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驱动教学法”及其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2011-08-09颜文华
颜文华
(洛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471022)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能的提升一直是我国教师非常关注的一项素养,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研究,甚至引进了国外一些成功教学方法。笔者在多年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将理论知识讲得深入透彻、生动形象、易懂会用,做到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体会,探索出了“三轮驱动教学法”。认为该方法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特别适合于社会科学范畴内各类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应用性课程。
一、理想的教学方法应具备的特点
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外,比较典型的几种方法是案例分析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Role-play(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案例分析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有利于促使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表达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方法在我国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没有国外那么普遍,而且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1]。项目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做实践,即学中做、做中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2],但适应的课程范围有限,而且由于受班级规模较大等因素影响,教师难以对每一个项目进行指导,因而操作难度较大,实际效果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Role-play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企业运作方式方面具有较好功效,但也存在与项目驱动教学法类似的问题,而且由于受实践经验制约,在扮演较高层次的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难度,往往用在较低层次的管理程序和服务流程方面的简单扮演。基于这些原因或缺陷,这些方法通常只是当做传统讲授法的补充教学手段,用于部分课程、部分章节、部分学生,占据部分课时,而且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面显得不足,以至于大学生在课堂上普遍缺乏质疑、创新精神。
从理论上分析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最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应具有以下5个特点:第一,系统性。教师通过博览群书和精心备课,对理论知识介绍得非常系统,而且具有一定前沿性,不局限于某一本教材、某一家之言,确保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第二,实用性。教师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让学生学会这些理论知识如何用于实践活动中;而不是学生即使经常逃课,但只要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考完就全忘记,甚至让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无用。第三,创新性。教师能针对学生特点,合理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并能进行创新,不是光记笔记、被动接受。第四,活跃性。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五,适应性。我国班级规模普遍要大于、甚至远大于西方国家大学班级规模,因此,西方国家大学课堂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一旦引入我国大学课堂,操作起来就显得特别困难,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所以理想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符合我国班级规模较大的特点。第六,广阔性。理想的教学方法应能应用广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体方法,适合于多数课程、某一课程的多数章节,占据某一课程的多数课时。
从这些特点来分析,上述任何一个方法都难以符合全部要求,我们需要探索出新型的能符合这六大特点的教学方法。
二、“三轮驱动教学法”理论介绍
“三轮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合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通过知识贯通与建构、理论拓展与争鸣、理论运用与创新三轮层层驱动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建构对某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理论争鸣,并将理论灵活运用于行业实践中甚至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三轮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可见表1。
表1 三轮驱动教学法”内容体系与操作细节
第一轮——知识贯通与建构。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每一章节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展示出来,并运用传统讲授法适当加以讲解,以使学生对本章理论知识既有整体的把握又能掌握细节,从而实现书本知识的贯通与建构。本轮教学在课时分配上大约占本章总课时的1/6,如能引导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主动对本章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二轮——理论拓展与争鸣。如果说第一轮是“照本宣科”,按教材进行讲解,教师“硬”讲、学生“死”记。那么第二轮就是脱离书本、超越书本,教师“软”讲、学生“活”学,要充分展示教师的博学多才和训练学生的聪敏才智。在这轮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介绍其他教材、著作等研究文献中对本章知识体系和主要内容的不同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看法。同时,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这些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甚至形成自己的观点。本轮教学在课时分配上大约占据本章总课时的1/2,如果能引导学生在教师授课前主动查阅相关文献、撰写读书心得等,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三轮——理论运用与创新。如果说前两轮是在理论范畴内进行讲解,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师生“纸上谈兵”,那么,第三轮则是从行业视角在实践范畴内进行操练,促使学生实现由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项目驱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团队活动、项目任务汇报等方式,让学生来展示自己对这门课程各方面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运用理论甚至进行理论的创新。本轮教学在课时分配上大约占据本章总课时的1/3,如果能引导学生调研企业、参与实训实习与挑战杯活动、撰写调研报告或专业论文等,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三轮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三轮驱动教学法”将上述诸类教学方法巧妙地融于一体,基本上具备上述分析的理想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六大特点,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特别适合于社会科学范畴内各类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应用性课程。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对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归纳如下:
第一,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旅游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旅游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目前学术界尚没有清楚的答案[3]。因此,旅游教材建设明显落后于其他较为成熟的学科,许多旅游教材数据老化、内容陈旧,甚至只是从其他学科简单地移植过来。目前,国内不少教师为避免照本宣科,会把学生使用的教材只当做一本参考书,综合多种教材和研究文献,按自己的理解,对课程章节体系和主要内容进行重新构建,然后向学生讲解,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考试以笔记内容为主。这势必会导致学生轻视教材,重视做笔记和背笔记,何况教师个人的理解也未必完全科学合理、系统全面。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系统、不全面。
第二,能够更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以上教育,特别需要培养理论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的学生。“三轮驱动教学法”可促使教师在课堂上介绍本学科领域内的各种观点、各种思想,避免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引导学生多探讨一些难以理解的、没有标准答案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探讨一些新鲜的、酒店业界中发生的一些事情”[4]。传统教学法往往导致学生只知道教师归纳的或教材阐述的观点,无疑会影响学生视野的开阔,与旅游行业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特点也不符合。
第三,能够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力。“三轮驱动教学法”在每一轮教学环节中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我查阅文献、分析文献。使教师转化为课堂导演、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演,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机械地做笔记和背笔记,考试一结束,背诵过的理论知识就被遗忘了。这种方法驱动学生在整个学期内都得花时间自己找资料、分析资料并加以运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力。旅游行业日新月异,学生在大学课堂学到的知识毕业后不一定用得上,要想干好工作,在旅游或相关行业中闯出一片天地,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学习力和思维力显得尤其重要。
第四,能够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实践力和创新力。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该学科的突出特点。“三轮驱动教学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融合进来,从而驱使教师自觉引导学生不但知理论,而且用理论。让学生在企业案例或社会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的作用,并创造性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样会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实践力和创新力。
第五,能够更有效和便捷地运用于各门课程。就旅游学科而言,按照有关学者对旅游学科体系的划分[5],旅游专业课程按其性质也可以分为旅游基础类课程、旅游应用类课程和旅游哲理类课程。“三轮驱动教学法”有机融合了上述诸类教学方法,几乎可以用于各门课程、全部章节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旅游应用类课程,例如旅游市场营销学、旅行社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运用“三轮驱动教学法”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班级规模对教学操作的影响。当然,这种方法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教师由主演向导演的转换,并要积极提升自己对所教课程的横向和纵向理解度,不再是非专业教师迫于教学需要,半路出家,凭着两三本教材就可以走上讲台。
[1]孟范香.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10,(2):117-118.
[2]黎孟雄.项目驱动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3):44-46.
[3]陈才,等.对旅游学研究对象定位与学科地位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37-39.
[4]颜文华.爱尔兰酒店管理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理念及启示[J].旅游论坛,2010,(5):611-614.
[5]曹诗图.试论旅游学科的构建[J].旅游论坛,200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