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库存管理策略探讨
2011-08-07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刘向东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刘向东
对于所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来说,库存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库存是生产销售企业以仓储的形式,对有形资产进行有计划管理的过程。其中有形资产既包括生产企业所需的生产原料,也包括销售企业所要销售的产品。库存常常给企业的决策与经营带来很多难以选择的困惑,库存过多,导致生产企业生产原料库存堆积、销售企业产品积压,这些都会使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减少,不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转,而库存过少,则很容易导致生产原料供应不足或销售的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都不能满足生产或客户的需求。众多的企业已经敏锐地意识到,库存不但成为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很多企业将现代的库存理念和相关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企业库存管理中,力图通过有效库存,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如何将库存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适当的水平,即实现对库存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促进企业稳定在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现代企业库存管理策略的研究,是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企业库存管理的策略选择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 重视库存材料分类管理,积极构建库存管理体系
企业的库存管理是对物资的规范入库、规范库管、规范出库,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服务。由于库存物品(生产原料或企业将要销售的产品)一般种类多,规格各异,性能复杂、形状不同,库存物情况复杂,因此应在对库存物品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构建起健全的库存管理体系。
1.1 细分原料种类和管理标准
企业应按照仓储物品的属性、物化性质、存储条件、运输方式、采购周期等因素的差异,将它们分为不同存放周期,不同存放标准,不同维护方式的类型。比如从存放期上可分为长期存放、不宜长期存放、不能长期存放三类。就生产原料来说如:聚氯乙烯树脂、工业盐、燃煤等物资具有固态、不易变质等特点,能够长期存放;电石、烧碱、汞触媒、油品等物资由于易粉化、液态、剧毒、易燃等性质,不易长期存放;液氯等属危害性较大物资,列入不能长期存放类。结合物品本身的因素,应结合企业生产计划安排和市场变化情况,按照库存安全、便于调配、成本消耗的原则,从库存量上确定存储物品的最低和最高库存时间临界点,从库存材料的理化性质等方面,明确库存的时间标注、库房环境标准等。
1.2 建立库存信息预警机制
对于企业库存管理部门来说,建立传统的库存台账是必要的,但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提高市场需求快速反应能力,必须建立起对库存管理的信息预警机制。要通过计算机数据管理手段,录入所有库存材料信息,并借助信息工具能够实现库存信息的及时调取、即时统计,动态掌握企业的库存余缺,保证生产和经营的高效供应。尤其要能够根据库存数量、库存物品的安全性设定预警临界值,在库存过多、过少或库存材料安全上达到预警临界点时,应及时借助信息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处置。应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发展趋势、交通运输、气候变化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研究,定期对原材料、产品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库存管理预警控制与管理,及时调整库存标准和期限 。
1.3 强化入库、出库的制度管理
入库和出库是库存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仓储的利用效率,涉及库存物品的安全,因此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企业应规范入库程序,严格入库标准,堵住不合格产品流入企业,禁止无计划、超计划入库,严防规格不符合要求,达不到采购标准的材料入库,尤其对无产地、无合格证、无质量保证的“三无”产品严防入库。在入库物品检验中,发现材料品名、型号、外观、数量与采购计划不符的,不可接收。入库物品应在与采购部门认真核对的基础上,实行即时验货、即时登记,入库物品随时录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出库管理上,应加强出库审批、出库审验、出库登记、出库检验等程序管理,禁止出库的随意性,严禁一出一入不见物的“空中飞”现象发生。应重视对库房存储空间的科学利用,从提高出入库效率出发,加强库房空间和物品摆放的日常调整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库存空间的利用率。
1.4 实行库存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
应加强对库存状况的评估,加强对库存状况的监控。对库存控制不力,造成库存偏离标准,造成企业损失的,应严肃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库存管理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的应予以奖励。
2 实施项目模块管理,促进企业库存管理的科学化
企业应从生产经营需求出发,对库存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库存管理的有效衔接、高效运转。库存项目管理一般应分为如下项目模块进行:
2.1 存贮状态管理
应动态掌握各类物资的存储情况,在实行采购、使用、存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实时掌握各类库存物品采购、使用、存储的变化情况,提高物资存储的控制能力和控制效率。
2.2 库存成本控制
