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开放式教学 促进实践能力发展
2011-08-09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张 玲
运用开放式教学 促进实践能力发展
福建省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 张 玲
职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今后职业活动的成效,而且也影响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及综合国力的提高。该文针对中职生的现状,提出了在德育学科中运用开放式教学来培养中职生实践能力的若干措施。
开放式 思维训练 实践能力 中职生 德育课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行业之一,它是连接教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纽带,它所造就的具备宽基础、多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创业型职业人才,将直接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近期有关职业能力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反映最强烈的是中职毕业生缺乏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及人际协调能力,适应周期长,影响用人单位的教育投资和用人积极性。这一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课题。德育课是中职课程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学科的教学中,笔者尝试了“运用开放式教学”,较好地“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心理开放,萌发自我
著名教育学家班杜拉认为,如果学生自认为不能胜任学习的话,即使他们实际上能够学好,他们也可能会失败,甚至放弃掌握课业的努力。众所周知,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就是被忽视的群体,加之中考失利造成的阴影,相比而言,该群体较其他群体自卑,挫折感与失败感严重,相当部分学生对学习、学校存有紧张、不安,甚至是抵触、对立的情绪。被动、消极是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一种常态。可以想象,这样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学习结果。当然,学生的心理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育教学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的德育教师有责任首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预热”,让他们从“封闭”走向“开放”。
首先,教师的心理要开放,不能将中职生视为“问题少年”,心里要装得进每一名学生,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发展潜能,充分尊重、鼓励、称赞,接纳他们的思想、情感、智力、行为方式,进行多样化、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其次,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到学生的生活空间或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共同活动,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真诚,从而愿意打开心扉。再次,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创建情绪安全感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漏洞与学习的过错是很平常的事,鼓励学生直面自己的无知与不足。只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自主地畅谈,才不担忧提出“愚蠢”的问题会招致别人的嘲笑,才愿意尝试动手、动脑。当然,成功的解决问题者与失败者相比,在态度方面会表现出更充足的自信心,教师也要适时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的体验,以此来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产生自我接纳、自我实现的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封闭为开放,敢想、敢说、敢做,这是培养中职生实践能力的第一步。
2 思维开放,学会分析
笔者以为,中职德育课实践能力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交往、调查分析、生存与适应、政治参与等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思维则是能力的核心,是德育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的关键一步。以往,我们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不同思维方法的培养,致使学生随机调遣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一旦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改变,就会无所适从。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与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其要加强与创造能力密切相关,如发散求异、标新立异等思考法的训练,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法的优势,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威力。
2.1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创新。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教师的提问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机会。思维从问题开始,只有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能才能得到发展。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积极开放教学空间,有意识设置许多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然后恰到好处地点拨,鼓励学生摒弃思维切入的定势,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设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应具思考性,它必须能包括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出于对中职生思维水平较低的现状考虑,会倾向于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问题缺乏深度与难度,直接从书本上就能找到标准答案,容易误导学生仅关注问题的浅表、局部,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重组和结构化去。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学生养成从整体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影响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从而影响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此外,问题还必须是真实的,最好用能看到、感觉到的某些事情或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争议,产生强烈的认知需求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冲动,问题就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吸引不断追问和连续讨论,学生的思维也就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真正、深刻地进行,思维品质也才能得以提升。
例如:在教“价值规律”时,我没有直接讲授其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而采取了迂回式提问启发思考: A、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商品的价格相同吗?为什么会不同?B、商品的价格由什么决定?价格总是与价值保持一致吗?C、价格为什么会波动?如何波动?D、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豆腐再稀少会比肉贵吗?为什么? E、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那么价值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F、根据价值规律,你认为企业主应如何经营才会获得利润最大化呢?
