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微探幽话“小瓷”

2011-08-15刘英杰

江河文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鉴宝大件藏家

■刘英杰

尽管在西方人眼中,瓷器代表着中国文化。可“文化”一词在漫长亘绵的前朝往事中,如同《二十四史》一般,是贵族的文化,是帝王将相的文化,终究不是人们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言瓷必称的“汝哥官定钧”也并不是那些遥远时代中生活起居的必备品,对于普通底层民众来说,这些声名显赫价值不菲的名窑名器,只能是说说也罢,听听也罢,看看也罢是了。如同丝绸不是多数古代人的服饰一样,即便是在所谓天下太平开国中兴的盛世,粗粝的陶器和硬涩的麻布才是真实的历史和真实的生活。当然,作为人类文化的结晶,陶瓷的生产与使用并不是贵族的专利,百姓之家当然也会有一两件视为家底儿的瓷器,但这些瓷器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名窑大件,大多数是一些不知名的地方小窑口的产品。古瓷作为中国传统收藏中的大项,也是当代收藏爱好者十分重视的投资项目。在众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窑轻民窑、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头弃小名头等观念。真正在历史中起着重要作用代表最质朴地方文化的小件小瓷,往往被古瓷收藏界所忽视。

有人会问,如今泛滥各地的鉴宝栏目,赛宝活动,如果小瓷有收藏价值,专家媒体不早都造势宣传了。坦白来说,这些充斥影音媒体的活动,对这些小瓷的保护非但没有益处,反而生出许多弊端。因为只要一提起古瓷的收藏,人们往往言必称宋代五大名窑,最不济也是元明清官窑、长沙窑、龙泉窑、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德化窑等著名窑口,而其他不知名小窑口的产品通常不被藏家所重视。当然,我并不否认名窑名器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但如此浮躁的收藏环境和重大轻小的收藏定式,不应为有见识藏家所看重。既然古玩收藏中有着“捡漏儿”的传统和传奇,藏家不妨眼光长远些,境界大些,在如今普遍不重视小窑小器的收藏环境中,潜下心来关注和发掘各地小瓷,将会发现一个可望且可即的收藏金矿,毕竟不是每个藏家都可以砸出数十万上百万购得一件官窑。收藏小瓷的另外一个益处是不必担心赝品伪造,因为小瓷市场价位比较低,属于一个造假者不在意的品类,但这些不乏精巧美妙的小瓷,毕竟是属于历史的,属于真正的古瓷,相对来说有更大的升值空间,而在地方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方便,更应该说功德无量了。

小窑口古瓷造型虽然相对粗俗些,但也不乏品相、纹饰俱佳者,而且其器型多样,题材广泛,画风活泼,具有很大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尤其是它们折射出的古代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往往是那些大窑口古瓷所欠缺的。近年来,对于一些出土纪年瓷的考证,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小窑口古瓷的价值。在2009年央视《鉴宝》走进洛阳之时,获得洛阳“民间国宝”的就是一组唐代巩县窑。巩县窑起源于隋唐,在一个以三彩盛世的朝代里,巩县窑当然是弱势的小窑,笔者当时作为《洛阳藏宝》记者亲临鉴宝现场,虽然光看外表并不能完全体会其价值,但这一组小瓷小器在物华天宝的洛阳当选为民间国宝,也让我们看到了小窑的未来潜力及价值,也不得不说是央视《鉴宝》的别具一格独具慧眼。

我国历史上的古瓷造型,大者雄浑,小者精巧,二者各具风骚。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运容易破损,不易保存,存世量相对小件古瓷要少,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然而,古瓷作为艺术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物不在大,精巧为名”,有的古瓷物件虽小,但由于是精品,却远胜一般大件器物的价值。这也是小瓷的另外意外一层含义,及小窑出品,或大窑小器。小窑口古瓷由于存世量较多,目前的价格相当低廉,未来的增值空间较大,可望成为大众收藏的投资对象。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就少一件流通;损坏一件,就少一件存世。从目前的古玩市场来看,近两年进入古玩市场的小窑口古瓷数量上已在急剧减少。用不了多久,品相好的小窑口古瓷,必将成为热门货。

历史证明,每一件带着文化和血脉的收藏品,都如同和氏璧所经历的困苦起落一般,必然有一个不受重视乃至蒙冤受屈的过程。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从古瓷收藏的发展前景看,各地小窑口古瓷,特别是一些精美的小窑口古瓷将会越来越受重视。

猜你喜欢

鉴宝大件藏家
鉴宝大师
“南京大件”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藏家之友
沈从文“鉴宝”
“鉴宝”诈骗团伙崩溃记
孔府宴大件——神仙鸭子
开心一刻
大件生活垃圾的归宿在哪里?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