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定量研究

2011-08-11陈龙乾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5期
关键词:徐州市贡献率增长率

□文/姚 远 陈龙乾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加速阶段,建设用地规模的扩张是土地利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也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内学者围绕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毛振强等人尝试量化土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丰雷等人也提出了土地要素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同贡献;喻燕等人运用索洛增长模型对武汉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进行了定量研究。

对于我国整体而言,据统计,1989~2001年间,建设用地对中国GDP的平均贡献率就达到了6.66%,我国GDP总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建设占用耕地的总量将增加0.87个百分点。但是,具体到到我国地级市范围,相关研究仍不成熟。因此,对于苏北经济发展较快的徐州市,有必要量化测算建设用地供给与二三产业增长的关系,以便当地政府和土地管理相关部门采取合适的政策,从而有效供给土地,高效配置资源。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为定量衡量不同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美国数学家Charles Cobb和经济学家Paul Dauglas用1899~1922年的数据资料推导出著名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后文简称C-D函数),在经济学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为定量研究建设用地投入对我国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给出以下假设:(1)将建设用地要素投入从资本总投入抽离,并作为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相互独立的生产要素;(2)各种要素投入的变化按照各自的平均变化速率单向变化。那么,引入了建设用地要素的C-D函数表达为式1:

其中,Y、K、L、t分别表示资本总产出、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时间;α和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λ被认为是科技贡献率,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类的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各要素的产出水平,因此,A×eλt作为广义技术进步的反映。

为求得公式中各项要素的系数,将式1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式2:

对式3求时间t导数得到包含建设用地要素的经济增长模型,见式3:即为二三产业增长率即为资本投入贡献率即为劳动力投入贡献率即为建设用地投入贡献率。建设用地要素的投入对二三产业的贡献率以Z表示,表达式见式4:

其中,VS是建设用地投入增长率,表示为;V是二三Y产业产值增长率,表示为1)×100%。

(二)数据处理。通过式2,结合徐州市统计资料,笔者以2000~2009年间徐州市二三产业总产值、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和建设用地面积等相关数据作为构建模型的数据基础。(表1)将上述数据代入式2中,通过PASW Statistics18统计软件,可求得式3中未知量,得到C-D函数,见式5:

该函数拟合优度R=0.999,调整后的R2=0.997,表明表1中的资料拟合优度非常好;显著性检验中 F=804.028,Sig〈0.05,表明显著性水平较高。因此,式5可以表达2000~200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

表1 相关数据测算表

三、结果分析

(一)要素产出弹性分析。由式5可知,资本要素产出弹性α、劳动力要素产出弹性β、建设用地产出弹性γ分别为0.31、0.21、0.08。各要素产出弹性之和α+β+γ=0.60〈1,说明 2000~2009 年间徐州市从规模效应来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发展阶段。从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徐州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各增加1%的投入,分别带来二三产业生产总值0.31%、0.21%、0.08%,因此,2000~2009年间徐州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资本的投入最为敏感,其次是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投入。

(二)要素替代程度分析。通过式5计算,(α+β)/γ=6.5>1,说明建设用地作为投入要素,容易被资金和劳动力要素有效替代;(α+γ)/β=1.86>1,说明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较易被资金和建设用地要素有效替代;(β+γ)/α=0.97〈1,说明资金作为投入要素,较不易被劳动力和建设用地要素有效替代。因此,在徐州市2000~2009年间,建设用地作为投入要素,存在粗放投入的现象,有效利用率不高,很容易被资本和劳动力有效替代。

(三)要素贡献率分析。根据式3,可计算出各投入要素的增长率和对二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见表 2。(表 2)可以看出,各投入要素的增长率依次为:资本投入>建设用地投入>劳动力投入>技术进步;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依次为: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建设用地投入。

表2 要素增长率与贡献率

从增长率与贡献率对比上看,建设用地的增长率居第2,而其贡献率居第4,说明2000~200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且呈现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建设用地存在利用不充分、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相比之下,技术进步增长率居第4,而其贡献率居第2,技术进步的增长率过低而贡献率十分高,说明2000~2009年间的徐州市,科学技术的应用、创新没有得到二三产业应有的重视。

四、结论

利用Cobb-Dauglas生产函数(CD模型)进行投入要素与总产出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尽管仍有争议,但仍是目前研究总产出与科技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等因素之间关系及其协调性的主要方法。本文从2000~200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发,全面考察了二三产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探索定量评价建设用地投入对徐州市经济发展贡献,得出以下结论:(1)从产出弹性来看,徐州市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依赖性并不高,并且二三产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发展阶段;(2)从替代程度来看,徐州市建设用地要素易于被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替代,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现阶段的最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增长方式;(3)从贡献率来看,徐州市建设用地处在较快增长而较低贡献的态势的阶段,因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合理配置建设用地资源、注重科技创新则是徐州市在将来发展二三产业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张雅彬,孙在宏,吴长彬.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2.

[2]毛振强,左玉强.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3.

[3]丰雷,魏丽,蒋妍.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

[4]喻燕,卢新海.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增长贡献定量研究——武汉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3.

猜你喜欢

徐州市贡献率增长率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