带给其他生物的破坏,甚至消亡。生态女性主义者主张应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关系,人类应尊重自然,接受他者才会避免对自然无节制的破坏,从而避免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厄休拉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表现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支持她做为生态女性主义形象的结论。
在被工业化污染的现代社会里,厄休拉保持着她的一份对自然的纯洁的热爱,尊敬与保护。任何对自然界生物的人为的控制都会激起她的愤怒。小说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第九章“煤灰”,其中,厄休拉与古德伦穿越铁路时,恰遇铿锵作响的运煤车驶过,两人驻足并目睹了高傲的矿主杰拉德骑在一匹阿拉伯母马上。他不仅没有下马躲过令这可怜的生物惊吓不已的机器,而是迫使它迎面缓缓而来的现代产物,并用马刺刺它流血。见到鲜血的古德伦几乎晕过去,杰拉德却趾高气扬,为自己对着动物的驾驭沾沾自喜。对其它生物的虐待是厄休拉所不能忍受的,因为她相信“它也是个活生生的东西”,“马也是有灵性的,他为何要这样?当他欺负一头比他自己敏感十倍的牲口的时候,他是不是觉得他很了不起啊?(劳伦斯131)在以后提到此事,厄休拉振奋的言辞,为自然界的生物说话,控诉人类对其它生物的不公平待遇。“它是一个活着的生物,为什么它要根据你的选择去承受任何东西?它拥有自己的生命,就像你拥有你的生命一样”(劳伦斯162)。人没有权利侵犯其它生命的感情。
厄休拉真正体现了一位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维护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承认它们的个体意义,人类没有权利去剥削,压榨它们。这种认为人类超于万灵之上,万灵为人类服务的想法是错误的。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就要改变自己,去接纳万物并平等待之。
四、结论
《恋爱中的女人》向读者展现了厄休拉一位生态女性主义者的形象,并借以表达了劳伦斯对建立和谐的男女两性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思考。厄休拉是一位温柔而又不失刚毅的现代女性,她不屈不挠的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生活,而勇敢的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婚姻。她同伯金之间建立的互相尊重异同的“星体平衡”关系代表了劳伦斯对男女关系的理解,就是使他们能够接受彼此的不同,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同时厄休拉又是一位主张生态保护的倡导者,她痛斥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的蔑视和对他们的奴役,并且主张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尊重异同的关系。尽管劳伦斯的年代与现代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出现与发展的时代相去很远,也足见劳伦斯未受任何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反映的建立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恰与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相契合,这也证明了《恋爱中的女人》及劳伦斯的伟大之处。本文正是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再认识劳伦斯和《恋爱中的女人》,为新时期进一步认识劳伦斯及他的其它作品给以启发。
[1]Devine,Maureen.Women and Nature: Literary Reconceptualizations[M].NY: The Scarecrow Press,Inc.,1992.
[2]Gaard,Greta& Patrick D.Murphy,ed..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Theory,Interpretation,Pedagogy [C].Chicago: U.of Illinois P,1998.
[3]Huxley,Aldous.Letters [M].Harmondsworth: Penguin,1950.
[4]Lawrence,D.H.Women in Love[M].Wa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t,1992.
[5]Moore,Harry T.The Priest of Love: A Life of D·H·Lawrence [M].Rev.ed.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1974.
[6]Warren,Karen J.Ecofeminist Philosophy: 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 [M].Totowa: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0.
[7]---,ed.Ecological Feminism (Environmental Philosophies) [C].London: Routledge,1994.
[8]高万隆,王建琦(译).劳伦斯的生活[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4。
[9]王慧君,王慧玲(译).恋爱中的女人[M].劳伦斯·D·H著.奎屯:以犁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