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邮轮技术发展路径

2011-08-04

中国船检 2011年9期
关键词:总吨邮轮旅游

本刊记者 崔 燕

从19世纪中叶邮轮问世,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在这一历程中,邮轮从最初的“交通型”逐渐演变成“旅游休闲型”;船型的设计建造从开始的追求高航速、大运量和豪华舒适,到注重新颖、美观和娱乐多样化,再到吨位大型化;今天,安全、环保和节能等理念更是不断变化创新。回顾世界邮轮的技术发展路径,展望未来邮轮发展趋势,这对中国未来进军豪华邮轮领域大有裨益。

洲际间的邮递服务

纵观邮轮的发展史,可分为“交通型”和“旅游休闲型”两个时期。19世纪中叶,她的用途非常明确,就是把来往于美洲与欧洲间的人们送到大洋彼岸,交通工具的功能十分突出。之所以称之为“邮轮”是因为政府部门时常出资帮忙维护船舶日常的保养,从而确保帮其运载信件和包裹。这一行为令一些原本只是载客的远洋船舶,摇身一变成为名副其实承运邮件的重要交通工具,“邮轮”一词便由此诞生了。

1840年苏格兰商人创建的肯纳德航运公司建造了一艘名为“不列颠”的蒸汽机邮轮。该船总长63.1米,宽10.4米,航速8.5节,1154总吨,可承载115人。从外观上看,她很像一艘帆船,具有传统的三桅和风帆,飞剪式船艏和镀金的艉,配备了巨大的明轮推进装置和高耸笔直的烟囱。1840年7月4日,“不列颠”号从英国利物浦搭载63名旅客开始了她的处女航。当时,只有一些身份显赫的人才会购买住舱票,大部分旅客都集中在甲板上。“不列颠”号有4层甲板,而煤占据了绝大部分位置。船的前端是货舱,机舱位于货舱之上,船员的生活处所在舯部,第3层的甲板设置了115个客舱,相比现代客舱显得很小,但就当时来说,已经非常豪华了。另外,邮轮还在机舱后部和舯部位置设置了女士客舱,里面还布置了沙发等物品。美观的装饰灯和木质敷板让当时的人感觉很舒适。

而同样载入邮轮史册的世界第一艘铁质邮轮“大东方”号从1854年开始建造到1859年完工,历时6年,先后经历了多次变故。该轮18915总吨,长210米,宽25米,可载客596名,散席2400名。配置一对蒸汽机驱动明轮和一只螺旋桨,航速达13.5节。从主要参数可以看出,这艘船不仅是当时最大的,而且较木质船壳来说,安全性能也提高了。

尽管造船技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由于跨越大洋的航程遥远,如何既安全又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成为航运公司和造船者优先考虑的问题。

1889年苏格兰又建造了“巴黎”号和“纽约”号两艘姐妹船,可以说她们的建成标志着大帆船时代的结束。尽管船上还保留了传统式的桅和风帆,但两只螺旋桨完全替代了帆的作用。风帆的退出,消除了对上层建筑的限制,船上开始增加上层建筑。“巴黎”号外观漂亮,有3个烟囱。随着推进装置的改进,航速达到20节,一举打破了跨越大西洋邮轮的航速记录,比之前的“不列颠”号快了一倍还多。

随后,船东们又在期待船体材料、船体水密结构和建造工艺等方面有更新的突破,使邮轮达到速度快、载客多、安全性高的设计建造理念,并逐渐向舒适性方面发展。由于当时邮轮的主要服务对象大都是移民,他们只追求低廉的票价,对客舱、餐厅、公共场所等设施不感兴趣,所以舒适性还不能成为船东和造船者的主要考虑因素。

现代邮轮雏形初现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邮轮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20世纪初至中期成长阶段,虽然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但都没能阻止邮轮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各种科技成果在邮轮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920年1月2日,美国的一纸禁令对邮轮的设计建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禁酒令的生效,大大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但是该法令并不干涉美国人在公海上喝酒,于是轮船公司发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便在航行于公海的邮轮上推出各类酒水服务。这项举措吸引了大批美国人乘船到公海上去旅行,大大刺激了航海旅游文化业务的发展。“弗吉尼亚州人”号是一艘挂英国旗的客船,据传该轮散发着一种古老乡村酒吧的醇香。

大西洋的恶劣风暴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冬季。恶劣天气给船舶航行带来严重威胁。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船越大稳性越好,也就更安全。另外,欧洲向美国移民经久不衰的情况也导致客运市场十分火爆。所以,邮轮的设计与建造除了趋向大型化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安全和技术上更是追求精益求精,这个时期建造的邮轮,服务期限在30年以上的屡见不鲜。

