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2011-08-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32期
关键词:单侧腓骨肢体

李 华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中医院,湖南 长沙 410600)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骨外固定支架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简单、固定牢固的骨折固定技术,临床上对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但需要强有力的护理干预作为保障,其中以术后护理干预为关键。为探求一种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所需的护理模式,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科室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了全方位、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患者均来自我院骨科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胫腓骨骨折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患者6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50岁,平均33岁。对照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56岁,平均35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治疗方法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治疗

完善术前准备,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选择合适体位。创口彻底清创,去除所有失活组织。根据骨折类型选用合适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骨科疾病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的不同的阶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3.1 术后护理

①心理护理: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新的固定方法,很多患者对其不甚了解,另外术后疼痛,肢体功能受限,治疗恢复周期长,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和注意要点。具体如下:a.通过解释、疏导,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的不同程度否认心理倾向,做好应对指导工作。b.通过与患者订立“行为协议”,帮助患者坚持康复治疗。c.通过全体患者讲解、探讨、自我病情介绍分析、相互鼓励、交流、疏泄不良情绪显效。②术后观察及体位的护理:术后24~48h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患肢的温度,感觉运动及未稍血液循环情况。卧床期间鼓励患者多翻身,患肢置于功能位,抬高30°~40°,置于布郎氏架上,指导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及足趾伸展活动,以利于静脉、淋巴的回流,减轻肿胀。③预防钉道感染:钉道感染是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主要并发症,严重的引起深部骨髓炎,被迫拔针而终止外固定架治疗。因此,术后必须加强对钉道处皮肤的护理。如密切观察钉道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及渗液,及时更换钉道创面敷料,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床铺清洁干燥,用无菌纱布遮盖支架,钉道处皮肤每日用0.5 %碘伏涂擦,然后外用红霉素软膏,每天一次。④防止骨折移位:外固定支架上的钢针易松动,松动后将失去控制骨折端对位的作用,使骨折移位并影响愈合。因此,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移动患肢时,双手托住骨折两端轻托移放,经常检查钢针是否松动,弯曲或折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管床医师。

1.4 饮食护理

从中医伤科的角度,结合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配以不同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如骨折早期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骨折中期,淤未尽去,筋骨未连,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如骨头汤、牛奶、鱼汤之类;骨折后期体虚未完全恢复,骨折还未坚固,饮食上以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鱼汤之类为主。

1.5 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在术后早期(3~7d),患者以卧床为主、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踝关节背伸及股四头肌长收缩练习。在术后中期(7~15d),血肿逐渐吸收,局部肿胀消退,骨折较稳定,患者可从床上功能锻炼逐渐过渡到下地扶拐行走,指导患者做展髋、膝关节适度活动。在术后末期(2~6周),骨折基本愈合,在此阶段一般患者回家休息,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的发生。避免患肢负重,使肢体早日恢复功能。术后2、4、6 周准时来院复查。

1.6 出院时及出院后护理

①根据患者不同的认知水平、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疾病的康复情况,为方便患者和家属,我科室制作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手册;②教会患者及家属检查外固定支架的方法,如何观察异常情况如趾甲颜色、脚的温度、足背动脉搏动,钉道处是否有黄色的分泌物、是否有红肿热痛等;③告知外固定支架的拆除时间、定期复诊时间及科室电话号码,有问题随时可以咨询,定期给予电话随访。

1.7 疗效评定标准[2]

6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拆除4周后,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Lysholm 评分项目包括跛行、支掌、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8 项,每项指标按能力与症状分为3~4级得分,按总分100 分计量:优100~95分;良95~80分;可80~60分;差60分以下)。优:Lysholm评分为优,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从固定到拆除时间在12~ 16 周内,固定钢针孔无感染者。良: Lysholm评分为良者,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从固定到拆除时间在16~20 周内,固定钢针孔无感染者。可:Lysholm评分为可,单侧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从固定到拆除时间在20~24周内,固定钢针孔稍有渗液。差:Lysholm评分为差,单侧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从固定到拆除时间在24 周以上,固定钢针孔有感染者。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干预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53.34%。两组对比干预组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χ2=0.037,P=0.848<0.05)。见表1。

3 讨 论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是弹性固定,其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失血少、操作简单、术中切口暴露小,利于观察肢体和创面,便于换药,住院时间短及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3]。但是,外固定支架在临床上应用中认识尚不足,需要护理人员制定系统合理的术后护理方案,采用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的不同阶段,实施了全方位、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对减少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还要有心理学、营养学知识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下配合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功能尽早恢复,从而令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

表1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比较 例(%)

钉道感染、钢针松动、骨折移位及个别关节功能受限是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主要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实施护理干预,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发生并发症时的临床表现,使患者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

本文由表1可见,干预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恢复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为53.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恢复良好。因此,在根据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制定并实施有效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加快肢体康复的重要保证。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79-792.

[2] 梁国伟,程安龙,杨介林,等.胫腓骨骨折单侧式外固定多功能支架固定后的综合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23(4):256.

[3] 王继生,李玉新.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J].中医正骨,2008,20 (5): 58.

猜你喜欢

单侧腓骨肢体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肢体语言
腓骨肌腱滑脱手术治疗并文献回顾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