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2011-08-15张强基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重庆401331

大众文艺 2011年13期
关键词:画法水彩画水彩

张强基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浅谈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张强基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 401331)

水彩画以传入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水是彩的载体,所以水彩画易给人水的感觉,又给人色彩的感觉。其作画时通过不同的技法表达出水彩画的意境和传达出画家的内心的感触。水彩画妙在自然,艺术源于自然,水彩画可以把自然体现得淋漓尽致。当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探索与扩展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是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水彩;虚实;技法;艺术表现

水彩画是西方绘画当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水彩画经历了不同时期开始慢慢传入中国。经过了一百多年来艺术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渐渐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形成了既具有西方传统的理性的写实手法,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水性颜料作画,又具有一种抒情性语言,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独立画种。

水彩画之所以给人一种既有水的感觉,又给人色彩的感觉。是因为水彩画的作画步骤当中水和彩是不分离的。它以共独特的工具、材料、表现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水彩画的艺术语言有很多元素组成,包括所表达物象颜色、作画用水、材料、整体造型、画面意境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等元素。

一、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水彩画基本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干画法一种是湿画法。所谓之干画法是一种涂层的方法,一层一层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也称多层画法。这样可以使水彩画清新自然,充分细致。著名的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就多用此方法作水彩画,用他细致的笔法画出了水彩画的一种微妙,同时传达出画家思想情怀。给人以厚重、沉着、实在的震撼。湿化法在它的作画步骤上就和干画法大不相同,而是把画纸淋湿并且颜色上也要加充足的水来作画,这样会体现出一种水色淋漓、滋润酣畅的特点。在我国绘画大师吴冠中就常用湿画法作画,他作画时,尽情渲染,一气呵成。画面水淋淋、意切切、虚虚实实、虚实相生,时时散发着意犹未尽,烟雨朦胧的东方神韵。用诗化的语言,用水彩的湿画法来表现东方的美景,以水作魂,用水的渗化,水的涌吻,水的交融,将水色涵弘的东方推向了富于诗意的高雅境地,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用水彩的湿画法创作有难度,用它来表现人物形象则更不简单。它需要有功力,需要把比例尺度,肤色结构融化在优美的水色旋律之中,因此,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了偶然性。水彩画《圣乐》取材于中国云南丽江纳西的古乐会。画面上两位仙风道骨的老人,用最古老的民族器乐,演奏出来自“古代,来自玄真的天籁之音”。王肇民先生曾说:“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总结了水彩画特点。水彩画湿画法中对水的应用是很讲究的,也是很难把握的,要想画好水彩画首先要控制好对水的量度和空间当中虚实的处理。水彩画还有些别的画法,比如刀刮法,侵蚀法、拓印法、丙烯做底法等等。

二、水彩画的艺术表现

1.水和色彩

艺术源于人类,人是离不开水的,水是大地的载体,蕴含博爱美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连谦下之德也。”水彩画给人“水”的感觉,非常流畅和透明,同时也给人一种 “色彩”的美感。所以,水彩画的基本要素不仅有水而且有色彩。用色彩时要对物象的造型明暗多多考虑。色彩是一位画家抒发感情、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也是作者与大众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因此,熟悉色彩规律是关键的。第一,水彩颜色在作画上有透明色和不透明色。增加一层色,色彩明度就会相应的降低。水彩画在作画当中颜色的覆盖能力弱是的局限,同时也是体现水彩的难度之一。第二,色彩的表现不仅是油画、建筑、现代雕塑等的表达强项,其实也是水彩的大舞台。同样水彩的颜色也是绚丽多彩,富有变化,并且也可以一笔多色。水彩画更应注重个性水彩的表达,用水彩说话,每一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喜欢用色。都是通过自己的喜欢用色创作出一大批艺术品。德国一位美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颜色感应该是艺术家所特有的一种品质,是他们所特有的掌握色调和就色调构思的一种能力,所以也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基本因素”。一件艺术品的色彩美是通过色彩的和谐美、色彩的意境美、色彩的节律美、色彩的构成美、色彩的色调美等构成。而色调是色彩的核心。水彩就是水与色彩的融合,在画纸上渲染出色彩的美妙之处,给人一种色彩明丽、透明清新、自然流畅、滋润空灵、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