20世纪初第一个十年内英国建造的“路西塔尼亚”号达到了31550总吨;1913年德国建成的“帝王”号达到了52117总吨;1935年法国建成的“诺曼底”号达到了79280总吨。法国为争夺最大邮轮的头衔,1936年将“诺曼底”号总吨增至83423总吨,一举夺得了当时最大邮轮的称号。

欧洲到美洲航程约3000海里,由于大西洋海域天气变化莫测,人们普遍希望能尽量缩短在海上漂泊的时间。所以,邮轮公司纷纷建造高航速邮轮,一场大西洋航线的速度较量就此拉开序幕。

“玛丽女王”号是英国肯纳德公司在1936年建成的一艘跨大西洋仅需4天的邮轮。该船总长310.4米,宽36米,总吨为80774,由汽轮机推动4只螺旋桨前进,客舱分为头等舱、旅行舱和三等舱,合计2139人。虽然“玛丽女王”号没能在总吨位上超越“诺曼底”号,但她的航速却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31.6节,取得了大西洋蓝绶带奖,这项纪录一直保持到1952年。

“玛丽女王”号曾遇到一次波长约300米,波高约30米的大浪。由于船底部是笨重的锅炉和机器,所以横摇十分厉害,最严重时横摇角达44°,虽然这样的横摇摆不至于危及船舶安全,但对船本身的损毁相当严重。后来,航运公司将船进行了技术改造确保航行安全。

实践证明大雾天气对邮船的航行威胁最大,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船上因为未安装雷达设备,时常发生碰撞事故,战后装置了雷达等一些新型导航设备后,碰撞事故明显减少了。

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发展,邮轮在设计建造中开始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航运公司纷纷效仿陆地上的酒店建筑,在娱乐设施、外观和内装方面做了大量精心设计。

“法兰西”号以其独特的内装风格受到人们青睐。她既不仿造其他大型邮轮也不仿造陆地上的装潢,可以说是20世纪20年代邮轮内装上的一次革命,有人称她是海洋快速船内装艺术的开端。角式家具以及数量众多的圆柱和镶板,引人入胜的照明灯具等,无处不在的时尚风格都在暗示,一切都经过精心设计而成。其中,主餐厅是当时最大的海上餐厅,有3层甲板。另外,船上还设有射击场、旋转木马和健身房。该船总吨位为43153,总长241米,宽28米,航速24节,能容纳1586名乘客。

转向“旅游休闲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邮轮逐渐由“交通型”转向“旅游休闲型”。

二战后,邮轮建造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建造高潮。这一时期是邮轮发展的成熟时期,期间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船舶问世。如“威廉姆·如意斯”号、“美国合众国”号、“圣·玛丽亚”号、“堪培拉”号、“法兰西”号、“大洋”号、“伊莉莎白女王2”号和“米开朗基罗”号等。

50年代初,“美国合众国”号再一次以35.59节的最高航速创造了跨越大西洋航线的新记录。但是,随着航空业的崛起,邮轮公司深刻意识到在速度方面将无法逾越飞机的速度,必须另辟溪径。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远洋邮轮失去了征服高航速的欲望。

这个时期建造的邮轮具有外观追求新颖、美观、匀称和时尚等特点。尤其是在外观造型、色彩和内部装饰方面都进行了精心设计。不仅追求奢华的舒适感,而且对改善环境、灯光等方面也予以关注。

“伊莉莎白女王2”号是英国肯纳德公司为了继承30年代“女王”号系统的重要举动。当时,大型客机的诞生使跨越大西洋的“交通型”客轮已经感到压力,所以在该船的设计中考虑到作为旅游这一用途,分别设置了露天游泳池和30个公共场所。据了解,邮轮上不论什么等级均配有独立的盥洗室,公共场所的内装风格十分现代化,而且游泳池均配备了红外线加热装置,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邮轮不仅在装饰和外观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动力装置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之前的汽轮机逐步扩展到柴油机和电力推进,甚至核动力等,但主流依然是汽轮机和柴油机。

