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轨道结构设计
2011-08-03李俊玺
李俊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1 概述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是构成上海市线网骨架的4条市域线之一,在上海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线路采用主线和支线组合运营模式,把嘉定老城区和安亭地区与市中心连接起来,线路全长44.573 km,设车站21座,设计最高速度100 km/h,采用A型车,6列编组,架空接触网供电。
11号线采用了成熟、先进的轨道结构和施工工艺。轨道结构形式有:高架线采用WJ-2型扣件、短轨枕、纵向承轨台整体道床;地面线和U形槽地段采用弹条Ⅰ型扣件、新Ⅱ型轨枕、碎石道床;地下线采用DTⅢ2型扣件、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道岔及轨下基础采用申通集团通用图系列60 kg/m钢轨9号和12号道岔、短轨枕、整体道床;减振地段采用LORD扣件、轨道减振器扣件、梯形轨道、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轨道附属设备主要有挡车器、高架桥防脱护轨。整体道床采用轨排架轨法施工,碎石道床采用散铺架轨法施工,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采用钢筋笼法施工,无缝线路采用直铺法和换铺法施工。
2 主要技术标准
(1)轨距:1 435 mm;
(2)轨底坡:1∶40;
(3)曲线超高:地下线采用半超高,地面线和高架线采用全超高;最大超高值为120 mm,最大欠超高值为61 mm,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
(4)轨道结构高度:高架桥540 mm,地面线和U形槽地段691 mm,盾构隧道735 mm,明挖隧道560 mm。
(5)轨枕间距:一般地段 625 mm,加强地段600 mm。
(6)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轨道综合减振和分级减振措施。
3 轨道结构设计
3.1 钢轨
钢轨是轨道结构最重要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直接承受来自列车的动荷载,并引导列车安全运行。本线采用60 kg/m、U75V钢轨。
3.2 扣件
扣件是联结钢轨与轨下基础的重要部件,要求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扣压力、良好的弹性、绝缘性能以及充足的调整能力。根据不同的敷设方式,采用与其相适应的上海轨道交通通用的扣件形式,方便运营备料和养护维修。本工程地下线、高架线和地面线扣件类型如下。
(1)DTⅢ2型扣件:DTⅢ2型扣件(图1)为有螺栓弹性分开式扣件,采用国铁 B型弹条,调高量可达40 mm,能很好适用下部结构的不均匀沉降,与无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用于地下线整体道床。
图1 DTⅢ2型扣件
(2)WJ-2型扣件:WJ-2型扣件(图2)为有螺栓弹性分开式扣件,铁垫板上设置1∶40轨底坡,用于高架线整体道床。本工程对小阻力区段轨下垫板进行了优化,采用高分子复合垫板代替原设计的不锈钢垫板,解决了不锈钢垫板锈蚀带来的阻力增大等问题,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2 WJ-2型扣件
(3)弹条Ⅰ型扣件:弹条Ⅰ型扣件(图3)是我国铁路通用的弹性不分开式扣件,技术成熟,与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配套使用,用于碎石道床地段。
3.3 道床
道床是轨道的基础,根据线下结构的特点,选用相适应道床形式。本工程在高架线和地下线采用整体道床,在地面线和U形槽地段采用碎石道床。
3.3.1 地下线长轨枕埋入式整体道床
图3 弹条Ⅰ型扣件
采用与DTⅢ2型扣件相配套的无挡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长轨枕,轨枕长2.1 m,侧面设置钢筋穿孔,承轨面设置1∶40轨底坡。道床布设双层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设置合理的伸缩缝,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隧道长枕整体道床见图4。
图4 隧道长枕整体道床
3.3.2 高架线短枕式纵向承轨台整体道床
采用与WJ-2型扣件配套的短轨枕,短轨枕底部伸出钢筋加强和道床混凝土的联结。承轨台宽800 mm,布设双层钢筋,混凝土采用C40。整体道床分块布置,一般每隔5个轨枕设置1道伸缩缝,伸缩缝宽100 mm,从梁一端向另一端布置道床块,根据梁跨的不同,最后一块为调整用道床块。高架线短枕式纵向承轨台整体道床见图5。
图5 高架桥上短轨枕承轨台整体道床
3.3.3 地面线和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
在地面线土质路基和U形槽地段采用弹条Ⅰ型扣件、新Ⅱ型轨枕、碎石道床,采用一级道砟,道床顶面宽度3.3 m,肩宽0.4 m,砟肩堆高150 mm,道床边坡为1∶1.75。隧道洞外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见图6。
3.4 道岔及其整体道床
3.4.1 道岔
图6 U形槽地段碎石道床
根据行车组织和运营要求,采用申通集团标准图系列道岔。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主要采用的60 kg/m钢轨9号道岔,在支线和出入段线与主线相接处采用60 kg/m钢轨12号道岔,以提高侧向通过速度。
本工程标准图系列道岔的主要结构特点如下:弹条Ⅱ型分开式扣件、60AT曲线型尖轨、两点牵引、高锰钢整铸辙叉、分开式H形护轨;道岔不设置轨底坡;电务转换设备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转辙机采用轨枕式和侧式两种。9号、12号单开道岔主要形式尺寸见表1。
表1 单开道岔主要形式尺寸
3.4.2 道岔整体道床
道岔轨下基础采用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如图7所示。道床分块布置,设置伸缩缝,设置双层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沟形式等同相邻道床;道岔道床轨道结构高度:高架线为540 mm,地下线为560 mm。9号单开道岔整体道床全长为34.8 m;12号单开道岔整体道床全长为45.185 m。