2.实境与虚境

水彩画的艺术表现更多体现在绘画的艺术语言中。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包括色彩、用水、造型、空间、笔法、媒体及其所所了解和认识的美学观念等因素,它们互相综合构成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实境与虚境就是水彩画中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水彩画其注重实境与虚境的统一。水彩画在造型中所形成的水与彩的笔迹斑痕带有很强的偶然性与抒情性,产生着微妙的变奏关系,它能把大自然中的大实大虚的景象表现到极致。在水彩画中,其色或浓或淡,其形或隐或现,虚虚实实、朦朦胧胧是水彩艺术作品的重要审美特征,作为视觉艺术的水彩画在创作与鉴赏中,意境均表现为实境与虚境的统一。虚实是我国古典美学当中一对重要范畴。也是表达水彩画中美的 重要结够。“实”指实体、实事、实物;“虚”指。所谓实,就是形体结构明确,细节表现详尽,色彩对比强烈,明暗反差较大,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所谓虚,就是画面形体对比较为模糊,色彩对比减弱,明暗反差较小,细节比较概括,给人一种虚灵、虚幻、空白的感觉。由于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媒介与材质,使水彩画在色与水互为交融中完成了画面,而水的特性丰富多彩,水彩画就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流动和渗化的虚实美,其他画种是难以产生这种效果的。水彩画在实境和虚境的处理中非常讲究构图形式要素的运用,首先把大自然中的光影、云雾、烟霞、天空、江水、远山等作为表现虚景的形式因素,使画面达到凝聚疏旷、动静互衬、变象达意、调和对比的虚实效果。水彩画的虚实在用色、用笔的技巧上也会产生。其在作画中一定要注重画面的虚实、浓淡、强弱,用笔的方式饱、枯、刚、柔和讲究运笔的方向及力度。怀斯的《石磨房》在虚实的表现上令人叹服。画面上薄雾蒙蒙,几枝挺拔的桦树撑着柔韧的枝干,鹅黄色的野草斜倚在山石傍边,背景大片的“空白”天衣无缝地与远山衔接,而远山又微妙地与山林衔接,似有无数株林木藏匿在远景之中,给人以虚中见实,实虚相间的美的感受,真真传达出了水彩画的意境、气韵之灵魂。

3.自然之道

水彩画妙在自然。艺术源于自然,源于作者对自然的一种感悟与升华。老子说“道法自然”。绘画艺术当然也要遵循这一定律。艺术品是离不开自然的,水彩画从一开始形成,直到现在始终与大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自然的虚实变幻,意蕴空灵,在水彩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曰:“自然、神、妙、精、谨慎”,他把“自然”列为第一,其意就是指从构思立意到用笔用色要出于自然,不拘泥于形,笔色简练而神韵俱合。水彩创作时随机行事,因势利导,但是作画前的观察、理解和构图是必不可少的。表面上看随心所欲,但是仔细看,笔笔到位,水色恰到好处。虽是精雕细琢,但是不露斧凿之痕。

三、新时期水彩画展望

在当代艺术横行的时代,许多艺术家越来越重视观念的表达和材料语言的运用,使水彩画也有所改动。出现许多在水彩画中制作性大于艺术性的问题。倘若过度的舍本求末追求技法,而忽略了对美的积淀和发现,那将得不偿失。所以应在水彩本身语言的基础上大胆追求,立本求新。

在我国水彩画的艺术思想、语言技法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在新时期以来得到相应发展和补充。现在中国水彩画作品的艺术性几乎可以和西方优秀作品相媲美。但是,侧重作品观念内涵方面,多元性相对较弱。在绘画语言形式上有点迷惑。水彩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不够一致,或为技法而技法,形式而形式,这些成为水彩画的发展的障碍。

中国水彩画是很早从西方引进的艺术,但经过在中国民族土壤中百年的吸收融汇。我国艺术家们深深的研究和尝试,水彩画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和西方水彩画有了很大的不同,并且水彩画的艺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誉。而我们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材料、技法和观念都已形成一定体系。我们有了属于自己国土的水彩画语言。面对现实,我国的艺术家更应该创作出独特的具有我国民族的艺术文化。水彩画创作应反应社会生活,因此水彩画家应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知识,广泛摄取各种营养,深入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西方大师,然后寻求自己的风格,不断更新、不断超越,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才能有中国水彩画美好的未来!

[1]张洪亮.水彩人物画创作谈[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136.

[2]冯达甫.老子注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第6期2003年11月1.15.62003.11嘉兴学院学报.

[4]朱光潜.《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1981年版.

[5]杨云龙水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画法水彩画水彩
《霜晨》水彩
《暖阳》水彩
《泊》水彩
鳄鱼的画法
我的水彩画
水彩的“干”与“湿”
水禽的画法(六)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夜景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