“旅游休闲型”的黄金时代

现代邮轮都是旅游性质的,就像是流动性的五星级酒店,为游客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海上假期。船上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而且酒吧、咖啡厅、电影院这类娱乐设施也一应俱全。让游客在领略海天一色景象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陆地上的便捷。另外,途中停靠的港口多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旅游胜地,所以游客能够真正体验到完美的邮轮生活。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客机进入跨洋客运行列,并逐渐发展成主流交通运输工具。很多邮轮被迫停航,邮轮公司的经营纷纷陷入窘境,甚至濒临破产。经过对市场的调研发现,从之前跨大洋航线退出后改为发展局部地区旅游业务的这一部分运力,上座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长趋势。像加勒比地区、地中海地区等。航运公司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弃船登机”的旅客大多是出差人员,而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对乘座豪华邮轮依然情有独钟。

邮轮在进入“旅游休闲型”后,从1980年起,经过10年的营运实践发现,旅游业与其他经济不一样,无论市场发生怎样的改变,人们对于旅游的热情始终不变。只要服务得到游客认可,总会有来自不同层次的人群去各地休闲度假。统计显示,整个80年代,每年乘船旅游的人员接近150万人,1992年增至450万,1994年增至500万人,2002年为860万人,2006年为1340万人,比1980年增加了8倍。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批新的豪华邮轮投入运营。事实上,这些大型“旅游休闲型”邮轮的出现并没有导致客位过剩的现象。各大邮轮公司的营运业绩表明,乘客总数不断向最大允许载客量发展。也就是说,从世界“旅游休闲型”邮轮市场的供需情况可以看出,随着船队的扩张,市场给予了肯定的回报。于是,一些拥有雄厚资金的航运公司在80年代末期进入了新一轮扩张阶段。

90年代初,世界邮轮市场出现了号称世界旅游市场“四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即美国嘉年华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英国“P&O”集团公司下属的公主邮轮公司和挪威克罗斯特邮轮公司四大企业。他们的年营运收入均达到10亿美元以上。

到21世纪初期,经过一系列并购重组,世界邮轮船队基本掌握在嘉年华集团、皇家加勒比集团和丽星集团三大集团手中,其中嘉年华集团居世界首位,皇家加勒比集团位居第二,丽星集团位居第三。

安全、环保和节能提出新要求

随着邮轮大型化的发展,安全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安全委员会对大型邮轮的安全问题十分担忧。

2006年3月,“星光公主”号邮轮的一场火灾事故,促使国际海事组织(IMO)对SOLAS有关章节进行了重新修改,确保船上阳台区域的防火安全。同时,IMO在SOLAS条款中对邮轮的稳性和破舱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还酝酿有关客船破损后依靠自身动力或拖带安全返港的稳性和适航性衡准条款及在36人及以上的客船安装监测系统的要求,这些规范规则的强制执行将对邮轮的设计和发展产生影响,未来很可能出台最大载客人数限制的国际标准。

与安全一样,环保如今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新一代豪华邮轮的环保性自然不容忽视。邮轮在航行期间挂靠各旅游胜地,这些国家往往对环保的要求很高,这将对邮船的设计与建造带来不小影响。例如,阿拉斯加地区对废气排放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些邮轮为了避免被处罚,专门在船上设置了氮氧化物排放极低的燃气轮机电力推进装置在该海域使用,而暂停使用柴油机电力推进装置。

皇家加勒比集团旗下的“海洋绿洲”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环保的豪华邮轮,该船不仅拥有DNV的绿色护照,且船上还设有一位专职环境官员,以确保船员已经过环境培训。船上配备的发动机,能满足船舶在港或航行时不同的动力需求。同时,该船使用新的低硫燃料,使硫排放量比其他船舶减少15%~25%。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未来邮轮的设计建造,将向更为积极主动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来达到环保法规指标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船舶不同的是,邮轮的动力消耗不仅要考虑保持船舶航速所需要的动力,还要考虑为游客生活设施所需的能源。因此,节能是必然选择。

嘉年华集团旗下歌诗达邮轮公司的“Costa Luminosa”号,柴电动力和推进系统采用4台12缸V形发动机和2台8缸直列式M43C型发动机,共可产生64000KW动力。每台柴油机与一台ABB交流发电机相连,4台较大的发电机每台可输出16600KVA,2台较小的发电机共可输出11100KVA。而发动机采用卡特彼勒MaK公司的弹性凸轮轴技术(FCT),确保在所有载荷下均不会产生看得见的烟尘,符合未来更严格的IMO对NOx排放的限制。

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海上旅游仍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未来邮轮的发展趋势,将会向更安全、环保、节能、大型化、娱乐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此稿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中船集团第七○八所吴正廉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总吨邮轮旅游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中国船企前5 月接单量居全球第一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旅游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