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艺术歌曲的旋律特征

2011-08-15□李

戏剧之家 2011年4期
关键词:织体调性艺术歌曲

□李 莉

我们在追求艺术歌曲旋律的如歌美感时,感受多声立体的色彩画面,追求旋律的个性化创新、是创作中永远的主题,中外古今,概莫能外。重要的是,个性与美感不仅来自显露于旋律外部的形态特征,而且也来自旋律内部所隐含的深层民族文化意蕴,这种文化意蕴,能较好地体现出旋律的内在品质与风格,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

一、色彩迷离的诗境美

音乐的造型,是在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模仿或再现而得来的。日常生活中的鸟鸣、雨滴、风吼、海啸、奔马、列车奔跑等,体现了事物的各种声音、运动的节奏形态。旋律在模仿它们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和声与织体等其他手段,为其造型涂上一层感情色彩。因此,在丰富和声织体的衬托,调式变化音级色彩的闪现下,造就了迷人的音响。音乐中洋溢着创造性想象,节奏在有序中变化,并在变化中统一。

如《春,祖国的春天》(瞿琮词、郑秋枫曲),这首歌曲在旋律中运用了以声摹声、动态比拟的手法,描绘出诗的意境。旋律节奏变幻丰富,灵活的三连音音刑跳跃奔腾在旋律与织体中,深情欢愉的音调似布谷鸟的歌声在天空回旋、在大地荡漾;中段明亮婉转的歌声中不时闪现着的调式变化音级,犹似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三连音、五连音、七连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时而在高音区漂浮、时而在低音区回响,把布谷鸟鸣唱、欢跃表现得淋漓尽致;曲终钢琴部分左手三连音的连续下行,右手清脆亮丽的和弦琶音处理,增强了空间的移动感,形成了歌曲旋律独特的诗境美。像这样的以声写景、纵横交织的旋律手法,在新时期此类题材的作品中较为常见。如《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走向绿洲》、《大海一样的深情》、《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等作品,或用音色、音区、和声的变化来比拟事物的色彩,或用旋律线条的曲折来比拟事物的动态,或用和声、音区、力度、织体的造型来比拟事物的空间层次,或用主题贯穿的手法使整个旋律在各个声部变化、发展。这些都大大反映出在旋律中纵横交织的多声思维方式。使得艺术歌曲的旋律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并引导听众进入到更大范围的时空去进行审美体验,令他们感受到一种新奇、新颖之美。

二、气质独特的入俗美

旋律的入俗美,主要是指透过旋律外部的运动形态,体现隐含在旋律内部的深层民族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歌曲所描述的民族风情、民俗生活与旋律易于为群众所接受等方面的内容。运用民族调式与音调进行创作,使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色彩,在作品中反映民族的生活、情感以及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是体现旋律入俗美的重要基础。这种入俗不是一味地以强调旋律的通俗来降低艺术歌曲旋律的标准,而是指旋律在自然、流畅的基础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神韵。其基本特征是返璞归真、平易近人。

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风格从赵元任到当代都具有民歌、戏曲与说唱音乐等多样化的风格特点。运用诗词语言的旋律结合进行形象塑造、意境刻画、情感表达、体现歌曲入俗美的作品也有很多。如冼星海为宋代词人朱敦儒所作的《杨柳枝词》,以民族F宫调为主调,G商音环绕其间进行为特色,融戏曲唱腔中拖腔、甩腔、挑腔等元素为一体,为渲染伤感的情调寻找到了音乐与文学这两种艺术的交合点。

三、调性交织的对比美

艺术歌曲创作中运用调性变换的手法创新旋律,在调性扩展的框架内增强艺术歌曲旋律的魅力,是旋律创作的又一有效途径。变换调性,在充分挖掘和运用调性对比手法的表情意义上,比在单一调性框架内创造旋律又多了—种手段,它可以增加旋律的活力,可以在调性框架内创造出新的语言和新的表情,可以在对比中获得新颖别致的旋律,使旋律产生对比美:

在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中,和声对于旋律写作的影响使旋律体现出调性对比的特点。大量的离调和弦、转调和弦、和声模进等手法的运用,使旋律自然地用现了大量的变化音,与旋律中动机式展开的音乐发展手法交织在一起,获得音乐展开的动力,并使音乐在抒情性与叙述性之间转换自如。

四、挥洒自如的动态美

用旋律 (语言)的表情功能来刻画人物的情感与心理活动,是旋律创作的又一显著特征。由于旋律没有表义的功能,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时,主要靠旋律中浓厚的感情色彩来完成。一般来说,人们的内心活动总是要在外部石所表露的,人们在哭诉、呐喊、叹息、激动等情况下所做出的动作,诉说时的语调等,都具有表情的因素。作曲家往往通过这些来捕捉旋律的曲线和节奏特点,然后再加上调式、和声、节拍、节奏、音区和音色等各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此表现出人们内心的各种复杂的感情。这类旋律,主要是通过声音动态与人类语言音调的亲缘关系,来比拟人类内心的情感活动与其他心理动态。

可见,艺术歌曲表达感情的方式往往都是依靠旋律来完成,它可以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感情,甚至表达用任何文字或语言都无法表达出的感觉,是作曲家通过音乐的手段来对听众讲述事情,使听众在获取来自作曲家信息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织体调性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望终南山》的演唱分析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拨乱反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