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的适应性分析

2011-08-15尹丽

大家 2011年23期
关键词:交际教学方式案例

尹丽

一、ESP常用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主要有“理论说”、“结构说”、 “程序说” 以及“方法说”几种观点。本文中,笔者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ESP教学模式则是指以语域理论为指导,以培养特定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为教学目的,将英语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ESP的教学模式包括三个层面,即宏观模式——教学过程模式、中观模式——大纲设计层次模式和微观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由于篇幅所限,主要针对微观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ESP常用教学模式主要有:

(一)语法翻译模式

语法翻译模式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该传统模式注重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的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着重阅读、着重原文,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在ESP教学领域、特别是非英语国家里,仍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此模式,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往往令学生学习兴趣大减。

(二)浸没模式(Immersion)

浸没模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教学目的主要是掌握学科内容,学生通过掌握符合他们自身水平的学科技能和学科知识来习得语言技能。具体表现来双语教学方式,强调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工具。但实践证明,由于浸没式的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广泛交流的机会,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还是有欠缺。

(三)交际模式

交际模式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不仅能用正确的外语语音和语法结构来表达思想,而且还要能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外语。主要有:(1)语言是交换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教学过程就是交际过程,提倡在交际过程中学习语言;(2)学习语言不仅仅是掌握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3)外语学习是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对待学习者所范的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4)课堂的交际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和促进交际活动的开展。但交际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在目前各高校ESP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之语言基础不牢固的前提和没有语言环境的条件下来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显然是不现实的。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模式,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处理、输出和互动之中(D.Numan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其特点在于,目标明确、习得环境丰富、学习者主动参与度高、以及教师的脚手架作用。但难点在于对任务的选择、编排和任务的难度不易掌握。

二、ESP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金融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对《金融英语》作ESP需求分析可知:首先,基于学习需求分析,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金融英语》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金融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其次,基于学习内容分析,《金融英语》是金融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具有内容广、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的特点;最后,基于学习者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弱于重点高校学生,尤其在英语、数学等科目上与重点高校学生的差距。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普遍缺乏兴趣,但思维比较活跃,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较为关注和擅长。因此,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以学生的EGP水平为基础,适当增大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讲述课时,让学生通过《金融英语》的学习实现提升EGP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英语》课程内容安排要更注重时效性和实用性,力求运用多变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授课教师还要注意聆听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和意见,作出及时调整,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导向,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我院金融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ESP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金融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并付诸教学实践。

(一)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就是以所学专业相关案例为切入点的教学方式。《金融英语》课程的案例教学是以金融行业中的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运用英语来分析和解决金融行业中的现象、问题,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从事金融工作的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是课堂和社会间的直通车,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精选、编写案例;创设情境、分析案例;小组合作、经讨论形成共识;课堂交流、总结提升。作为一种动态、开放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讨论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翻译表达能力;案例则可以令学生对金融知识有更深入的领悟。在《金融英语》课程中,可以选择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证券交易、保险事故处理或理赔等相关业务产品、新闻等,教师先讲解知识点,引入案例、主动设疑、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由各组派代表陈述其分析和观点,既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

(二)任务教学模式

真实的学习任务是ESP教学的特色之一。任务教学有明确的目标性和真实性,和《金融英语》教学的特征相符合。《金融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根据主要金融行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的业务模块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提高从事金融一线业务的基本口语实践能力。

(三)小专题讨论模式。为避免“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发生,金融英语教师可选择性地提出当前的金融热点、焦点问题如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准备并整理书面发言稿,参加课堂讨论。事后,提交书面发言稿作为作业交由教师评阅。这种教学方法既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可以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效果较好。

(四)互动教学模式。一切能引发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教学方法都可以称为互动式教学。金融英语教学中尤其要重视“互动”的课堂气氛,即课堂上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主要表现为语言沟通。例如,可安排每节课开头的5-8分钟让学生用英语阐述国际金融新闻、金融时事动态、国际财经报道等,然后由教师发挥专业背景优势,对该项新闻做深度背景分析,深入浅出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探讨,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了课外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五)金融英语教学与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考试并提供复习指导,促使学生为将来的就业问题找出路、打基础。

[1]马蓉.ESP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10.

[2]王晨曦.ESP教学在财经类高校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交际教学方式案例
情景交际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交际羊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