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上)

2011-08-02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培训中心,上海信星认证培训中心

质量与标准化 201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期经济效益标准化

标准化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经济效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项工作更是推动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指的是对开展标准化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分析和计算的过程。标准化经济效果是衡量标准化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制定标准的依据,更是编制标准化规划和计划的依据。标准化经济效果既反映了标准化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的成果,也反映了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同时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计算都是每年标准化工程师考试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利用2期的篇幅,集中介绍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在本期知识园地中,我们将概略介绍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我国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指标体系的部分内容。

一、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开始逐步重视对标准化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从1965年开始,经多年研究,提出“产品国际标准化优先顺序评价”的报告,1975年发表了“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报告。迄今,国外有关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中,影响较大的是德国和英国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的研究。德国标准化学会(DIN) 通过对1960年~1996年的资本与劳动力数据的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激励作用”的结论,技术创新必须通过标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和引用加以实现。英国标准化学会(BSI)在德国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关于“标准实证经济学”的研究,首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计算了标准对经济增长具有的实质性贡献。研究结果显示,标准与1948年~2002年英国生产力增长中约13%相关,标准对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超过25%。此外,BSI还对标准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标准既可能促进技术创新,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产品创新研发型企业、过程创新型企业、长期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以及开展合作创新的企业更多地认为技术标准可以提供信息。

我国的标准化经济效果研究更多侧重于对行业或企业的个体经济效益的具体计算,规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我国于1983年~1984年连续发布了三个有关评价、论证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国家标准,即《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 (GB/T 3533.1-19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GB/T 3533.2-19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GB/T 3533.3-1984),这三个国家标准为我国在标准化经济效果方面的科学研究和规范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2009年,我国又对GB/T 3533.1-1983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现行有效的《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 (GB/T 3533.1-2009),它是目前我国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的国家标准。

二、我国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可以用“标准化经济效果”和“标准化经济效益”两项指标进行衡量。“标准化经济效果”是标准化有用效果与标准化劳动耗费的比值,其表示公式为:

标准化有用效果是指实施标准所获得的节约或其他有益的结果。标准化有用效果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原材料和工时的节省、劳动条件的改善、国防能力的提升和巩固、环境质量的改善等等。标准化劳动耗费是指制定和实施标准所付出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耗费的总和,即“标准化投资”。显然,当这一相对比值>1时,表示标准化活动取得了经济效果,即标准化活动的收益超过了标准化活动的投入成本。

“标准化经济效益”是实施标准化所获得的有用效果与所付出的劳动耗费之差,其表示公式为:标准化经济效益是个差值,是个绝对值。当这一绝对值是正值时,即表示标准化活动获得了经济效益。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经济效果和标准化经济效益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是有所区别的概念。前者体现了标准化活动的效率,后者则是标准化活动的净收入。

在开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时,还必须注意“基准年、评价年和标准有效期”这三个概念。一般将新标准实施前的年度称为“基准年”,将与基准年进行比较的各年度称为“评价年”。在进行评价时,一般是将“基准年”与“评价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标准有效期是指自标准实施之日至该标准修订或废止的时间。

三、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和计算的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标准GB/T 3533.1-2009《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 第1部分:原则和计算方法》,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有:标准化经济效益、标准化投资回收期、标准化经济效果系数等指标。下面分别作简单的介绍:

1.标准化经济效益

这一指标与我们在基本概念中介绍的标准化经济效益相同,对于这个指标,在整个标准有效期内,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计算:一是计算实施该标准所产生的总的经济效益;二是计算实施该标准每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具体公式如下:

(1)标准有效期内的总经济效益:

t—标准有效期(年);

Ji—某一年的标准化年节约额(元/年);

K—标准化投资费用(元)。

②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

Xn=J-αK

Xn—标准有效期内年度经济效益(元/年);

J—标准化后的年节约额(元/年),为有用效果;

K—标准化投资费用(元),为劳动耗费。

α—标准有效期内,标准化投资折算为一年的费用系数(按标准有效期采用标准化投资进行分摊,如标准有效期t为5年时,每年均摊费用为投资的1/5,则α值即为0.2)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有效期经济效益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药品效期管理:有效期≠失效期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该从何时起算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结婚证设“有效期”是拿婚姻当儿戏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