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山洪灾害防治站网布设剖析
2011-08-13刘志强张立红
王 琼,刘志强,张立红
(佳木斯水文局,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区内出现暴雨的频率也在增加,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山洪的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演变过程,捕捉山洪灾害的特征信息,预报险情,防患于未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宝清县开展山洪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1 基本概况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1万km2,其中县属面积3 795 km2,县境东西长160 km,南北长135 km。县境河流均属乌苏里江流域一级支流挠力河水系。其主要支流有内七星河和宝石河等31条,其中县属16条。
宝清县东、南、西三面环山,东北为低平原,处在大陆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交接的边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导致洪水灾害经常发生。全县有将近1/5的村(屯)经常受到局部洪水侵害。区域内近65%国土面积为山区或丘陵区,年平均降雨量在546.6 mm以上,属山洪灾害易发区,据宝清县水利志记载,区域内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强降雨便可导致山洪暴发,水库、塘坝、堤防溃破,村屯被淹,企业停产,人员财产重大损失。以尽量加大防御区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防洪减灾的作用。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划定了22个小流域。
目前宝清县在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上,没有自己的雨水情监测设施,每年主要向宝清县气象局和佳木斯市水文局收集天气情报及水情、雨情信息。由于区域内雨量及水位的监测设备缺乏,汛情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灾害信息具有一定滞后性,给防汛山洪灾害带来很大的困难。
2 水雨情监测方式
水雨情监测主要包括雨量站、水位站。雨量站监测雨量信息,水位站监测雨量和水位信息。根据山洪灾害预警的需要及区域内的建站条件,考虑山洪灾害威胁区地形地貌复杂、降雨分布不均、群众居住分散、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实际情况,本县水雨情监测站包括简易站和自动站。
2.1 简易监测站
简易雨量站、水位站采用有雨定时监测,大到暴雨或水位上涨加密监测的工作形式,利用移动报汛终端通过短信系统将水位、雨量数据传输至信息汇集与处理平台,并及时上报和通知下游相关村组。
2.2 自动监测站
为及时掌握山洪灾害威胁区的雨水情信息,根据本地区的暴雨洪水特性、区域分布和人员居住、经济布局条件,设立自动监测雨量、水位站点。自动监测站采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实现水雨情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
3 监测站网布设
3.1 站网布设原则
监测站网主要布设在流域面积为200 km2以下易遭受山洪灾害的小流域。通过山洪灾害易发程度降雨分区和区域历史洪水、社会经济调查,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布设监测站网。
3.1.1 雨量站布设原则
1)简易雨量站与自动雨量站结合。山洪灾害高发区及人口密集区乡镇、流域中心、暴雨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地段布设自动雨量站,自动雨量监测站布设站网密度按大纲要求20~100 km2/站控制;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行政村、自然村、零散人员居住点布设简易雨量站,在自动雨量未覆盖的区域,按照村(组)布设简易雨量站。
2)行政区划内山洪灾害危险村组全部覆盖。除森工、农垦、国土系统外(森工、农垦、国土站点独立建设自成体系),宝清县境内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村组,在距离>3 km的情况下,都布设雨量站。
3)辖区内大中小水库全部覆盖。每个水库布设一个雨量站,水库下游河流两岸有易发生山洪灾害的村组,具备通信条件的要布设一个自动雨量站否则布设简易站。
4)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受山洪灾害威胁的两村组间距离<3 km的村组只需一处建雨量监测站,另1处作为关联村组共享其雨量建预警站。
5)易于实施、便于维护和管理。站网布设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日后运行维护管理条件,通信条件好的地方建设自动监测站,通信差的偏远自然村建设简易监测站。
3.1.2 水位站布设原则
1)面积超过100 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小流域,且河流沿岸为县、乡政府所在地或人口密集区、重要工矿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布设自动水位监测站,低于100 km2布设简易水位站。
2)流域面积50~100 km2的山洪灾害严重的小流域,河流沿岸有人口较为集中的居民区或有较重要工矿企业、较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山洪易发溪河上游控制段布设简易水位监测站。
3)大中小(1)水库根据需要布设自动水位站,水库下游河流两岸有居民集中居住的没有水位监测设施的水库布设水位监测设施。小(2)型水库坝前设立简易监测水位站。
4)水位站布设地点要考虑预警时效、影响区域、控制范围等因素综合确定,尽量在山洪沟河道出口、水库、山塘坝前和人口居住区、工矿企业、学校等防护目标上游。
5)水文系统已建水位监测站监测信息要整合到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中。
6)站网布设时应考虑通信、交通等日后运行管理维护条件。
3.2 监测站网确定
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内山洪灾害防治区重点小流域总面积2 558.38 km2,由于站网分布密度和地区分布不能满足防山洪灾害预警的需要,所以本次主要在这些空白区域设立监测站。
宝清县山洪监测系统实际站网数如下:
1)共享气象自动雨量站点8处。
2)共享水文部门自动雨量站5处,自动水雨站1处。
3)本次新设监测站共57处,其中包括自动雨量站43处、简易雨量站6处、自动水位站2处、简易水位站3处(其中2处带自动雨量);另有3个水库设自动水位、雨量站。
以上各项合计宝清县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实际71处站点,包括自动监测点62处,其中自动雨量测站56处,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4处,自动水位站2处;简易监测站9处,其中,简易雨量监测站6处,简易水位站3处(其中2处带自动雨量)。详见表1。
表1 宝清县防治区小流域自动监测站点布设
4 结论
宝清县山洪防治区自动监测站布设密度为40 km2/站,含简易雨量站布设密度为35.0 km2/站,站网密度符合本次自动雨量监测站布设密度20~100 km2/站的要求,满足《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1992)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要求,且站网基本根据小流域地形地貌及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布设,分布较为合理。
[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技术要求[S].北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61-200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