库存成本控制实质就是依靠对库存的有效管理,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成本控制的着眼点应当放到库存量的适度把握上。它要求库存部门应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保持日常沟通,既要保证供给,也要尽量缩减库存。同时,在库存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存储位置,调整存储空间,合理利用仓储容量。应定期考核产销平衡率指标,减少产品库存,杜绝产品积压,监督产品存量的变化,提高库存周转率。制定产品定额消耗指标,结合实物盘点,有效控制材料浪费,保证投入产出比例。
2.3 库存盘点
库存盘点是掌握存储状态,发现存储问题的常规方法。应对库存物品做好日常货物盘点,重视组号存储物监控,防止存储损坏或变质。定期不定期检查管理情况,摸清实物状况,杜绝白条抵库,对亏库物资查明原因,落实责任,确保账实相符、库存及时利用。
2.4 库存条件检查
企业应按照物资特点和存储要求,定时间、定责任人对仓库的安全隐患、应急设施、存储方法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加强对现有仓库存储条件的检查评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保证库存物资的安全。
2.5 变现管理
制定资金回收100%的指标,控制不良销售,杜绝赊销现象,保证库存的变现速度。企业应按照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定期对应收账款进行明细盘点,进行必要的账龄分析,按照控制指标动态管理。应定期考核资金回收率,实行变现评估,提高资金回收和利用率,确保库存良性周转。
3 坚持计划管理,提升库存管理效益
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信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节奏。应建立规范的库存计划管理体系,结合市场变化情况、企业的运行状况制定生产、采购、销售计划和库存标准,为经营决策提供精准的依据。经营部门可利用稳定的客户资源、运输资源控制产品销售、原料采购的周期,最大限度地调节库存,做好库存的有效把握。
3.1 加强入库、出库的合同计划执行
对于生产销售企业,应加强日常的库存管理与生产协调的监督,建立严谨的合同管理体系。在与供应商、销售商、承运商签订供货、销售和物流合同中,明确出入库时间、数量等要求,加大合同履约率考核,监督合同执行情况,保证入库、出库按合同、按计划执行。不能按要求进行履约的,加大合同仲裁和诉讼力度,保证生产销售的正常运行。
3.2 积极完成供货计划
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供应往往具有种类多、采购频率高、需求不均衡等特点,应事先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供货关系,协商制定供货计划。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将实力强、信誉好的供应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障集中采购的稳定;应重视依据不同供应商的优势,细分供应物资的种类,提高供应商供货的专业程度;应加大供货协调力度,保障供货数量、质量及时间,同时减少采购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
3.3 提高库存量的动态管理
应强化库存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管理,逐步形成生产单位、采购部门、供应商定期和实时沟通的体系,使供应商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各种原辅材料库存情况和使用计划,并利用其资金优势和库存能力,主动储备相应的物资存量,按照企业月份的采购计划或临时计划需求,保障及时供应,既要减少资金占有率,也要保持适当的库存。
3.4 提高物流的效率
库存管理中存在入库、出库的关键,这就涉及到入库、出库的效率问题。而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库存的入库、出库自然受到整个物流体系运转效率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物流环节,应建立稳固的物流运行体系,与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物流运输企业实施战略合作,促进物资流通及运输周期的保障,促进入库、出库的效率;同时在加强对库存资源掌握的基础上,建立入库、出库的车辆调配登记台账,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运力,保证物流资源充分利用,减低入库和出库的物流成本;另外,应充分利用物流信息交流的平台,根据库存情况和生产销售的需求情况,由物流管理部门统一进行协调,促进物流配送效率提升。
4 加强科学分析与预测,降低库存风险
库存管理工作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应从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出发,在库存管理中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是决定库存量、现对库存有效管理的基础。应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市场发展趋势、生产运行状况,编制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生产运行分析和经营运行分析,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运行分析体系,以此作为库存控制的基本依据。应进行如下分析:一是对企业当月运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影响效益和有利于提高效益的主要因素,制定应对措施。二是对次月经济环境、市场走势进行预测,结合企业生产装置运行情况,制定出企业月份综合计划,包括生产、经营、资金、项目计划等,确保企业正确决策。三是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气候变化、仓储条件影响,制定最佳库存计划,降低库存成本。
[1]刘昭晖.基于SCM的JIT库存管理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
[2]孙连伟.汽车配件管理及多策略库存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3).
[3]张庆民,吴士亮,孙树垒,吴春梅.冲突条件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协商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1(1).
[4]刘玉芳,李弘,辛磊.建筑企业库存管理文献综述[J].价值工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