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绘画与解剖学的关系

2011-08-15樊雅琼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大众文艺 2011年13期
关键词:达芬奇解剖学比例

樊雅琼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30)

解剖学是绘画的一项入门和必修课,它与绘画的关系就如同形与神的关系。列奥纳多•达•芬奇在自己的著作《达芬奇论绘画》中说:“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界的合法的女儿。”对于自然界合法女儿的绘画艺术而言,学习解剖学中对人体的系统描述,是正确描绘人体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理解作为人物画基础的人体的解剖特征,再反作用于作画,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有基于此,我们应专注和深入的探讨两者间的关联,以更好的为绘画创作服务。

一、人体解剖学浅析

和传统意义上的解剖不同,绘画定义中的解剖指的是具有艺术性和造型性质的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绘画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动态、转折、体块、比例等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将艺术与科学充分结合的集中体现。画家们通过各种途径潜心研究解剖,甚至亲自从尸体上观察人体的内部构造,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敬仰和付出,将解剖学独特的知识性与科学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也使得解剖学成为从古至今绘画创作中的支柱型学科。

我们将解剖知识分为图示状和画面两种状态。如乔治•伯里曼的《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这本书中所示,图示状态就是将实际的人体转化为图示的状态,并标明了骨骼、肌肉和体块的名称等。在这种图示状态下我们能够很直观、理性、清晰地感受到人体静止状态下的表现。而在创作过程中,在直观的人体中添加周边的环境和自己的心情等主观因素,形成的状态称之为画面状态。

二、从绘画看人体全局解剖

人物绘画主要是将人体的肌肉和骨骼从现实中转化为艺术的效果。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体自身所在的平衡并没有被打破,它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比如在绘画中有意识地改动对象的某种动作,并做合理地安排,使重心在一个和谐的点或者线上。就是说,人体比例是衡量绘画过程中是否符合实际,并且是一种美的存在。

人体的透视变化是考验我们眼力。人体由头部、胸部、骨盆和四肢这些有高度、宽度、和厚度的块体组成。它们之间由脊柱相互联系,在做出一些大的或者高难度的动态时,它们之间的空间会拉的很长,会使透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关系完全的表现出了人体微妙的变化。

三、人体比例于绘画中的应用

达芬奇曾说过:“整体的每一部分必与整体成比例”,可见在人体中比例在绘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比例的测量就是把人体分割成若干固定的比例尺寸并加以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认识。在我所学习过程中,包括所接触的《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这本书以及其他教材中,都是以7.5个头骨测量法为基准。我们总结诸多测量人体比例的方法和经验:例如当模特在你的视线范围内时,要用双眼整体去衡量并仔细观察,将理性和感性的东西结合起来。逐渐的我们会对人体认知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找到适合自己的人体测量方法。

在学习人体绘画时,我得出,在写生之前,要先将所学的解剖理论知识套用到面对的人体模特的描绘当中:例如男性模特在我们面前,先观察各个体块之间的楔合交叉,看清楚它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等要给我们表现出的独特感,这些显现出来的东西就为我们绘画提供了标准和测量比例的标志。分析清楚不同的模特有不同的解剖形态,再经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之后,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例如情绪、情感和作画时的状态,使写生绘画不但具有客观的生动性,又具有主观的理解和想法在其中。

四、人体解剖学在创作中的作用

《达芬奇论绘画》这本著作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解剖是达芬奇艺术的一个要素,他将人体这一系列微妙的运动与特征归结到以此为基础,以绘画艺术为目的,并上升到精神层面与理论阶段。而且,我们都会在大师级画家的作品中深切的体会到。

新古典主义的继承和捍卫者安格尔,在看他的作品时,总是惊叹于他大气的整体与微妙的局部相结合,将自己主观的感受建立在客观理论之上,并升华到与自己的艺术性相结合。他尽力将复杂的解剖人体转化为简单而又具有线条美的人体艺术,就他的《泉》和《瓦平松浴女》就是将人体美与和谐完美结合的典范。他是唯美人体比例的代表者和典范。

再看看夸张和变形人体的典范大师——席勒,他对人体的观察充满了独特与敏锐,这两者在他的作品充分体现出来了,他对于每一块肌肉都采用一种跳跃、韵律的节奏方式组合成一体,把每个骨骼和肌肉深藏其中的力量激发出来,虽然是寥寥数笔的表现,却准确地描绘出人体大的动态的透视,每一个骨点、每一块肌肉在他那里都有了变形和夸张,但在画面中是就是那么恰到好处,那么的浑然天成。

至于抽象的人体表现,我们就绝对不能错过毕加索的作品了。你可以说他是在表现着一种模糊的、抽象的人体概念,可你知道在这概念之下,支撑他的是深厚的解剖功底和特有的人体艺术性。他的经典之作《亚维农少女》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还有《弹曼陀铃的少女》,也是如此,造就的这种人体的秩序感和节奏感让人难忘又回味无穷。因此,在我们学习人体绘画的过程中,要善于将大师这种审美能力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对人体解剖的全新认识。

五、人体解剖学于绘画实践的价值

人体,作为大自然最完美的造物,本身蕴含着自然界诸多美的形式因素,最集中体现了自然界最微妙、最生动、最平衡、最和谐的美。人体解剖学把大自然所赋予人体的理想的数量关系和组成的要素间和谐、秩序、匀称、对称、比例等美的本质特征理性的展示给人们。追寻历代大师的艺术轨迹,充分地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人体的自然形态——骨骼与肌肉、比例与运动等人体解剖结构知识的精通与深刻的理解。毋庸置疑的是在科学文化高度发达,人们审美情趣不断变化,创作造型艺术流派纷呈的今天,人体艺术解剖学仍然对人体绘画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达•芬奇说过“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我想很多学习绘画的人应该和我一样,对人体艺术充满了探索的渴望,却又对人体解剖知识不甚了解,不甚重视,反过来导致对问题的无从下手。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对人体绘画艺术来说,人体解剖学是自然界中天生最神圣科学知识,只有正确认识它,并将它与个人最深刻的艺术感受相结合,才能像手握一把神奇的钥匙,为自己铺平绘画之路,打开艺术之门。

六、结语

在美术绘画创作上,人体造型创作发展从古至今,流派纷呈,杰作倍出,作为与人体绘画相辅相成的支柱精神人体解剖学的研究有着无可争辩的非凡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只有深入认识人体解剖学,将人体各部分的构成要素与绘画的点、线、面合理揉合,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本文仅作一家之言,难免偏颇,错误之处望各位行家指正。

[1][意]列奥纳多•达•芬奇(著)戴勉(编译).《达芬奇论绘画》.广西师范学院出版社,2003.

[2]桂小虎(著)《西方绘画史话》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3][美]乔治•伯里曼(著)晓鸥辛昕小野(编译).《伯里曼人体结构绘画教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4][奥]席勒(绘)刘建平(出版)《席勒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5]王大豪,陈旭,娄世荣等(编).《世界人体绘画选》.漓江出版社,1986.

[6]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达芬奇解剖学比例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人体比例知多少
达芬奇想飞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不同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