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写意人物画

2011-08-15乔一秀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大众文艺 2011年13期
关键词:人物画用笔水墨

乔一秀(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概述

人物画在中国最早发展起来,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彩陶人物图案,战国秦汉时期的《龙凤人物图》和《人物御龙图》是已知最早的人物画作品,魏晋时期,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和第一批人物画论,丰富了绘画艺术,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

人物画起源是最早的,但是一直是延续着工笔画发展,直至五代、两宋时期,工笔画逐渐发展到最高峰,传统写意人物画才初露端倪,五代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开启了写意人物画之门。

南宋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为人物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创造了写意人物画高峰。元、明时代写意人物画开始步入低谷,直到清代任伯年的出现,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才又见复兴。

总体来看,历史上的传统水墨人物画家可谓屈指可数,因此,传统的积淀对于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来说是相当薄弱的,进入二十世纪初,传统写意人物画开始向现代人物画转型,徐悲鸿将西方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手法融入到写意人物画的创作中来,丰富和弥补了传统写意人物画的技法。蒋兆和将素描的手法融入到写意人物画中,丰富了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界空前繁荣,促进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人物画家在造型、笔墨语言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成就,随着浙派的发展,画家们开始对书法重视,将写意花鸟画技法与人物画表现相结合,把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韵味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八十年代开始,水墨人物画在形式、观念上都发生了变化,夸张、变形、抽象、构成等方面的探索实验在水墨人物画领域里也大量出现,水墨人物画领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当今各种风格齐头并进,其丰富性远远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二、整体造型观

历来绘画者都把精力放在了笔墨上,这就束缚了中国画的发展。造型是基础,是关键,没有个人独创性就是千人一面。一般人看中国画先看造型,后看笔墨,最打动人的还是有形状的东西。历史上但凡在造型上有突破的人,就显得非常突出,像八大、石涛、贯休、陈老莲,他们在造型上都有自己的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但是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风格,并不单单是那几下笔墨。

一幅绘画作品就是一个整体,要求绘画者在情感统领下,通过对画面造型、笔墨、构图等相关因素的有机结合,营造出画面的整体氛围。绘画作品是以其整体与人对话,所以对画面的整体把握是十分重要的,而画面的整体氛围来自于情感统领下的造型关系,作为欣赏者,万万不可第一眼就去识别所画何物,也不能一开始就陷入局部品味,它只能导致“整体把握”的丧失和整体氛围的淡化。[1]P95

过河需要搭桥,画面的整体氛围还来自于“调子”的协调统一,一幅画面中的调子包括情感基调、形调、笔调、墨调和统调。

每当论及绘画作品的成败时,总要涉及调子问题,情感基调主要是指绘画者的创作激情,情感的凝聚是使整个画面氛围个性化的心理要素。所谓形调,即是由个性化、情感化的点线组合所呈现的主要结构特征,也就是说,无论用多少种行诉诸画面,总要有一种相近而不相同的形占主导地位,并通过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整体性构成的形调。[2]P97

笔调即是指画面上用笔的整体韵律,用笔的节奏,以服从画面整体氛围需要为主。

墨调是指通过对干、湿、浓、淡的把握,发生墨色变化的效果,善于运用灰调子,即淡墨,可以表现出画面的流动、飘逸,厚重、苍劲的笔墨易表现大气、泼辣之势,如何运用墨调来自于画面整体造型的需要。

统调就是画面最后呈现的整体氛围,也就是我们提到的画面的整体造型观问题,在情感的统领下,通过形调、笔调、墨调的有机结合达成统调,所展示出来的画面整体氛围。即使水墨造型技巧,也是水墨造型观念。

三、笔墨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没有线便失去了中国画的韵味。画面上要有线的主次、长短、粗细、疏密、虚实、干湿、浓淡、松紧、快慢等变化,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才会有生命。

中国画一直重视书法用笔,要运用书法中的起笔、行笔、收笔、回锋、长锋、侧锋等笔法,追求各种笔法产生的味道,反复锤炼,才会产生笔墨趣味。

画线要像用犁耕田一样。用笔一定要追求毛、涩,沉着入纸,有一种涩、沙的感觉,用笔过光,总感觉浮在纸上。李可染用笔干涩、苍劲,即使用焦墨画树,线也会产生一种空灵感,所画的线是两边毛,与纸紧紧连在一起。 纵观历代绘画,从战国楚帛书、两汉帛画开始,其线条就有书法“写”的意味。其后,东晋顾恺之、张僧繇、唐代吴道子、五代董源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地从书法中获得灵感和笔意。[3]P178

讲究笔墨韵味,概括的说,两句话:第一,要写不能描,一气呵成;其次,要注意点线面的分布,墨色的对比变化。简单的说,讲究笔墨要注重简练、夸张、节奏。要大胆落笔,仔细收拾。不要因为考虑太多,而影响情绪,弄得缩手缩脚,不敢下笔。画的时候要松动一点,先画大关系,留有余地,以便进一步加工,按整体需要来调整。收拾时最忌没有主见,要以我为主,根据画面的需要、绘画的原理来调整,不要跟着对象跑。

墨的用法是丰富多彩的,传统的积墨、泼墨、破墨以及宿墨画法在水墨画中都是常用的表现手法。绘画的全过程都伴随着情感的冲动,它既是绘画的动力,又是艺术形象的构成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使绘画者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性。[4]P80水墨画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物我二者的高度统一,它是绘画者修养的综合体现。

四、构图

一张创作的好坏,还在于构图的处理,要注意形式美感,即对比手法和节奏的安排。光有对比,可能不协调,还要注意相互间的联系。对比强烈才能出味道。[5]P17

画面组合人物较多的,要有疏密关系,草稿很重要,一定要精心设计好才能开始画正稿。

一幅画的留白也很重要,要很慎重。现代的绘画艺术已经进入构成时代,把构成知识巧妙地运用到构图里面,组合与分割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构成是富有艺术个性的语言,一种创作风格,在现代艺术中,常用组合和分割的方法打破自然构图,把不同的形象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

总之,对于水墨人物画的研究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深知路途的艰辛漫长,只有不断地修炼,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学习,才能求变求新,以希望突破艺术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1]钟家骥.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P95.

[2]钟家骥.水墨画新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P97.

[3]陈龙海.中国线性艺术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78.

[4]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80.

[5]朱乃正.卢沉.周思聪艺术研究.卢沉.周思聪文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P17.

猜你喜欢

人物画用笔水墨
找不同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水墨
走进鼎盛的唐代人物画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泼尽水墨是生平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