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与超越

2011-08-09陈环

中华书画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线描画家形式

陈环

陈一文是一位研究型画家,他的作品散发出一种阳刚、奇秀、深沉、强悍之美,这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画家在坚实功力的基础上,赋予作品的精神品味和在绘画本体价值方面所做出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

——推荐语

一件美术作品,关联着作者与作品两个系统,在对创作进行艺术评价的话语中,两者均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绘画本体价值论切入,将关注的重点从作者转移到作品,这样,能更真实地解读出作者的精神内核及其艺术思维的触觉和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画家的个性决定创作的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画家,决然画不出有个性特征的作品。作品的风格就是创作的个性,这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题材上的个性;二是艺术表达上的个性。在创作题材选择上虽然从来无专利可言,但还是关系着画家的生存母体与生活本源。“历史和风土规定着艺术。作为制约生活的历史风土,是决定艺术的重要因素”(《关于美》[日]今道友信)。所以,一个画家对创作题材的选择并非是绝对自由的。长谷大山的赣南腹地,是被称之为客家人大本营和客家文化摇篮的地方。丰富、生动、充实的客家生活,是作为一名客家人陈一文创作的永不干涸的源头活水。艺术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但现实生活并不等于艺术。艺术创作是对现实生活的升华,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另一个世界的行为。因此说,对艺术题材占有得天独厚的先机,对形成画家艺术个性固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画家的艺术思想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创造。艺术思维受画家观念的支配,美术创作就是画家艺术观念支配下的实践活动。换而言之,作品是画家精神品格的影像,那么,这一影像也必然反映着画家的艺术思想并推导出相应的艺术表达语言。陈一文认为“美术创作的重点应该是美术作品本身,画家要去探索的是美术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即研究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语言。审美感知的疲劳之因就是作品的外在形式或形象语言缺少创造,从整体上无法引起观者的兴奋,新形式的创造就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新颖感的旧形式。美术作品的内容既然存在于形式之中,那么,作品的形式也是内容的组成部分。形式结构是内容的形式,它不是空洞之物,它依赖造型语言而存在。”在绘画创造诸要素中,除形式结构创建外,还包含着形象创造与语言创新等内容。“创造是生命之源。”在论述《构成与美术创作》的文章中他写道:“构成法则的艺术运用是一种创作思维上的观念更新,它贯穿于创作过程的始终,是发现、创造、运用新视觉语言的过程。它以个人特有的生活感受为前提,进入到一种强烈而主观的精神世界。这便要求画家在创作中发挥最大的想象、联想与幻想的能力,在‘按照美的规律的原则下达到充满创造精神的物质再现。构成不是某些形象要素的简单拼凑,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真情的心灵传达,以高扬画家主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在画面达到心理和精神力学关系的平衡。”

数十年来,陈一文在《客家》与《乡傩》系列创作中交替前行。怀抱玄远的意向,保持年轻的心态,读书作画做学问,潜沉心斋,持恒砥砺,在艺术理想的光照下,勇敢接受并大胆实践着新的艺术理念,树立起一种开拓精神,这就避免了创作中作品同质化趋向的危险,使作品从传统审美样式中凸显出来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欣赏他的《客家》作品,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人物身形体量夸张的意象造型,对传统线描的勇敢解构,墨色点线面的构成处理,都恰当地呼应了造型上的要求。作品一扫通常乡土作品那种细柔甜腻,稚嫩矫饰之弱趣,而展现出矫健豪放,雄强刚阳之壮美。这无疑在真挚浓烈的乡土原生气息中使作品具有了崇高气质的美学品格,这既是画家精神气度的现实关照,亦是乡土题材创作的一种进步。

自1996年陈一文画出第一张《舞傩的人》以来,他进入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傩的现实魅力让他魂牵梦绕。如果,其光怪陆离是傩的外在姿态,那么,傩舞、傩戏等诸多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精神内核,则是画家表达的主旨。毕竟,照抄现实将使绘画创新的意义与价值荡然无存。着眼与已有的知识准备,在《乡傩》创作的艺术表达上,陈一文介人了陌生、象征、解构、原型等创新思考。他认为:“借助隐喻产生联想并通过相应的形式使作品具备动人的深刻性和感人的魅力。”又说:“审美过程也是一种感受过程,在审美中能否让观者延长饶有兴致的观赏时间,为神秘魅力所动,陌生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保证。”“在创造形式陌生感的同时,造型语言更具体和实际,故先有形式再有语言。”在中国绘画中,自晋时曹不兴、顾恺之们的“曹衣出水”与“春蚕吐丝”线描传统形成至今,因时因人,既有凝固的程式,也有发展与变异,但在历史进程中人物画被边缘化之后,线描留下巨大的空间,这就为创造性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与新时间之可能。解构线描的特点是要创造与传统不同的线描,这在山水画中已早有先例,在人物画中的探索更具有现实意义。这犹如探险,“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热血激荡的陈一文艺术探索的情怀,超越自我的理想让他起死回生,在那支配一切的创造力的作用下,自由地在艺术的天空中展翅翻飞,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克服寂寞,忍耐病痛,战胜困顿,用独到的匠心,幽深奇妙的意向,率而造极,归极得本,让《乡傩》散发出那种热烈、奇秀、深沉、神秘之魅力。其含蓄的深意,卓绝的新意,是画家才华和至情至性完美结合的明证。华美新颖的形式结构和形象语言与真挚灼热的人文情感相结合,就如同美玉和它的纹理凝为一体而相得益彰。

把自己短暂的生命镌刻在永恒的作品之中,使自己的灵魂与作品融为一体,毫无疑问,选择探索与超越,这样的作品值得关注与期待。

猜你喜欢

线描画家形式
我画我心
酷炫小画家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