这种方式的提问,遵循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变宽,由形象到抽象,认识到问题的各异性和多面性,从而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聚合性、创新性等要素都得到了有效训练,使学生突破常规,超越自我和追求卓越的飞越。
2.2 创设协作情境,促进思维提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与社会、与班级、与他人的合作交流对学习思维有着很大影响。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合作的交往团体里,异质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中,我们提倡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让学生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训练技能、提升能力。分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的协作学习方式,它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与合作性。在组建小组人员调配时,我通常采用异质分组,即将性别、能力、成绩、性格、气质、脾气各异的安排在一个小组,全班形成同质的几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利于组内互助互学、组间公平竞争。当然,这小组随时可变换小组成员,也可由小组内到小组间质疑、解疑,相同的问题结成兴趣组深入研究;把问题分解到各能力组突破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的交流与研讨、语言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性格的磨合,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对问题的解决,而且培养了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协作与沟通能力。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个体素质的社会化。合作互助、交往竞争,这也是每个学生社会化进程中重要一步。对于一些竞争观念薄弱,团体意识缺乏,不擅于协作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而,在小组合作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防止一小部分能力强的学生主导局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让每个人都参与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权利与义务。
2.3 创设差异情境,倡导思维求异。当学习者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被考虑到时,学习是非常有效。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教育与生活背景各异,导致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是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教师不要试图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或形成同样的思维层次模式和习惯,而应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鼓励每个人的个性与潜能充分发挥,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递进发展。
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类型差异,教师在备课时,应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确定他们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建议性的学习方法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 在课堂教学时,可进行分层或分组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特质进行差异教学、个别教学,教学手段要多样而灵活,如:给有的学生提供辅助提纲,有的做示范,有的提供直观材料,并协调好这些措施,课上随机应变;课后重视练习的梯度性和针对性,设计布置一系列弹性作业,因人“施练”,因材施学。对于学困生,仅要求做基本题,意在明理,夯实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和主动求知的态度;对于中等生,要求完成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题,如:案例分析、材料分析题,避免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使智能进一步发展;对于优等生,则要求完成一些富于探究性的发展题,让其通过查找资料或互联网检索或深入社区采集信息资料,并学习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处理,让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究去获取知识,克服思维定势,强化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当然,学生也可自主选择练习内容与活动方式,这种“自助餐”式的教育,给学生个性与潜能最大的发挥空间,从而促进学生愉快并高效地践行。
3 形式开放,提供实践
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至少应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是德育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学中,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参与形式鼓励学生活动,努力实现课内活动向课外实践的延伸。
3.1 时事联播(每堂5分钟)。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读书、读报或上网浏览新闻,并做好摘录。课前准备稿件,课堂上自己主持播报。通过此项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关注生活,运用自己独特视角,了解社会动态,学会捕捉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敏锐的观察触角,提高洞察能力。
3.2 专题辩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能够指导行动,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及哲学原理分析、评判生活现象、社会热点及焦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在课堂中我们开设专栏时间,组织学生围绕专题进行辩论。例如:哲学常识开展“哲理思辨”,生涯规划开设“职场风云”,经济政治常识进行“时事评论”,职业道德与法律开设“今日说法”,对社会热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美韩军演等等开展专题讨论。在活动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沟通思想,教师再适时点拨,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从中促进学生发现、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3 实践任务(活动)。学生缺乏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整合能力,不同的学习阶段,根据学生的水平还应安排适当的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构思、操作、创造。其一般过程是:提出任务——设计方案——实施调整——汇总交流。综合性任务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过程的自主性、创造性及协作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既可以是教师从教材中确立,也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自行选择;实施方式上,可以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实验、采集文献信息等;表达交流的形式也可不拘一格,调查报告、小论文、新闻发布会、设计图、计划书、展示板、表演、展览会、辩论会等均可。笔者结合职专一年级《生涯规划》教学让学生进行“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市场调查”、“创业教育小品创作”;结合职专二年级《经济政治与社会》债券、股票、储蓄、保险等投资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个人收入制定“我的家庭理财计划” 等,均取得良好成效。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渐渐增长经验,实现自己的创意、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有效地培养统筹规划、探究创新的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
4 评价开放,强化过程
教学评价体系是学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调控着教与学的全过程,可以说,教学评价是反映学科教学水平及倾向的“晴雨表”,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与学。
中职校没有升学的压力,德育课程的评价也不具备选拔性功能,而旨在通过评价激起及深化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及工作态度、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基于此,中职德育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注重过程。
4.1 评价方法的开放性与实践性。评价中,教师应提倡综合、动态和开放,避免单一、静态和封闭。评价形式应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可综合采用观察、调查、活动记录、讨论、作业、笔记、测验、档案等方法,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将定性与定量、笔试与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评价、全程评价。评价主体也应开放,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从“重他评”到“重自评”。不仅仅是教师评定,还可以是家长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
4.2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对评价学生的学习应更加开放,从“课程教学”扩展到“全方位学习”,从“书本知识”扩展到“实践活动”,诸如: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情绪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都应列入评定范畴。教师应将课堂听课状态、发言次数、笔记作业的完整性、小组合作情况、实践任务的完成、创新程度、学科获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定性评价为主,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运用评分、等级评定、描述性评价(评语)、报告等多种表达形式评价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以确保评价的全面与客观,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4.3 评价标准的个性化与差异性。评价得当,给学生一个“是非”标准,便于调整自身的认识和行动。因此,教师在评定的时候应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风格,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及能力分别进行评定,避免出现偏差,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应“鼓励创见,尊重异见,宽容误见”,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及学习成效,从而让学生敢说、敢做、敢评,充分体验参与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并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实践与反馈的良性循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