图7 道岔短枕式整体道床
3.5 轨道减振降噪设计
在线路振动和噪声超标的敏感建筑地段,高架车站、换乘车站、有开发车站范围内、地下线路交叉地段、线路和重要管线交叉(或者平行)地段、泵站和旁通道等地段采取轨道减振降噪结构。本工程主要采用的减振轨道结构如下:(1)中等减振地段采用LORD扣件和轨道减振器扣件;(2)高等减振地段的高架线采用梯形轨道,地下线采用中档钢弹簧浮置板;(3)特殊减振地段采用高档钢弹簧浮置板。
3.5.1 中等减振措施
LORD扣件(图8)是将承轨板、带孔橡胶和底板硫化为整体,利用橡胶孔的变形进行减振。扣件的垂直静刚度为15~22 kN/mm,动静刚度比<1.4,用于高架线和地下线中等减振地段。
轨道减振器扣件(图9)是将椭圆锥形内圈和外圈用橡胶胶结在一起,使钢轨在车轮荷载作用下有较大的挠曲,从而降低上部建筑的力学阻抗,减小振动的激发。用于地下线减振要求5~10 dB的中等减振地段。
图8 lord扣件
图9 轨道减振器扣件
3.5.2 梯形轨道
在高架线减振要求5 dB以上的地段采用梯形轨道,由梯形轨枕、枕下弹性垫层和L形混凝土基座组成,是一种轻量级的“质量-弹簧”系统,轨道刚度约为10 MN/m,钢轨动下沉2.24 mm,静下沉为2.45 mm,减振效果可达15 dB。梯形轨枕轨道见图10。
图10 高架线梯形轨道
3.5.3 钢弹簧浮置板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主要由浮置式道床板、隔振器、剪力铰和混凝土基底等组成,是一种“质量-弹簧”体系,参振质量大、刚度小,结构固有振动频率很低,隔振效果好,最高可达到40 dB。本工程减振在15 dB以下的地段采用固体阻尼隔振器,以降低造价,减振在15 dB以上的地段采用液体阻尼隔振器。
图11 浮置板道床横断面
本工程施工方法由散铺法改为钢筋笼法,实现了浮置板道床断面的标准化,曲线地段采用斜基底,浮置板道床断面如图11所示,施工进度由原来的每天5 m提升到25 m。浮置板的钢筋在洞外基底绑扎成钢筋笼,然后如同轨排一样,吊送入洞内,调整好几何状态便可浇筑混凝土。绑扎好的浮置板钢筋笼以及成型的浮置板道床如图12所示。
图12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和绑扎好的钢筋笼
3.6 轨道附属设备
3.6.1 挡车器
挡车器是设在线路尽头的安全装置,分为滑动式、液压式和固定式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使用条件和工况需要,本线选用的挡车器类型有4种,见表2。
表2 挡车器类型汇总
3.6.2 防脱护轨
在高架桥上列车可能脱轨的地段设置防脱护轨,本工程一般地段采用上海轨道交通常用的“DPⅡ-60型防脱线护轨装置”(图13),梯形轨道地段采用专线9670《60 kg/m钢轨用防脱护轨装置》(图14)。护轨通过安装在钢轨轨底上的支架来固定,一般每2个轨枕间距安装1个支架,护轨端头设置缓冲段。
图13 DPⅡ-60型防脱线护轨
图14 新型防脱护轨装置
4 接口设计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专业,轨道专业与信号、供电、给排水等专业都有接口设计,处理好与相关专业的接口,是保证整个工程合理、有效、安全的关键,在设计和施工全过程都需要协调、配合、控制、管理。
(1)信号专业需要在道岔上安装转辙机,道岔整体道床设计需要预留安装沟槽和基坑,并在施工前取得信号专业同意。
(2)根据供电杂散电流防护对轨道专业的要求,轨道结构采取绝缘和防杂散电流的措施:扣件的绝缘电阻要达到设计要求值;道床钢筋连通形成杂散电流收集网,并设置连接端子和排流端子,有效减少杂散电流对道床的不利影响。
(3)隧道内道床排水主要是排除结构渗漏水、消防废水和道床冲洗水等,根据排水专业提供的排水量确定道床水沟断面,并在泵站的位置设置截水沟和集水坑,通过土建预埋排水管将水泵入地铁排水系统。
(4)信号、电力、给排水等专业有过轨的要求,其过轨管的位置、数量、孔径、长度等要由各专业提前提供并落实在设计文件中。
5 体会和总结
本工程是连接郊区与市中心的市域级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具有线路长、环境敏感点多、设计速度高、运营模式新、轨道类型多样、设计接口和设计配合复杂等特点。
(1)全面了解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轨道结构的类型和使用情况,有助于设计选型,对轨道结构使用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有助于轨道产品的优化,。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关系复杂、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设计有赖于各专业、各系统的相互配合。接口设计的联络协调要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并在各个设计阶段中逐步完善。
(3)根据规范要求和环评预测的结果,对沿线敏感点进行现场踏勘,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和人们对运营线路振动的反映情况,考虑一定的前瞻性和包容性,梳理出各敏感点的振动和噪声超标值,划分出减振等级,采取相对应的轨道减振降噪措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随时掌握沿线的拆迁和规划实施情况,在工程允许的前提下,及时调整轨道减振降噪设计,尽量减少运营后市民的投诉和轨道减振结构的整改。
[1]任 静.北京城市铁路轨道专业设计总结[J].铁道建筑,2003(S).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DGJ08—109—2004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S].
[4]任 静,王 进,曾向荣.北京地铁5号线正线轨道设计综述[J].铁道标准设计,2007(10).
[5]STB—GJ—010002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标准化技术文件轨道结构减振设计指导手册[S].
[6]畅德师.北京地铁梯形轨道工程试验段考察报告[J].铁道标准设计,2006(S).
[7]刘道通,王宝峰.地铁轨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铁道工程学报,201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299—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