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及对策分析

2011-08-10陆颖媛

教育科学博览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权环境保护资源

陆颖媛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的调查和研究,针对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从完善产权制度、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强化环境保护,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在宏观上将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根源 可持续发展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特别“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稳步增长,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高。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国家“十二五”环保将投入3.1万亿,超“十一五”一倍。过去五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我国的环境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加剧,而且环境问题目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制约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能否尽快摆脱传统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两难困境,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有利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宏观政策、经济体制、制约机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对于环境经济问题的产生,人们首先考虑的是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人类社会经济过程就是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人类通过从环境中取得生产所需要的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过程,再把废弃物与能量归还给环境。因而,环境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对立的统一体。环境既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活动空间,又承担了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质。如果人类能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进行适度的经济活动,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的产生量少于环境容量,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则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反之,如果人类经济活动违背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走粗放型的发展之路,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超过了环境再生能力和环境容纳废物的承载力,则环境就会被严重破坏,并反过来制约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就会陷入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状态。所以,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无限扩张的结果,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内涵和原因。

从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微观角度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是共享资源,环境问题是经营的外部因素,环境破坏和污染行为不受市场机制的作用,即所谓的“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一方面,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转嫁给全社会而其自身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生产经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其经营的目标,把可能由此引起的环境破坏和污染置于经营决策之外,视为外部因素,但这些外部因素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真正的成本损失,企业不会因此增加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环境保护问题就会产生“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势必造成环境保护仅是政府行为,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某个企业来讲,其外部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没有相应的市场机制来约束和规范,势必造成环境问题。

上面分析了经营的外部性因素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产权不明晰是其症结所在。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合理配置发挥有效作用。价格的变动反映着资源稀缺性程度和需求的变化,从而刺激生产者和消费者作出符合经济效率的最佳选择,使消费和生产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产权不明晰和缺乏产权主体的情况下,人类的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即市场主体的行为对第三者造成了影响却并不因此而受损或获益。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 ,产生“市场失灵”。

所以,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3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那么,以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措施来引导经济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经济问题?也就是说,既然外部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那么,如何消除对环境的外部影响,使外部成本和收益内部化呢?

3.1加强我国产权制度建设,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引导资源配置,促使外部问题内在化。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这一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使用各类经济要素时产生的相互影响的行为关系,其基本内容包括行为个人或团体对要素的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对收益的享用权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权力束”。如果所有者对这些权利能进行排他性的自由支配,就称其拥有的产权是完整的;如果这些权利受到限制或禁止,则为产权的残缺。产权制度是有关上述权利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用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损益情况,以及损益各方之间如何进行补偿。这一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决定着经济组织形式、技术进步速度和经济效率。产权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力进行安排,因此经济分析的首要任务是界定产权,明确规定个体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然后通过权利的交易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长期以来,资源国家所有、全民所有根深缔固,资源产权不明,给资源合理利用造成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主要资源如土地、森林、矿产等的产权主体,并将这些主体人格化、实在化,从而避免重要资源成为共享资源而被过度利用和破坏。其次,对于一些共同所有的资源,如江海、湖泊、河流等资源,除了明确管理主体外,应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一系列制度和法规,维护这种共享资源集体产权和持续利用,避免由于几个产权主体的同时存在而引起的资源共享所产生的资源破坏。

在污染治理方面,工厂排污给环境造成危害,如果产权界定明确,则可以确定双方相互影响的程度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清除外部性的危害。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法律明确工厂没有随意排污的权利,居民有权拒绝污染,如果工厂既要排污,又要维持生产,就必须对居民予以赔偿,赔偿费用进入工厂生产经营的成本,使成本增加,工厂就可能采取减少排污的措施。所以,将产权途径引入环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机制的运行,促进环境管理优化。

3.2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经济调控和筹资体制,运用经济手段强化环境保护。

首先,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的增长基本上没有摆脱资源消耗型的粗放模式,这种增长是建立在低技术基础上靠高投入来带动的。从长远看,不仅缺乏增长后劲,而且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并因此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统计表明,我国的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单位GDP消耗资源却是世界平均水平二倍以上,CO2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这种趋势如果延续下去,给环境与资源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有效降低结构性污染仍是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要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产业。对于污染严重、能源和资源消耗高的产业,限制其规模和布局范围。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小化,物尽其用。要特别重视在企业层次逐步推行“清洁”生产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减轻环境治理的压力。

第二,调整财税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努力取消对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碍的各种财政补贴,而对于可持续意义重大的生态工程的项目和产业,在财政和税率政策上给予倾斜。进一步完善以环境税费为核心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建立生态(绿色)税收体系。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融通资金,加大环保投入。除了政府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促进企业加大治污投入。同时,采取BOT、TOT等方式广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入环保事业,探索“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的污染治理新模式。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环境价格体系,真正地把环境作为资源有偿使用。一方面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其中不仅包括土地、矿产,而且还包括水面、荒地、森林等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尽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收费政策。另一方面,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水处理按质收费制度、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等,真正把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计入企业成本。同时,调整企业产品的价格,使得产品的价格应尽可能反应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的外部环境成本,以相应提高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品的价格,使环境损失在产品价格中得以补偿,利用价格杠杆限制这类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3.3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推进环境经济立法,依法解决环境经济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的深化,公民的环境意识总体上不断增强。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全,经济生产对环境影响仍然十分显著,政府的有效干预与管理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要。所以,要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地位。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保护仍然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法律、政策和标准来规范管理社会环境行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只有加强,不能削弱。由于环境保护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政府多个部门和领域。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决定了部门分管过强而统管较弱,综合决策能力不强。而环境保护则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综合管理决策机制。要实现这一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一是要加强部门(如环保、土地、规划、水利、计划、科技、农业等)间的广泛协商和合作,建立一个多方合作、协调一致、反馈迅速的管理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可吸取西方国家在环保综合管理上的经验,建立一个新的权威高效的综合组织协调机构,从而保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加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完善环境经济立法。在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我国的环境保护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国环境法制、政策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前瞻性、战略性,环保政策研究基础薄弱;二是环境政策没有充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之中,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环保政策较为薄弱;三是环保政策法规的制定缺少经济评估,与经济贴合不够紧密。所以,今后的环保政策法规研究,要立足环保问题的经济根源,要重视环境产权界定的研究,重视宏观资源利用政策研究,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在资源价格的制定上要完整体现资源的价值,特别是资源的生态价值。真正把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计入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逐步改革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真正在宏观上将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 结语

经济的外部性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产权不明晰是其症结所在,要解决环境经济问题,关键要从完善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入手,引导资源配置,促使外部问题内在化。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来强化环境保护。要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宏观管理机制,强化综合管理决策的能力,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要改革传统的国民经济评价体系,在宏观上将经济引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顾介康、储东涛主编,《江苏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规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孙月平编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产权环境保护资源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产权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小产权”为什么“小”
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经济效率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