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相声的“包袱”
2011-08-15孙大治
□孙大治
浅谈相声的“包袱”
□孙大治
相声是观众非常喜欢的民间艺术,也是曲艺艺术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它的表演方法简单,反映内容及时,形式比较火爆,观众喜闻乐见。观众为什么这么喜欢相声?那是因为相声所表演的内容,大多是我们老百姓所关心的生活当中的事情,和广大群众非常贴近,歌颂的是当今社会的真、善、美,讽刺的是当今社会的假、恶、丑。
相声表演,语言幽默,包袱不断。如果一段相声没有包袱,那就成了发言稿了。所以要想说好、演好相声,首先就得弄明白相声中的包袱。包袱是相声中的术语,实际上包袱就是相声里的笑料、噱头,引人发笑的地方。较好的相声会不断地给观众送去笑声和欢乐,那么就得不断地抖包袱。相声的包袱分很多种,有三番四抖的包袱,有吃了吐的包袱,有对比的包袱,有谐音的包袱,有违反规律的包袱,有词意错误的包袱,有逻辑混乱的包袱,有倒口的包袱,有歪说歪唱的包袱,有发头卖相的包袱等等。相声中无论什么类型的包袱,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包袱只是表演中的一种手段,通过包袱使您发笑才能把您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使您越听越爱听,越看越爱看,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相声中的各种包袱。
一、三番四抖。三番就是一句话重复三次,唪哏的在第四次问时加重语气,逗哏的把包袱抖开,使真相大白。比如相声《五千斤》中说他爱人京剧青衣唱得好,可让孩子给闹的嗓子都哑了。
甲:青衣唱不了。
乙:那怎么办那?
甲:改老生了。
乙:噢,改唱老生了。
甲:改唱老生干吗。老生。
乙:不是带胡子的老生吗?
甲:带胡子干吗老生?
乙:怎么个老生啊?
甲:他是一年一个,老生。
乙:噢,生孩子。
这段表演用的就是三番四抖的方法。
二、吃了吐。吃了吐的包袱从文字上就可以理解,就是吃进去吐出来一般来说这种包袱吃亏的往往是唪哏的。比如说相声《小祖宗的烦恼》中,
甲:你知道我爷爷管我叫什么吗?
乙:叫孙子。
甲:不对。
乙:那叫什么那?
甲:叫祖宗。
乙:祖宗?
甲:哎呀,你也这么叫我吗?
乙:可不……谁呀?
三、对比的包袱。对比的包袱常常是用自己的弱点去比别人的优点所产生的包袱。比如相声《结婚》:
甲:我和我媳妇跟你们两口子都没法比。
乙:怎么哪?
甲:你们两口子出门开汽车。
乙:那你们哪?
甲:我们两口子出门骑自行车。
乙:是呀?
甲:你们两口子住的是别墅。
乙:你们哪。
甲:我们两口子住的是车库。
乙:是惨点。
甲:你们两口子是玉叶配金花。
乙:那你们哪?
甲:我们两口子是西葫芦配窝瓜。
乙:害!
这段用的就是对比而产生的包袱。
四、谐音包袱。谐音就是指相似、相近或相同的音,利用语音上音同字不同的错觉形成的包袱就是谐音包袱。比如相声《学歌曲》:
甲:他们都说我长得像宋祖英,
乙:我看你不像宋祖英。
甲:那我像……
乙:萝卜英。
五、逻辑混乱。就是很多事情放在一块说东一句西一句,语言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产生的包袱,比如相声《新婚贺词》:“甲:希望你们小两口结婚以后过日子要节约粮食不忘本,节约煤气自来水,除四害讲卫生,不要随地吐痰,搞好计划生育,一日夫妻百日恩。”这段话就是哪不挨哪,听着就很有风趣。
责任编辑 王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