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集锦

2011-08-09

地理教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命名月球实体

资料集锦

国家海洋局局长:我国近岸开发呈现明显过度状态

一、海洋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必须均衡

记者: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如何?还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

孙志辉:据初步核算,200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9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创造就业岗位达3200多万个。近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沿海地区“3+N”的经济区发展布局形成。

在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重近岸开发,轻深远海域利用;重资源开发,轻海洋生态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谋划的“三重”与“三轻”矛盾比较严重等诸多问题。

同时,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海域划界、岛屿归属和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海洋开发尚面临着巨大风险;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经济局势仍未稳定,海洋经济未来发展态势尚不明朗,保障海洋经济平稳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正在表现得越来越激烈和复杂。我国绝大部分的海洋产业活动和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在近岸海域,近岸开发呈现明显的过度状态。不合理的海洋开发,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与整体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境丧失或改变,生态灾害事件爆发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加。

二、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何时从海洋大国变海洋强国

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状况如何?

孙志辉: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海洋监测技术,大洋金属资源调查勘探技术、海水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等海洋高科技领域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能够自主制造载人深潜器的少数国家之一,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北极黄河站和雪龙号破冰船“一船四站”的极地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但是,目前我国海洋关键技术自给率仍然较低,发明专利数量少,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已达70%至80%。

我国目前主要海洋仪器仍然依赖进口,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深海资源勘探和环境观测方面,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落后,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海洋领域拔尖人才匮乏,尤其在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海洋领军人物严重不足。

三、摸清家底,强化调控,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记者:根据“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家海洋局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将设定哪些工作重点?

孙志辉: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十二五”规划赋予了海洋经济新的责任和期望。为保障和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国家海洋局近期将重点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预计用2至3年在全国范围开展海洋经济普查;继续编制、完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方案;配合制订促进海洋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海洋局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四项工作重点:

一是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指导。编制实施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以及扶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等政策建议,研究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投融资、用海等有关政策。

二是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快立法,深入做好《海洋基本法》前期立法研究;推进《海域法》《海岛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有效实施,加紧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研究制定《海洋观测预报条例》《南极考察活动管理条例》。

三是加强海洋经济分析和研究。完善海洋经济标准体系和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深入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规律、特点、问题、趋势等的分析研究工作,重点围绕海洋资源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提高海洋经济研究水平。

四是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实行总量控制,开展重点海域、海岛的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继续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海洋基础理论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加大海上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海洋开发秩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国家深海基地和极地科考能力建设,为海洋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摘自新浪网 2010年11月14日

我国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批

本报北京消息 来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消息称,2010年8月2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蔡伦(63年~121年),我国东汉时期桂阳郡耒阳(今湖南耒阳市)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人;毕昇(约970年~1051年),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发明家,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排版印刷术的发明人;张钰哲(1902年~1986年),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新中国首任天文台台长,1928年他将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中华”星,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受控撞月。经过为期一年零四个月的在轨运行,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8台有效载荷共获得原始数据约1.37TB,目前已获得经各种校正和处理后生成的数据产品约5.13TB,并且取得了以国际先进的全月球影像图和三维地形图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奠定了技术基础。

据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主任、中国月球地名命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刘晓群介绍,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活动始于17世纪初期的欧洲,后来转移到20世纪月球观测和探测活动较多的美国和苏联。目前,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管理和审批是由世界各国公认的权威天文学术组织—— IAU负责。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必须遵循IAU的各种规则和程序。首先,被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本身须具备特定的条件,比如,须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应用价值,直径须大于100米,对其进行命名有助于月球研究及月面测绘等;其次,所命名的名称也必须符合IAU规定的要求,如,撞击坑只能以著名科学家姓名命名,且须为去世三年以上的科学家,山脉则以地球上山脉名称命名等。月球作为全人类的共有财产,任何研究者都有权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向IAU申报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

据了解,自1935年至2009年期间,IAU共审查批准了1993个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其中有1592个撞击坑。在已命名的地理实体中,仅有11个中国人的名称。

刘晓群说,2010年,随着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研究成果的逐步产出,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全面部署了我国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有关工作,成立了命名工作领导小组和咨询专家组。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我国科学家向IAU提出了月球地理实体命名的申请,并于2010年8月获得IAU批准。至此,月球上共计以14个中国人的名称命名了19个月球地理实体,包括12个撞击坑、2个月溪和5个卫星坑。

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月球探测及其科学研究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也表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影像数据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获得批准,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是探月工程一期科学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成果,对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后续发展及其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自新浪网 2010年09月21日

科学家释疑近地点超级月球:影响甚微难以察觉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潮汐力让月球的自转减速,因此月球的一面总是朝向地球。尽管此前许多太空飞船拍摄到了月球的远侧,但美国宇航局月球侦测轨道器带来了月球另一面更为细致的图片。本图就是由月球侦测轨道器拍摄,显示了月球表面的地形细节,海拔超过2万英尺(约合6千米)的地区以红色显示,而低于2万英尺(约合6千米)的地区则以蓝色显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11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2011年3月19日,月球将比过去19年任何时候都要靠近地球,届时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356577公里。满月时月球显得异常巨大,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极端超级月球”。一些占星家借机抛出一些危言耸听的结论认为,“极端超级月球”现象将引发地球的巨大灾难,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对此美国地质勘探局科学家表示,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任何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介于根本没有影响与根本看不到的程度之间。因此也不会引发所谓灾难。

著名的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把即将到来的近地点满月现象称为“极端超级月球”。诺勒认为,当“极端超级月球”现象发生时,超级风暴、特大地震、火山和其他各种自然灾难有可能会造成地球的大浩劫。不过,科学家指出,占星术并不是真正的科学,它仅仅是将天文现象和神秘事件牵强联系在一起而已。

对于诺勒等人的观点,人们是否需要真的为即将到来的“极端超级月球”做好预防准备呢?这个问题事实上并不难回答。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已经对相关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在正常的情况下,月球与地球之间距离的远近变化已经在地球上产生了影响,如月球可能会导致海洋的潮涨潮落。

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较小但可测量的潮涨潮落,在满月或新月时,潮汐最大。华盛顿大学地震学家、环太平洋西北区地震网负责人约翰-维达尔介绍说,“不管是月球还是太阳,都会对地球产生一些压力。当它们排成一线时,也就是当满月或新月时,地震活动的强度会有不超过1%的增幅,相应地,火山活动也有轻微的增强。”

地震活动对潮汐的影响在缓冲带最明显,如环太平洋西北区。华盛顿大学另一位地震学家威廉-威尔考克解释说,“当出现低潮时,海水变少,因此海床的压力就更小。”威尔考克认为,低潮时缓冲区的地震活动比当天其他任何时候的强度要大10%以上。不过,他从来没有观测到地震活动与满月或新月时低潮之间的联系,而维达尔也只观测到一些较小的联系。

那么,在近地点满月时,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呢?3月19日,满月与地球的距离如此之近,地球上是否会发生更多的地震或火山爆发呢?科学家认为,在月球位于近地点时,月球的引力与其他时候相比并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变化不足以改变潮汐的高度,也不足以提高自然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约翰-贝利尼表示,“美国地质勘探局等机构科学家已经对此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根本没有发现任何重要迹象。”维达尔也表示,“实际上,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近地点满月带来的任何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介于‘根本没有影响’与‘影响小到根本看不到的程度’之间。”因此,即将到来的超级月球不会引发大地震。

摘自新浪网 2011年03月11日

猜你喜欢

命名月球实体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