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若愚不计前嫌

2011-08-03萧芳麒

对联 2011年21期
关键词:贡院会试主考官

●萧芳麒

蔡文范是明代万历年间江西宜丰人,自幼才华横溢,又聪明好学。其祖父蔡其武是个塾师,对其十分钟爱,亲任他的业师。蔡文范十二岁时,祖孙二人同到豫章参加乡试。考试结束,蔡文范高中第一名解元,而蔡其武却落第。

蔡文范这么一点年纪,何以考得这么好呢?原来,他祖孙二人携手进入贡院后,便各自进了考房。蔡文范拿了试卷看了试题后,便呵欠连连不一会便枕书睡着了。此时,主考前来巡视,见他那睡态憨厚,满脸稚气,不觉触动文思,信口吟出一联:

将书作枕,千秋贤圣并头眠;

主考吟联的声音惊醒了蔡文范。蔡文范瞪着朦胧的睡眼看着主考,见主考手持一把精致的折扇,一面画的是深壑大川,另面画的是天高云淡、朗朗晴空。蔡文范顿生灵感,随口吟道:

折扇频摇,一统乾坤随手转。

主考官大吃一惊:“此子高不盈三尺,年不过十三,才思竟如此敏捷,其回联气势宏大,心胸广阔,料他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三场考完,主考官反复看蔡文范的试卷,不但文笔流畅,引经据典论证严明,而且文章精深大度,十分动人,俨然一派大宗师手笔,感到人才难得,取了他第一名。

次年春闱,蔡文范又高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编修。十五岁时,朝廷在湖南举行会试,派他为主考。消息传出,全国哗然,不少举子愤愤不平。内中颇有文采的湖南解元李若愚,哪看得起这个“乳臭未干”的主考官,便在众人面前极力贬低蔡文范说:“十五岁的孩童只怕连‘人之初’也未读完,竟来任会试主考,这不欺负我湖南没有人吗?”

此话传到蔡文范那里,蔡想:这个李若愚,竟以年纪大小论人。你不服气,行,我就让你认识一下我蔡文范是平庸之辈还是真有才。你说我连‘人之初’也未读完,我就出个《三字经》的题目来考考你这个举子。

他把一支蜡烛挂在狮颈上,用的是谐音寓意,以“狮”谐“丝”,“烛”谐“竹”,合“丝与烛”三字。湖南乃丝竹音乐之乡,是家喻户晓之物,暗喻《三字经》中“丝与烛”乃八音之意。

开考了,差役将两物放在贡院中央,知者心领神会,挥毫成文。唯李若愚大意失荆州,还以为蔡文范“黔驴遇虎,不敢出题(蹄)”,冷笑一声将试卷一摔说:“似这等草包主考,岂不笑煞人哉!”

说完他交白卷走了。蔡文范看了考卷,对李若愚的狂妄十分恼火,便革了他的解元。李若愚也火冒三丈,跑去找蔡文范论理。蔡文范不恼不火,指出他连个浅显之题都看不出,与解元不配。后又诚恳地教育他说:“你身为儒家弟子,应知不耻下问、谦恭律己,乃圣贤所遗,你在贡院口出狂言,恶语伤人,有失体统,还不知错吗?”

李若愚辩白说:“学生失言有罪,但未考诗文就判落第,岂不屈才,学生哪肯服气?”

为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并保持ZITHROMAX和其他抗菌药的有效性,ZITHROMAX应仅用于治疗经证实或高度怀疑由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当培养并获得敏感性资料时,应考虑选择或调整抗菌治疗。在缺乏这些数据的情况下,当地流行病学和敏感性模式可能有助于治疗的经验性选择。

蔡文范不卑不亢地说:“你自认才高屈才,行,我就出对考你,你能对上,我认你有才,还你功名,对不上,回家修业三年。”

李若愚心想:一副对联有何难对,便满口应允。

蔡文范吟道:

屈死生员,尸出二重山;

李若愚绞尽脑汁,豆汗如注,终对不出,只好低头认错,回家修业去了。

斗转星移,转眼三年过去了。经过三年的努力,李若愚从乡试、会试到殿试连中三元,这可说是荣耀祖宗、名彪千古的殊荣。二十年后,他晋升首辅,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

一日,他在相府举办“荣升宴”,大宴群臣,蔡文范也在其中。二十多年前,他奚落李若愚的事历历在目。那时,我身为朝廷命官,他一介书生,如今他手操生杀大权,会不会借机报复,置我于死地呢?去不去,让他思考了一夜。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最后他决定试试这个宰相的度量。于是他备了贺礼到相府。李若愚一见贺帖,亲自府前,牵着蔡文范的手,行师执礼。两人并肩走入大厅,入席时又将蔡文范与自己同席,亲自为蔡斟酒。敬酒时恭敬地说:“二十三年前,蒙先生教诲,使学生获益匪浅。今日得好好谢谢先生,让我先敬三杯。”

蔡文范被李若愚的精神感动了,说:“那时,我年幼气盛,多有冒昧,望王大人原谅。”

“先生切莫介意,我俩痛饮三杯。”

两人饮了三杯后,李若愚谦恭地说:“先生那副上联,学生至今尚未对出,请不吝赐教。”

“一副歪联,何足挂齿。”蔡说完吟道:

位归总宰,立于一人身。

他把“位”拆开便成“立人”与“屈”拆成“尸出”相对,妙不可言。

李若愚内心敬佩他年少才高。

(343106江西省吉安县梅圹中学)

猜你喜欢

贡院会试主考官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江南贡院
南京江南贡院的“三门”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考驾照
阆中贡院
考驾照
贡院墙根街下的科举梦
说“进士”(中)
艺术院校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