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素水平对文心兰原球茎脱分化的影响1)
2011-08-07尤海波
尤海波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
文心兰属兰科文心兰属(Oncidium),花形奇特似舞女,又名跳舞兰、金粉蝶兰、瘤瓣兰,属复茎类洋兰,附生或地生[1],原产墨西哥、西印度群岛、巴西等地[1-7]。可作为盆花和切花,同蝴蝶兰及大花蕙兰一样,作为主要的栽培品种,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2-5]。文心兰传统的繁殖方式为分株繁殖,繁殖系数较低,容易受到病毒感染,造成品质退化,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繁利于保持种苗特性,有效控制病害,因此,探索文心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裂素类激素在试管苗增殖中起关键作用。本试验以诱导出的文心兰原本球茎为外植体,采用3种常用的细胞分裂素考察文心兰原球茎分化效果,选出适于文心兰原球茎分化培养基,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3种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园区栽培的宽唇文心兰品种(Oncidium )诱导的原球茎;6-BA(6-苄基腺嘌呤)、KT(激动素)、Ad(腺嘌呤硫酸盐)、NAA(α-萘乙酸)等购于中国上海惠兴生化试剂公司。
1.2 培养基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糖30g/L、琼脂粉6g/L、pH 5.6,各种激素配比见表1。
1.3 试验设计
3种细胞分裂素分别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1.4 接种方法
将文心兰原球茎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手术刀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接种于上述不同培养基,每处理10瓶,每瓶5块原球茎。观察记录接种后新芽产生的时间、生长状况及35d的分化情况。
1.5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25±1)℃、光强2000~1500lx、光照时间12h/d。
表1 各处理培养基中激素的组合及浓度 mg·L-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浓度6-BA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试管苗的影响
表2 不同浓度6-BA对文心兰新芽产生的时间及分化率的影响
不同浓度6-BA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当NAA浓度一定时,在6-BA低浓度时没有原球茎(Protocorm Like Body,PLB)形成。6-BA浓度在0.5~3.0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逐渐增加,新芽形成时间逐渐缩短,且试管苗的分化率逐渐提高;当6-BA浓度为2.0mg/L,NAA浓度0.1mg/L时,试管苗的分化率较高,分化系数达7.27,同时在苗与培养基接触面附近有少量原球茎形成;当6-BA 浓度为2.0mg/L,NAA 浓度0.2mg/L时,试管苗的分化率最高,分化系数达7.27,在苗与培养基接触面附近没有原球茎形成;但当6-BA浓度超过3.0mg/L时,分化系数下降,而原球茎形成量却增加。这说明浓度适中的6-BA对BA对增殖率影响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的水平。6-BA浓度在2.0mg/L,NAA浓度在0.2水平下的培养基较适合试管苗的增殖。
2.2 不同浓度KT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KT浓度在0.5~2.0mg/L的处理中没有新芽产生,而当KT浓度为3.0~4.0mg/L时有丛生芽形成,但形成丛生芽的时间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同时,在NAA为0.2mg/L的情况下,KT无论在高浓度或低浓度时均有原球茎产生。由此可见,KT对文心兰的原球茎有增殖作用,对原球茎分化成苗作用相对较弱。
表3 不同浓度KT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时间及分化率的影响
3 结论
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用2种不同的细胞分裂素6-BA、KT和不同浓度生长素NAA组配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激素对文心兰试管苗的影响差异较大。用一定浓度(2.0mg/L)的6-BA对文心兰原球茎进行分化不仅增殖率高,而且苗的状况好,没有原球茎的增殖,比较适合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为 MS+6-BA 2.0mg/L+NAA 0.2。
[1]Santana G E,Chaparro K.Clonal Progpgation of Oncidium Through the Culture of Floral buds[J].Acculture,1997,482:315-320.
[2]Kerbelly G B.1984.Plant regeneration of Oncidium varicosum by means of root tip culture.Plant Cell Reports.3(1)21-29.
[3]陈兴贻.文心兰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2):49.
[4]陈菁英,蓝贺胜,陈雄鹰.兰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07-115.
[5]崔广荣,刘云兵,何玉华,等.不同细胞分裂素对文心兰试管苗增殖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5(2):37-40.
[6]朱根发,王怀宇,陈明莉,等.文心兰脱毒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1997(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