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视力分析
2011-08-03赵为民
杨 红 赵为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早在1867年Kaiser将两眼屈光程度不同命名为屈光参差,以后国内外学者在屈光不正的统计报告中,常将屈光参差单独列为一项进行分析。本研究随机抽取2006至2009年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病理性屈光参差患者568例(两眼屈光参差>2.00D以上),对此类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患者就诊顺序数字随机法,选择屈光参差≥2.00D以上者,不伴有斜视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568例,年龄5~50岁,男218例,女350例。
1.2 视力检测与验光方法
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裸眼与矫正视力。7岁以下儿童则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3d后验光,8~20岁之间用复方托吡卡按滴眼液滴双眼3次,1h左右验光。7~8h后复光,20岁以上则采用主观验光。
1.3 统计方法
按以下4种类型分组:A、单纯性近视性屈光参差,即一眼正视,一眼为近视;B、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即两眼均为近视,但其度数不等;C、单纯性远视性屈光参差,即一眼为正视,一眼为远视;D、复合性远视性屈光参差,即两眼均为远视,但其度数不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屈光参差类型与性别的关系
屈光参差类型与性别的关系见表1,男性为218人(38.4%),女性为350人(61.6%),屈光参差类型在男性和女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4种屈光参差类型的性别构成比
2.2 屈光参差类型与年龄的关系
各种类型屈光参差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由表2得知就诊患者中,不同类型屈光参差在7岁以下、8~20岁、20岁以上3个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岁就诊人数为248例,占总数的42.6%。因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紧张阶段,所以就诊验光较多,其中屈光参差>2.00D者亦较多。另外,从表1、2中又可看出,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最多,为283例,占总例数的49.8%;其次是复性远视性屈光参差,为184例(32.4%);单纯性近视性和单纯远视性屈光参差较少。
2.3 各种类型屈光参差的视力分布情况
由表3可见,高侧眼的矫正视力≥0.3者,在单纯性近视性屈光参差时,由裸眼时的5例(5.6%),增加到70例(78.7%),矫正至1.0者25例(28.1%);在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时,由裸眼时的4例(1.4%),增加到184例(65.0%),矫正至1.0者为16例(5.7%);在单纯性远视性屈光参差时,由裸眼时的2例(16.7%),增加到6例(50.0%),无1例矫正至1.0者;复性远视性屈光参差,由裸眼视力29例(15.8%),增加到115例(62.5%),矫正1.0者1例(0.5%)增至12例(14.3%)。至于各类型屈光参差患者低测眼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绝大多数是好的或较好的。
2.4 各种类型屈光参差两眼屈光度的大小和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的关系
从表4可以看出,两眼屈光度差值愈小,屈光度高测眼的矫正视力愈好,反之,矫正视力愈差。经统计学处理,各种屈光参差的矫正视力其总体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眼不同程度屈光度差值之间,3D~与4D~组两组比较其矫正视力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相邻的各组之间比较其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两眼屈光程度不等称为屈光参差,两眼屈光度数完全相等者甚少,多有轻度的屈光参差。此种屈光参差很多学者都认为是生理性屈光参差,通常将2.00D以上者视为病理性屈光参差。近视度数持续加深且常伴发后极部的变性改变及多种并发症的疾病[1]。病理性屈光参差是以眼轴呈进行性增长,屈光度不断增加,眼底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眼病,多数患者随着病程进度视功能逐渐下降。原因可能是后极部巩膜过度向后延伸变薄的过程中,对视网膜脉络膜造成牵拉所致的视网膜早衰,脉络膜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的组织广泛萎缩变性 ,严重者引起黄斑区 Fuchs 斑形成或黄斑出血,使视力严重恶化[2]。Carleton和Madigan提出两眼如有0.25D的屈光度差,便可导致两眼视网膜像相差0.5%,而两眼视网膜的影像超过5%(相当于2.25D屈光参差)时大脑融像即发生困难[3],因此一般屈光度差以不超过2.0D为原则,即以本文对±2.00D以上(不包括2.00D)的各类型屈光参差患者的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进行分析。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最多为283例,占总例数的49.8%,其次为复性远视性屈光参差,为184例,占总例数的32.4%,单纯性则较少。
表2 4种屈光参差类型的年龄分布
表3 4种屈光参差患者的视力分布情况
表4 屈光参差程度与矫正视力的关系
从本文的统计来看,高侧眼单纯性近视性屈光参差矫正视力≥0.3者,由裸眼时的5例(5.6%)增加到70例(78.7%),矫正视力达1.0者为25例(28.1%),复性近视性屈光参差≥0.3者由裸眼时的4例(1.4%)增至184例(65.0%),矫正视力达1.0者16例(5.7%);单纯性远视性屈光参差≥0.3者由裸眼时2例(16.7%)增加到6例(50.0%),无1.0者;复性远视性屈光参差≥0.3者由裸眼时29例(15.8%)增加到115例(62.5%),矫正达1.0者由裸眼仅有1例(0.5%)增加到12例(14.3%),总的来看属于近视性的矫正视力比远视性的为好。
研究屈光参差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屈光参差划分标准不统一,屈光参差的发病率统计报告也较多,报告的发病率高低相差悬殊。庄司(1976年)报道屈光参差的两眼屈光度相差在2.00D以下在一般人群中占50%,两眼屈光度相差在2.00以上者仅有8%[4];我国何玉兰(1960年)的统计结果,我国人近视屈光参差的发病率最低者也有50%,但大部分在1.00D以内[5]。目前倾向于认为病理性屈光参差的发病因素中遗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学者认为病理性近视就是单纯的遗传性疾病[6]。最多见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国内外对其基因定位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黄斑病变是病理性屈光参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的难点,其病理改变与辅助检查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动力疗法等多种新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在临床上发现了以往未能观察到的多种黄斑病变,使得对于病理性近视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同时相关眼病的治疗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除了上述针对黄斑病变所采用玻璃体手术与激光等治疗措施以外,通过手术控制眼轴延长延缓眼底病变出现的时间并减轻其病变程度,也是临床常采用的干预方法。后巩膜加固术是报道较多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Snyder-Thompson术式和片式巩膜加固术。多数学者认为,该手术能使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稳定,屈光度稳定或减少,眼轴增长趋于缓慢[7],对功能性改变有轻度改善作用,因而是有效、安全、可行的。另外曾有报道称多巴胺及其激活剂能抑制实验性近视模型眼眼轴的增长,但其尚处于实验阶段,尚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基因治疗、药物控制眼轴增长和病理性近视的病理改变也已在试验研究中,如毒草碱拮抗剂哌仑西平等。
综上所述,病理性屈光参差是视光专科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并且该类患者中不同的屈光状态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情况差异也较大。临床上对于屈光参差的干预措施目前相对缺乏,尚待开展系统深入的临床研究。
[1]刘影,樊莹.病理性近视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8,10(1):74-77.
[2]聂孝敏,冯萍.病理性近视的眼底损害与屈光度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5,15(2):93-94.
[3]李延红,徐艳春.屈光参差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12):709-711.
[4]陆宏,孙慧敏.高度近视遗传学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6,26(6):462-465.
[5]唐建明,刘南琳,吴乃川.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体会[J].临床眼科杂志,2006,14(4)324-326.
[6]刘乔.后巩膜加固术远期效果观察[J].眼视光学杂志,1999,1(2):83-85.
[7]戴淑真,曾骏文,王丽娅.哌仑西平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疗效及作用机制[J].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